黎池宋
優質護理在腎功能衰竭乙肝病毒攜帶者血液透析中的療效分析
黎池宋
目的分析腎功能衰竭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攜帶者進行血液透析過程中予以優質護理的效果。方法50例腎功能衰竭乙肝病毒攜帶者, 依據奇偶分組法將患者分為研究組和參照組, 每組25例。兩組均予以血液透析治療。在此基礎上, 參照組予以基礎護理, 研究組予以優質護理。對比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及滿意度。結果護理后, 研究組穿刺口滲血2例、血腫1例、觀察不細致2例,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0%;參照組穿刺口滲血3例、血腫6例、觀察不細致3例,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8%;研究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參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參照組護理滿意度(60%)低于研究組(88%),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將優質護理模式有效應用于腎功能衰竭乙肝病毒攜帶者進行血液透析的治療中, 不良反應較少, 患者滿意度高, 臨床存在推廣價值。
腎功能衰竭;乙型肝炎病毒;血液透析;優質護理;效果分析
本院自實施優質護理模式開始, 遵循以患者為本的觀念,將優質護理模式貫穿于進行血液透析治療的腎功能衰竭乙肝病毒攜帶者患者中[1], 以此體現出更加優質的護理服務。現具體報告如下。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2月~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50例腎功能衰竭乙肝病毒攜帶者, 依據奇偶分組法將患者分為研究組和參照組, 每組25例。研究組患者中, 男16例,女9例;年齡最大86歲, 最小32歲, 平均年齡(35.2±16.9)歲;透析時間最長12年, 最短6個月。參照組患者中, 男17例,女8例;年齡最大87歲, 最小30歲, 平均年齡(32.0±18.3)歲;透析時間最長11年, 最短5個月。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及透析時間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方法兩組均予以血液透析治療, 血液透析時間均控制為3次/周, 4 h/次。在此基礎上, 參照組予以基礎護理,研究組予以優質護理。
參照組患者進行基礎護理, 具體措施為:選取7名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護理, 每隔60 min對患者的血壓、脈搏以及護理進行測定;同時對患者的個人資料進行記錄。根據患者的個人要求予以生活指導, 同時針對這一病癥進行健康宣教,向患者宣傳護理的有效性。
研究組患者進行優質護理, 具體措施為:①選取9名護理人員開展優質護理模式, 每名護理人員分別負責2~3例患者, 患者初次透析過程中, 由護理人員對信息進行采集, 同時對患者進行健康指導以及心理護理。同時由資歷較長的護理人員對危重癥患者予以治療護理, 由資歷較淺的護理人員觀察護理病癥較為穩定的患者。②通過結合血液科室的特征,將護理模式分為4個流程, 分別為護理安全管理、醫院感染控制管理、操作培訓以及優質教學。對護理人員的護理技能進行改善和調整。③環境指導, 由護理人員詳細掌握醫院感染的制度以及規則, 同時學習感染制度的基本流程, 透析室可分為感染區域以及常規區域, 感染區域患者為乙肝和丙型肝炎。使用的設備如治療車、血壓儀器、聽診設備等應進行標記, 不可以混淆使用。每30天對反復使用透析液等進行細菌測定。④感染室內可以放置供患者休息的設備, 如電視機以及書籍。⑤完善基礎設備, 對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情況進行預測和預防, 在對患者進行透析的過程中, 協助患者進食,以高熱量食物如牛奶以及巧克力為主, 其中較為干燥的食物應謹慎食用, 避免噎食情況發生。由于部分患者年齡較大,同時需要長期臥床休息, 因此需要對這一類患者放置氣墊床,透析完成后在床上固定休息5 min, 坐立5 min, 站立5 min, 血壓值恢復到常規指標后可以離開。⑥提升護理技能, 每月需要對護理人員進行操作指導, 在透析進行的過程中, 一旦出現不良反應如低血壓、穿刺針脫落的情況, 患者的生命安全將受到威脅, 增加醫療糾紛的發生率。因此應強化對護理人員技能的提升, 同時對患者進行模擬訓練。在進行晚間透析的過程中, 需要幫助患者獲得更為良好的睡眠質量, 以此保證治療以及護理的有效性[2]。
1. 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護理1年后, 對比兩組患者不良事件的發生情況。同時向患者發放本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 每項評分為20分, 滿分為100分, 分數<60分為不滿意, 60~90分為一般滿意, >90分為十分滿意。滿意度=(十分滿意+一般滿意)/總例數×100%。
1. 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 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1 兩組患者護理后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 護理后, 研究組穿刺口滲血2例、血腫1例、觀察不細致2例,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0%;參照組穿刺口滲血3例、血腫6例、觀察不細致3例,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8%, 研究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參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3672,P=0.0366<0.05)。
2. 2 兩組患者滿意度對比 研究組患者十分滿意20例、一般滿意2例、不滿意3例, 滿意度為88%;參照組患者十分滿意14例、一般滿意1例、不滿意10例, 滿意度為60%, 參照組護理滿意度低于研究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0936,P=0.0240<0.05)。
在優質護理模式開展的過程中, 需要根據人數來設置機器的數量, 因患者需要長期接受治療, 同時血液凈化的工作力度大, 在對患者進行護理的過程中, 護理人員的緊張以及壓力程度逐漸升高[3]。優質護理模式強調的是以團體綜合能力為主, 對患者進行護理, 通過提升患者治療依從性, 降低醫療糾紛的發生率[4-7], 通過本文研究結果可知, 采用優質護理模式的研究組護理滿意度達到88%, 參照組僅為60%, 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作為專業程度以及技術要求十分高的護理工作, 血液凈化過程中護理人員主要負責患者的治療流程以及護理工作,在此過程中, 護理人員不僅需要具有更為專業的護理知識,同時還需要增強護患關系的和諧性, 在當代要求護理模式不斷人性化、全方位化的當下, 只有通過了解患者的個人訴求, 滿足患者的個人要求以及心理狀態, 達到有效的護理效果[8,9]。同時因易感染患者無法面對自身所患有的病癥, 優質護理模式進行的過程中應強化對患者的心理指導, 從而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 增進護理效果[10]。
綜上所述, 對血液透析治療的腎功能衰竭乙肝病毒攜帶者患者予以優質護理模式, 能夠提升患者護理滿意度, 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 有效降低醫療糾紛的發生, 值得臨床進一步的推廣和應用。
[1] 張楠, 歷艷萍, 汪波. 腎功能衰竭乙型肝炎病毒攜帶者血液透析中的優質護理. 吉林醫學, 2016(2):507-508.
[2] 魏桂芹. 腎功能衰竭乙肝病毒攜帶者血液透析中優質護理效果分析.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6, 8(28):245-246.
[3] 陳邱玲, 陳威. 優質護理在腎功能衰竭乙肝病毒攜帶者血液透析中的應用分析. 基層醫學論壇, 2017, 21(21):2775-2776.
[4] 楊淑彬, 李曉妮. 合并有并發癥患者血液透析臨床護理59例.陜西醫學雜志, 2014(11):1567-1568.
[5] 朱陽月. 腎功能衰竭乙肝病毒攜帶者血液透析中優質護理效果觀察. 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5, 25(4):169-170.
[6] 祝衛紅, 彭慶, 彭亞利. 優質護理模式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腎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的中的應用. 中外醫學研究,2013(31):69-70.
[7] 肖希. 優質護理在56例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應用.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 2014(11):154-155.
[8] 楊薇薇. 血液透析開展優質護理對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的臨床效果. 數理醫藥學雜志, 2016, 29(1):116-117.
[9] 賈慧霞. 66例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的臨床護理. 中國醫藥指南, 2014(14):339-340.
[10] 田靜. 優質護理在慢性腎衰竭患者血液透析過程中的運用. 實用醫技雜志, 2015(6):671-67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24.098
529000 江門市人民醫院血液凈化中心
2017-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