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杰,楊青波,楊寧,紀曉農
(1.青島市果樹園藝總場,山東青島266000;2.青島虹日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山東青島266000;3.青島市林業局,山東青島266000)
珙桐在青島地區的引種馴化栽培技術
孫杰1,楊青波2,楊寧3,紀曉農3
(1.青島市果樹園藝總場,山東青島266000;2.青島虹日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山東青島266000;3.青島市林業局,山東青島266000)
珙桐在青島地區進行的引種馴化試驗表明,珙桐較抗寒,較抗蟲害,耐水濕,觀賞效果好,繁殖簡便,耐修剪,根部萌發自然更新性強,適宜在青島地區發展,是城鎮綠化珍貴的彩葉配置樹種。
珙桐;引種馴化;栽培技術;推廣
珙桐是1000萬年前新生代第三紀古熱帶植物區系留下的孑遺植物,為我國特有的單屬植物,也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野生種只生長在中國西南四川省和中部湖北省及周邊地區。珙桐是植物界的“活化石”,因其花形似展翅飛翔的白鴿而被植物學家命名為“中國的鴿子樹”[1]。珙桐為珍稀名貴觀賞植物,其材質沉重,是建筑的上等用材,又是制作細木雕刻、名貴家具的優質木材。目前很多研究者從珙桐中提取生理活性物質[2,3]。
珙桐人工繁殖十分困難,加之珙桐生長的生態環境已遭破壞,數量正日趨減少[4]。為此,筆者從2012年開始對珙桐進行移植馴化試驗,已開花結果,取得了初步成功,現將結果匯總如下,以供參考。
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Baill.),系珙桐屬落葉喬木,株高15~20m,胸徑可達1m;樹皮深灰色或深褐色,常裂成不規則的薄片而脫落;幼枝圓柱形,當年生枝紫綠色,無毛,多年生枝深褐色或深灰色[4];葉紙質,互生,常密集于幼枝頂端,闊卵形或近圓形,兩性花與雄花同株,頭狀花序,基部具花瓣狀的苞片,初為淡綠色,繼變為乳白色,后變為棕黃色而脫落。果實為長卵圓形核果。在青島,珙桐花期4月下旬,果期10月上旬。
珙桐一般生長在海拔1500~2200m的常綠闊葉落葉混交林中,喜中性或微酸性腐殖質深厚的土壤,在干燥多風、日光直射之處生長不良,不耐瘠薄,不耐干旱。幼苗生長緩慢,喜陰濕,成年樹趨于喜光[5]。珙桐分布區的氣候為涼爽濕潤型,濕潮多雨,夏涼,冬季較溫和;土壤多為山地黃壤和山地黃棕壤,pH為4.5~6.0;土層較厚,多為含有大量礫石碎片的坡積物,基巖為沙巖、板巖和頁巖。珙桐多分布在深切割的山間溪溝兩側、山坡溝谷地段,山勢非常陡峻,坡度約在30°以上[6]。
珙桐在園林綠化方面應用前景廣闊[7]。春末夏初開花,色彩多變,次第開放,異彩紛呈,并有和平的象征意義。可孤植或片植于公園綠地、池畔、溪旁或風景區小環境,也可與鄉土樹種配植應用。
試驗設在青島市城陽水峪種苗試驗基地,該基地位于嶗山西部,地處北緯36.2°,東經120.7°,海拔高度100m,地面坡度2~5°,溫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溫度為12.5℃,冬季平均氣溫為-0.2℃,夏季平均氣溫為23℃,年降水量900mm。土壤為棕壤土,pH值6.3~6.8。土層厚度為50cm。試驗區距離嶗山水庫約1km,水源充足,且地勢較高、平坦,排水良好。
所選試驗材料為珙桐幼苗300株,于2006年3月引自中國湖北西部山區海拔1300~2000m的山地林,干徑3cm,主側根系發達,根蘗性強,帶土球,栽后成活率較高。
翻地前深耕30cm以上,每667m2施有機肥2500~3000kg;解凍后再淺耕15~20cm,每667m2施復合肥80~100kg。為防止苗期立枯病發生,減少地下害蟲危害,淺耕配合每667m2撒施敵克松5kg、呋喃丹4kg、硫酸亞鐵25kg。
起苗時,不可傷根皮和頂芽,對過長的側根、側枝需要進行適當修剪。栽植時,要求穴大底平,苗正根深,逐漸覆土[7]。覆土過半時,將植株稍稍向上提一下,使根系伸直,然后繼續覆土,并逐層踏實。栽植深度應以根莖與地面平齊為好,過深與過淺均不利于成活,栽后立即灌足定根水,3~7d內再澆兩遍透水。株行距為80×100cm。
栽植的珙桐4~6月份,應做好中耕除草抹芽工作,使苗木生長勢旺盛。進入7~8月高溫季節,應及時開溝漫灌,防止日光灼傷,引起大批苗木葉片枯焦,導致苗木死亡,造成重大損失。青島地區夏末秋初偶爾會出現高溫天氣,中午極端氣溫可達38℃,如果不能及時遮陰,苗木大部分葉片會被烤焦。因此,在夏季及秋初高溫天氣,應設法在小環境內減弱日照強度,降低溫度,提高濕度,適當間種或混植可以遮陰的苗木,以及架設遮陽棚,使小苗安全度過。筆者在秋末冬初珙桐落葉時,起挖土球,將剩余的100余株珙桐移栽到大雞爪槭和喬木石楠地里與之混植。第二年和第三年,珙桐在雞爪槭的遮陰下生長良好。經過7年的栽培管理,于2012年4月下旬,有8株珙桐開花,當年10月結果。
5.3.1 土壤及水肥管理
最好不使用化學除草劑,可加強中耕除草,苗木稍大時結合松土進行除草,距離植株太近的雜草用手拔掉。除草要做到“除早、除少、除了”[8]。雨后或灌水后及時松土,以免土壤板結。如遇長時間的陰雨天氣,應做好排水工作,同時還須用托布津1000倍液或代森鋅500倍液噴灑苗木;在秋季要根據土壤墑情深施磷鉀肥[8]。
5.3.2 病蟲害管理
危害珙桐的主要是病害。引種第二年如果發生莖腐病,蔓延和死亡速度較快,可用多菌靈1:20拌土撒施,托布津粉劑800倍液噴灑,并堅持用402抗菌劑涂樹干,每7d一次,連刷8次,病情基本會得到控制。進入10月中旬,每隔7d在樹干上涂刷托布津或百菌清藥液一次,連刷3~4次,防止在越冬前病菌侵入樹干,并在土壤中播施硫酸亞鐵一次,進行土壤越冬前消毒。
5.3.3 整形修剪
生長穩定后,每年春季萌芽前進行一次整形修剪,對多余交叉的枝條以及病蟲枝、弱枝和枯枝疏除,保留健壯枝條,使其株形完美,通風透光。
5.3.4 越冬管理
應特別注意晚霜對幼苗的危害,如遇寒潮時,應用薄膜覆蓋,但應注意通氣。
栽培試驗過程中,幼苗期的苗木種植在全光環境下,珙桐很難成活;珙桐成功引種關鍵是度過高溫炎熱且有伏旱的夏季,可在引種時設法創造小環境,以減弱日照強度,從而降低溫度、提高濕度,如:間種對珙桐幼苗起部分遮陰作用的苗木;經過夏季高溫考驗,隨著苗齡增長,珙桐適應能力會逐漸提高;珙桐對土壤要求不嚴格,在排水良好、肥沃的沙壤土、輕酸性土壤上生長良好,耐寒能力較強,可在青島地區安全越冬。十幾年的馴化栽培和觀察證明,引種地已基本具備了珙桐生長發育的環境條件,珙桐基本適應低海拔地區,為其在城鎮綠化中推廣提供依據。
[1]傅立國.中國植物紅皮書(第一冊)[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1.
[2]陳俊汕.植物活化石——珙桐[J].中國林業,2007,(6):30-33.
[3]張悅,蘇智先,羅明華,等.珙桐葉總黃酮提取工藝及體外抗氧化性[J].光譜實驗室,2011,28(3):987-991.
[4]唐曉軍.珙桐的繁育及引種栽培技術[J].四川林勘設計,2012,(1):50-52.
[5]丁章超,李新秀,謝雙喜.貴州納雍光葉珙桐群落主要優勢種群生態位研究[J].天津農業科學,2014,20(8):120-123,126.
[6]蔣桂雄,朱積余.廣西珍貴樹種高效栽培技術(連載)[J].廣西林業,2015,(5):45-46.
[7]鐘云芳.讓珙桐在北京安家落戶——訪北京珠峰園林有限公司總經理黃士昆[J].中國花卉園藝,2008,(14):51-52.
[8]朱鳳云,楊艷麗.珙桐種子育苗技術[J].黑龍江農業科學,2008,(4):158.
Introduction and Domestication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Davidia involucratain the Qingdao Area
SUN Jie1,YANG Qing-bo2,YANG Ning3,JI Xiao-nong3
(1.Qingdao City Fruit Gardening Plant,Qingdao 266000,China;2.Qingdao Hongr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Ltd.,Qingdao 266000,China;3.Forestry Bureau of Qingdao City,Qingdao 266000,China)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and domestication test ofDavidia involucratain Qingdao area,wo found that
Davidia involucratahad strong resistance to cold,pests,water wet,cut,and the natural regeneration of root germination ability is strong.The ornamental effect is good,and the reproduction is convenient.Therefor,Davidia involucratais suitable for the cultivation in Qingdao area,is urban greening precious colorful tree species.
Davidia involucrata;introduction and domestication;cultivation technology;promotion
S322.1
A
1008-1038(2017)09-0045-03
10.19590/j.cnki.1008-1038.2017.09.014
2017-06-13
孫杰(1963—),男,主要從事園林苗圃名特優新樹種的引種、馴化、培育、推廣等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