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潤東
經尿道前列腺等離子電切術并發癥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蔡潤東
目的 探討經尿道前列腺等離子電切術(PKRP)并發癥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顧性分析行PKRP術的85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癥(BPH)患者的臨床資料, 分析并發癥的發生原因, 總結PKRP術并發癥的防治措施。結果 856例行PKRP術患者中有78例出現并發癥, 其中術中發生電切綜合征4例(0.47%), 術后出血38例(4.44%), 前列腺包膜穿孔及沖洗液外滲2例(0.23%), 尿失禁5例(0.58%),膀胱頸攣縮10例(1.17%), 尿道狹窄19例(2.22%)。19例尿道狹窄患者中前尿道狹窄16例(1.87%), 后尿道狹窄3例(0.35%)。結論 導致PKRP術患者出現并發癥的因素較多, 采取相應的防治措施能夠使并發癥得到良好的控制。
經尿道前列腺等離子電切術;并發癥;原因;防治措施
BPH是泌尿外科老年男性患者的一種常見病、多發病,目前隨著老齡化人口加劇, 前列腺增生發病率呈增加趨勢,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TURP)是目前公認前列腺手術治療的金標準, 但此技術需要用葡萄糖或甘露醇等作為沖洗液, 且手術時間相對較長而易發生嚴重的電切綜合征[1-5]。PKRP是在TURP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新技術。與傳統電切相比, PKRP使用生理鹽水為沖洗液, 具有切割創面凝固層較薄、止血效果好、術后脫痂出血少等優點, 在廣大基層醫院也已成為首選的手術方法[6-9]。但與其他手術一樣, PKRP也有一些并發癥。本次回顧性分析2009年1月~2016年1月在本院行PKRP術的856例BPH患者的臨床資料, 分析并發癥的發生原因, 總結PKRP術并發癥的防治措施,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院2009年1月~2016年1月對856例BPH患者采用PKRP進行治療, 術后均行6個月隨訪, 對患者的并發癥發生情況進行了統計。
1.2 方法 856例患者均經臨床檢查明確診斷為前列腺增生并排除惡性病變、尿道狹窄可能;均具有手術指征;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同意, 且簽署《知情同意書》。予患者施行PKRP進行治療, 儀器選用日本olympus公司生產的等離子體雙極電切系統, 給予患者腰麻+連續硬膜外麻醉, 常規對患者的會陰部進行消毒鋪巾, 嚴格遵循無菌操作原則施行手術。保持手術臺和儀器沖洗平臺之間的距離為60~70 cm, 使用生理鹽水低壓沖洗, 設置電凝功率為90 W, 設置電切功率為280 W。在監視下, 經尿道將電切鏡放入, 仔細觀察患者的尿道情況與前列腺增生情況, 將中葉切除后, 再對兩側葉進行切除, 并對尖部進行修切。然后將電鏡逐漸退到患者精阜位置, 電凝止血創面。術后留置三腔導尿管(F20~22), 應用0.9% NaCl溶液對膀胱進行持續沖洗至尿液澄清。
856例行PKRP術患者中有78例出現并發癥, 其中術中發生電切綜合征4例(0.47%), 術后出血38例(4.44%), 前列腺包膜穿孔及沖洗液外滲2例(0.23%), 尿失禁5例(0.58%),膀胱頸攣縮10例(1.17%), 尿道狹窄19例(2.22%)。19例尿道狹窄患者中前尿道狹窄16例(1.87%), 后尿道狹窄3例(0.35%)。
本研究顯示導致PKRP術患者出現并發癥的因素較多。所以, 應當根據出現并發癥的因素采取相應的防治措施:如充分的術前準備, 徹底治療泌尿系炎癥;術中采用生理鹽水低壓膀胱灌注沖洗、操作規范、提高PKRP技術、避免損傷前列腺包膜和靜脈竇及尿道損傷外括約肌、止血徹底, 盡可能切凈增生腺體、盡量縮短手術時間;術后加強監護、留置導尿管時間不宜過長、預防泌尿系感染。PKRP術并發癥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具體分析如下。
3.1 電切綜合征 等離子技術的沖洗液是生理鹽水, 不會引起稀釋性低鈉血癥, 但由于液體不能均勻分布于機體的組織間隙, 術中損傷靜脈竇或前列腺外科包膜, 膀胱內壓力過高, 導致出現的高血容量變化誘發前列腺電切綜合征的發生。預防:如果前列腺體積>50 g, 術中應保持膀胱內低壓持續沖洗膀胱, 減少沖洗液吸收[10-13]。處理措施:①立即停止手術, 同時增加吸入的氧濃度, 必要時行氣管插管及機械通氣。②急查血鈉、血鉀。③如出現煩躁、惡心、嘔吐等, 應快速靜脈滴注20%甘露醇200 ml。
3.2 術后出血 術后出血是PKRP術后常見的一種并發癥。通常而言, 術后24 h以內的嚴重出血主要是由于術中未能完全切除腺體, 膀胱頸切除不規則或過多, 創面不平整導致未能徹底止血所致。預治措施:提高手術操作技術, 術中要盡可能完全切除腺體, 保持創面平整, 清楚顯露出血點后再止血。
3.3 前列腺包膜穿孔及沖洗液外滲 電切首先從膀胱頸部前列腺開始, 切至顯示環狀纖維為標志, 按此標志切除前列腺各區域腺體, 直至前列腺外科包膜。預治措施:提高手術操作技術, 充分麻醉, 電切過程中避免閉孔神經反射、咳嗽反射。
3.4 尿失禁 尿失禁包括短暫性尿失禁和永久性尿失禁[14]。對于短暫性尿失禁發生的主要原因有局部炎性水腫、外括約肌關閉機制失靈、存在不穩定性膀胱或膀胱順應性降低等。其防治措施包括:訓練盆底肌, 藥物治療法以及電刺激治療法等。對于永久性尿失禁的發生原因在于電切時損傷尿道外括約肌。防治措施:電切術中可通過反復交替迅速開閉沖洗液, 準確判斷外括約肌的位置, 在前列腺側葉超過精阜時尤為重要。
3.5 膀胱頸攣縮 術后膀胱頸攣縮與前列腺腺體有慢性炎癥、術中電切時近外括約肌處腺體殘留或術后炎性組織殘留等因素有關[15,16]。預防措施:術前治療前列腺炎;術中切除腺體至前列腺外科包膜, 避免腺體殘留;術后盡量縮短留置導尿的時間, 防止尿路感染。對于小前列腺電切時, 為了預防術后出現膀胱頸攣縮, 可同時行膀胱頸環形纖維切開術。3.6 尿道狹窄 尿道狹窄的主要原因:①術中操作不規范,強行插入電切鏡, 直接損傷尿道外口。②術后留置的導尿管直徑過大, 對尿道外口部位的黏膜造成長時間壓迫。③手術前存有泌尿系炎癥。預治措施:①術前徹底治療和控制泌尿系炎癥;②患者本身存有尿道外口狹窄時, 可在術前對尿道外口行預防性切開;③一定充分做好鏡鞘的潤滑工作;④術后留置導尿管不宜過粗;⑤導尿管保留時間不可過長。
綜上所述, 采取相應的防治措施能夠使PKRP術并發癥得到良好的控制。
[1] 吳階平.吳階平泌尿外科學.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2: 1173-1184.
[2] 張國銀, 姜彥飛, 薛浩良, 等.經尿道前列腺電切除術后并發癥的防治.臨床醫學, 2010, 30(3):73-74.
[3] 萬禮鈞, 黎劍羽, 徐偉, 等.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并發癥的處理與預防.廣西醫科大學學報, 2012, 29(5):794-795.
[4] 許宏賢, 羅業恒, 何壯.經尿道前列腺汽化電切術常見并發癥的臨床體會.中國保健營養月刊, 2013, 23(5):1089.
[5] 李傳剛, 潘柏年.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并發癥的防治.臨床泌尿外科雜志, 2006, 21(6):477-480.
[6] 張麗, 雷啟東, 楊嶠.前列腺經尿道等離子汽化電切術并發癥的預防及護理.臨床誤診誤治, 2009, 22(3):83-84.
[7] 張立宏, 夏文翰, 李長艷, 等.經尿道前列腺等離子電切術并發癥的防治.中國老年學, 2012, 32(8):1714-1715.
[8] 謝富彬, 吳愛明.雙極等離子前列腺電切術后并發癥的原因分析及防治.中國醫學創新, 2012, 9(19):145-146.
[9] 李兆璠, 馮培剛, 麥吉仁, 等.經尿道等離子前列腺電切除術后并發癥分析.臨床誤診誤治, 2013, 26(8):62-65.
[10] 吳振啟, 劉敏, 李慧峰, 等.經尿道雙極等離子前列腺電切術后并發癥分析及防治.臨床泌尿外科雜志, 2014, 29(9):828-830.
[11] 趙明宇, 劉智明.經尿道等離子體前列腺汽化電切術并發癥防治.中國醫藥導報, 2009, 6(29):163-165.
[12] 劉日升, 鄧婉娣, 馮彩玲.37例經尿道等離子電切前列腺術的效果觀察及并發癥研究.中國當代醫藥, 2010, 17(8):149.
[13] 黃保卿, 匡自希, 朱武.經尿道前列腺等離子電切的常見并發癥總結.中國當代醫藥, 2011, 18(34):169-171.
[14] 代立菊, 王懿, 萬志敏, 等.經尿道前列腺等離子汽化電切術并發癥的預防與護理.航空航天醫學雜志, 2012, 23(4):475-477.
[15] 丁嬌, 鄒俊.經尿道前列腺等離子電切術631例并發癥的護理.中國誤診學雜志, 2010, 10(35):8751.
[16] 任承德, 王健.187例經尿道前列腺等離子電切術后并發癥分析.青海醫藥雜志, 2010, 40(1):21-2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09.021
2017-03-13]
525200 廣東省茂名市高州市中醫院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