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彩華
產前超聲檢查在診斷胎兒永存左上腔靜脈中的診斷價值
廖彩華
目的 探討產前超聲檢查在診斷胎兒永存左上腔靜脈中的價值。方法 分析50例產前超聲檢查診斷為永存左上腔靜脈胎兒的超聲檢查結果, 分析產前超聲檢查胎兒永存左上肢靜脈的準確率。結果 50例產前超聲檢查永存左上腔靜脈胎兒經病理檢查和產后臨床診斷確診46例, 誤診4例。產前超聲檢查胎兒永存左上腔靜脈準確率為92.00%, 誤診率為8.00%。結論 產前超聲在診斷胎兒永存左上腔靜脈具有較高的準確性, 臨床值得推廣應用。
產前;超聲檢查;胎兒;永存左上腔靜脈
永存左上腔靜脈為臨床較為少見的體靜脈回常, 屬先天性心血管畸形, 若孤立存在, 回流進入右心房, 不影響心臟血流動, 若回流進入左心房, 可直接影響心臟血流動力, 因此, 永存左上腔靜脈早診斷、早治療具有重要臨床意義[1-3]。新生兒出生后可應用心導管造影確診, 產前超聲也可診斷永存左上腔靜脈[4-6]。本文通過對本院收治的50例胎兒永存左上腔靜脈資料分析, 討論產前超聲診斷的意義,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1月~2016年1月在本院產前診斷的50例永存左上腔靜脈胎兒, 孕婦年齡為22~37歲, 平均年齡(29.01±5.63)歲, 孕周25~37周, 平均孕周(34.92±4.27)周。
1.2 方法 應用PhillipsHD15、GE730pro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 探頭頻率2.5~5.0 MHz, 參照胎兒頭、脊柱、面部和足部所在位置, 確定胎兒心臟位置, 獲得胎兒三血管、心臟四腔心、三血管氣管、切面, 觀察胎兒心內畸形, 觀察四腔心切面是否出現冠狀靜脈擴張, 三血管和三血管氣管觀察是否出現肺動脈左側血管, 觀察血流方向及肺動脈左側血管是否匯入冠狀靜脈。分析產前超聲檢查胎兒永存左上肢靜脈的準確率
50例經產前超聲診斷為永存左上腔靜脈胎兒通過病理診斷并結合其他診斷確診為46例為永存左上腔靜脈, 46例胎兒中33例為回流右心房無先心病, 9例胎兒回流右心房合并先心病, 4例胎兒為回流左心房。回流右心房無先心病經上肢靜脈雙氧水造影診斷為永存左上腔靜脈, 回流右心房合并先心病患者經產婦及家屬同意后手術或引產診斷為永存左上腔靜脈, 回流左心房均經引產確診。4例誤診胎兒為動脈導管扭曲, 診斷準確率為92.00%。
胚胎發育時, 主靜脈匯合胚體回心血管, 胚胎8周左右形成:前主靜脈、總主靜脈和后主靜脈[7,8]。前主靜脈和后主靜脈經過總主靜脈進入靜脈竇, 靜脈竇開口于右房, 左角形成冠狀靜脈竇, 后主靜脈伴中腎退化。左前主靜脈未退化形成永存左上腔靜脈, 其可單獨存在, 但多數伴有其他心臟病。永存左上腔靜脈分為3種類型, Ⅰ型:左上腔靜脈經冠狀靜脈入右房;Ⅱ型:冠狀靜脈竇發育不良, 左上腔靜脈血進入左房;Ⅲ型:冠狀靜脈竇閉鎖, 經左上腔靜脈進入左靜脈,右上腔靜脈進入右房[9-12]。
永存左上腔靜脈為左上腔靜脈殘留, 胎兒發育時左前上靜脈退化, 轉變為左心房斜靜脈, 胎兒發育過程中左前上靜脈、左靜脈導管不閉合逐漸形成左上腔靜脈, 出生后左上腔靜脈存在形成左上腔靜脈殘留, 其中永存左上腔靜脈為臨床常見雙上腔靜脈畸形, 其檢出率約為0.5%, 約占先天性心臟病5%[6,13-15]。左頸內靜脈和左上腔靜脈在胚胎早期同右上腔靜脈對稱, 左房、左肺門壓縮變為靜脈韌帶, 永存左上腔靜脈病理狀態主要取決于進入左房或右房。文獻報道[7], 90%左右永存左上腔靜脈匯入右房, 若不出現血管畸形, 無血流動力學改變, 不需經臨床治療。約10%左上腔靜脈進入左心房, 直接匯入左心房, 出現發紺, 所有胎兒均伴有單心房、下腔靜脈畸形、左房室瓣閉鎖等其他畸形, 需配合手術治療。
胎兒心臟檢查時先確定心臟位置, 四腔心切面觀察是否存在冠狀靜脈竇, 三血管肺動脈左側是否出現血管結構, 觀察肺動脈左側血管是否出現冠狀靜脈竇。胎兒四腔心切面擴張冠狀動脈竇為臨床應用超聲診斷永存左上腔靜脈的依據。冠狀靜脈竇擴張可能出現永存左上腔[16-20]。本研究顯示, 產前超聲檢查的50例永存左上腔靜脈胎兒經病理檢查和產后臨床診斷中確診46例, 誤診4例, 產前超聲檢查胎兒永存左上腔靜脈準確率為92.00%, 誤診率為8.00%。
綜上所述, 產前超聲檢查對診斷胎兒永存左上腔靜脈具有重要意義, 值得推廣應用。
[1] 騰想, 劉代霞, 楊孟選, 等.不同平面聯合彩超在診斷胎兒先天性心臟病中的對比研究.中國婦幼保健, 2013, 28(11):1810-1813.
[2] 林育如.超聲三血管切面+四腔心切面在診斷胎兒永存左上腔靜脈的診斷價值.中國醫藥指南, 2014, 12(16):214-215.
[3] 許進, 何怡華, 李治安, 等.時間-空間關聯成像聯合B-flow在胎兒永存上腔靜脈產前超聲診斷中的應用價值.中華醫學超聲雜志(電子版), 2012, 9(11):963-967.
[4] 黃松帶, 程紅, 陳清華, 等.超聲血管增強技術聯合斷層超聲顯像技術在胎兒先天性心臟病診斷中的應用.中華醫學超聲雜志(電子版), 2012, 9(10):898-903.
[5] 王紅鵠, 楊軍, 韓舒, 等.三血管及三血管氣管切面在超聲產前診斷胎兒心臟大血管畸形中的應用價值.中國臨床醫學影像雜志, 2015, 26(3):192-196.
[6] 吳向玲, 周偉娜.胎兒永存左上腔靜脈提示胎兒心內外畸形的產前診斷意義.醫學研究與教育, 2016, 33(2):31-35.
[7] 張海珍, 范樹剛.三血管-氣管心臟超聲切面在診斷胎兒永存左上腔靜脈的臨床應用價值.濱州醫學院學報, 2013, 36(4): 282-283.
[8] 繆偉.產前超聲心動圖診斷胎兒主動脈弓發育異常與合并畸形的臨床價值.中國臨床醫學影像雜志, 2014, 25(5):360-363.
[9] Zhang D, Zhang Y, Ren W, et al.Prenatal Diagnosis of Fetal Interrupted Aortic Arch Type A by Two-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 and Four-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 with B-Flow Imaging and Spatiotemporal Image Correlation.Echocardiography, 2015, 33(1):90-98.
[10] 姚維妙, 秦佳樂, 王軍梅, 等.產前超聲診斷胎兒永存左上腔靜脈中的價值.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 2009, 18(11):960-962.
[11] 文烈明, 周啟昌, 章鳴, 等.產前超聲診斷胎兒永存左上腔靜脈.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 2009, 18(10):851-853.
[12] 涂淑萍.產前超聲診斷胎兒永存左上腔靜脈.臨床醫學, 2012, 32(6):90-91.
[13] 駱迎春, 田艾軍, 楊紅琳, 等.產前超聲對胎兒永存左上腔靜脈的診斷價值.中國誤診學雜志, 2010, 10(25):6150-6151.
[14] 宋丹陽, 關云萍, 項宇識.產前超聲對胎兒永存性左上腔靜脈的診斷價值.中國現代醫生, 2013, 51(34):98-99.
[15] 邱磊磊, 喬健, 吳心穎, 等.彩色多普勒超聲對胎兒永存左上腔靜脈診斷價值探討.大家健康旬刊, 2016, 10(2):30.
[16] 潘琦, 鄧學東, 馬建芳, 等.胎兒超聲心動圖在診斷永存左上腔靜脈中的應用.中華醫學超聲雜志電子版, 2012, 9(9):35-38.
[17] 董素貞, 朱銘, 李奮, 等.胎兒永存左上腔靜脈和相關先天異常的產前MRI診斷.中國醫學計算機成像雜志, 2012, 18(5):388-391.
[18] 王穎金, 高新茹, 張喻, 等.胎兒永存左上腔靜脈的產前超聲診斷.中國超聲醫學雜志, 2011, 27(8):756-758.
[19] 林忠英, 蔡愛露, 李婧宇, 等.永存左上腔靜脈的產前超聲診斷及其臨床意義.中國現代醫學雜志, 2014, 24(29):54-57.
[20] 聶志偉, 張軍連, 石琳.超聲診斷胎兒永存左上腔靜脈的臨床應用價值.臨床超聲醫學雜志, 2015, 17(11):764-76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09.025
2017-03-15]
527200 羅定市婦幼保健院超聲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