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毓濤
手法整復夾板固定治療老年橈骨遠端骨折療效觀察
金毓濤
目的 觀察在老年橈骨遠端骨折治療中采用手法整復夾板固定治療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 150例老年橈骨遠端骨折患者均采用手法整復夾板固定治療, 經過3~8個月的隨訪, 對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評價和分析。結果 150例患者腕關節功能優良率為63.99%;經X線復查結果顯示,患者恢復總有效率為84.66%。結論 在老年橈骨遠端骨折治療中采用手法整復夾板固定治療療效確切,在臨床上值得應用和推廣。
老年橈骨遠端骨折;手法整復;夾板固定;療效
老年橈骨遠端骨折作為一種常見的骨折類型, 伴隨老齡化的逐漸深入, 其發病率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 在全身骨折中橈骨遠端骨折發生率約為17%, 對老年人的生活質量造成嚴重的影響[1]。本院在臨床實踐中發現采用手法整復夾板固定治療效果確切, 患者的接受度較高, 本研究為對其臨床治療效果進行進一步分析, 選擇本院收治的150例老年橈骨遠端骨折患者作為觀察對象, 現將分析經過和結果進行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7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150例老年橈骨遠端骨折患者的臨床資料, 男28例、女122例,年齡60~89歲, 平均年齡為(74.6±2.5)歲;車禍傷34例, 摔傷108例, 墜落傷8例;右側97例, 左側47例, 雙側6例;平均就診時間(2.7±0.5)d;Cooney分類:Ⅰ型6例, ⅡA 24例,ⅡB 6例, Ⅲ型26例, ⅣA 38例, ⅣB 35例, ⅣC 15例。按AO分型, A2型12例, A3型24例, B1型36例, B2型10例, B3型12例, C1型13例, C2型27例, C3型16例。113例患者合并≥1種基本疾病, 需要藥物維持治療。
1.2 方法 150例患者均采用手法整復夾板固定治療, 其中手法整復方法為:取患者仰臥位或坐位體位, 外展患肢, 前臂旋前, 醫生雙手對大小魚際緊扣, 骨折遠端硬雙手拇指按住, 助手對前臂近端進行緊握, 對抗牽引5~10 min, 一旦患處有明顯的腫脹, 可將牽引時間延長, 一直到斷端松動為止[2]。在進行手法整復時, 若骨折遠端主要向背側進行移位, 醫生在骨折極端掌側用兩手的食指、中指及環指進行向上端提,而骨折遠端背側則用拇指扣按住向下緊張按壓, 相反, 如果骨折遠端主要移位向掌側, 操作也相反。對骨折端進行仔細推按及觸摸, 平整骨折處, 橫向擠壓下尺橈關節處, 對下尺橈關節分離進行糾正;而夾板固定方法為采用可塑性高分子夾板, 以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塑形, 以患者健側長度對夾板進行合理選擇, 塑形后進行整復, 完成手法整復之后, 進行復位維持, 同時進行固定, 棉墊放置, 與夾板長度相比, 棉墊長度略長, 之后將背側及掌側夾板進行放置, 以允許掌指關節充分活動為最佳長度, 之后對橈尺側夾板進行放置, 與尺側相比橈側夾板長度較長, 以對尺偏進行維持, 與關節相比,所有夾板長度均要較長, 對關節活動進行充分限制, 應用繃帶進行固定, 掌屈15°尺偏20°為腕關節固定的角度, 在胸前懸吊患肢[3]。
1.3 觀察指標[4]以Cooney 評分為標準對腕關節功能進行評分, 主要包括疼痛、功能狀態、活動度、掌屈或背伸活動度、握力, 均為0~25分, 90~100分為優;80~89分為良;65~79分為可, <65分為差。
對X線復查情況進行評價, 優:解剖復位, 尺傾角20~25°掌傾角10~15°, 撓骨高5~7 mm為優;良:與解剖復位相近, 尺傾角15~20°, 掌傾角5~10°, 撓骨高3~5 mm為良;尺傾角5~10°, 掌傾角0~5°, 撓骨高0~3 mm為可;復位不良,尺傾角<10°, 掌傾角鎮<0°, 撓骨高<0 mm為差。總有效率=(優+良+可)/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腕關節功能評價結果 經過3~8個月的隨訪, 優37例(24.67%), 良59例(39.33%), 可42例(28.00%), 差12例(8.00%),腕關節優良率為64.00%, 治療總有效率為92.00%。
2.2 復查結果 經X線復查結果顯示, 優27例(18.00%),良47例(31.33%), 可53例(35.33%), 差23例(15.33%), 優良率為49.33%, 治療總有效率為84.66%。
老年橈骨遠端骨折作為一種常見的骨折類型, 主要骨折位置為與橈腕關節面2.5~3.0 cm相距的位置, 因具有較薄弱的解剖形態, 若經外力作用極易發生骨折。腕關節及下尺橈關節均作為人體應用頻率較高的關節, 一旦功能損傷, 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兒童及中老年人為常發人群, 且女性居多[5-7]。老年人伴隨身體機能的減弱, 嚴重的骨質疏松, 降低了反應能力及活動能力, 一旦跌倒很可能會造成橈骨遠端發生骨折情況, 對關節面進行波及[8,9]。在臨床上越來越多的治療采用手術治療方法, 其優勢為固定可靠, 解剖復位,可盡早進行功能鍛煉, 對功能恢復具有促進作用, 同時可將并發癥發生率降低, 但是對于老年患者而言, 手術治療卻限制性較大, 主要為老年人合并多種基礎疾病, 麻醉及手術風險大, 同時手術必定存在創傷性, 破壞局部血運, 同時骨質疏松, 使得過早功能鍛煉, 內固定會失敗, 老年人對手術治療也存在排斥觀念, 因此手術治療限制性極大[10-12]。手法整復夾板治療具有多種優勢, 如操作便捷、費用較低、患者痛苦較小以及具有較高的依從性。與此同時實施外固定支架治療可以將間接復位得以實現, 同時使關節結構更加固定和立體, 骨折端軸向牽引可以持續維持, 后橈骨長度也可以有效復位, 骨折端短縮畸形可以及時糾正, 不僅具有可靠的穩定性, 同時拆除也相對方便[13-15]。本院在實踐中發現手法整復夾板治療更適用于老年患者, 本研究結果顯示:患者腕關節功能優良率為64.00%;經X線復查結果顯示, 恢復總有效率為84.67%, 可見治療效果較為理想。
綜上所述, 在老年橈骨遠端骨折治療中采用手法整復夾板固定治療療效確切, 在臨床上值得應用和推廣。
[1] 毛琦.手法整復夾板固定治療老年橈骨遠端骨折臨床療效觀察.中國醫師進修雜志, 2013, 36(2):37-39.
[2] 吳良金, 柴君雷.手法整復杉樹皮夾板外固定結合中藥治療老年橈骨遠端骨折.中醫正骨, 2014(11):57-58.
[3] 葉麗娟, 李志英.老年橈骨遠端骨折手法整復夾板固定術35例綜合護理干預.齊魯護理雜志, 2013, 19(10):88-89.
[4] 董林, 王志勇, 魏國俊, 等.手法復位夾板外固定治療橈骨遠端骨折療效分析.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 2013, 20(5):81-82.
[5] 文峰.手法整復小夾板固定與外固定架固定治療老年橈骨遠端骨折的療效觀察.湖北中醫藥大學, 2013.
[6] 莫冰峰, 尹東, 黃宇, 等.手法整復小夾板固定與外固定架固定治療老年橈骨遠端骨折效果對比觀察.山東醫藥, 2016, 56(44): 89-91.
[7] 胡軍, 程宗敏, 洪錢.手法整復小夾板與石膏兩種外固定方法治療老年橈骨遠端骨折效果對比.內蒙古中醫藥, 2015, 34(11):118-119.
[8] 彭志財, 徐榮華, 趙綱驛.2種方法治療橈骨遠端骨折療效分析.世界中醫藥, 2016(B3):1458-1459.
[9] 林硯銘, 黃勇, 尉偉衛.手法整復小夾板固定治療老年C型橈骨遠端骨折36例.中國中醫骨傷科雜志, 2015(5):43-45.
[10] 張容超, 徐衛國, 萬春友, 等.手法整復小夾板固定治療橈骨遠端骨折168例.中醫正骨, 2015(11):61-64.
[11] 羅小蘭.手法整復夾板固定術治療老年橈骨遠端骨折的綜合護理干預.醫藥, 2016(9):95.
[12] 朱勇, 陳彥, 蔡立峰, 等.手法整復小夾板固定治療橈骨遠端骨折.中國中醫骨傷科雜志, 2015(8):58-60.
[13] 任朝偉.手法整復小夾板固定治療橈骨遠端骨折的臨床療效分析.中國傷殘醫學, 2016, 24(16):55-56.
[14] 曹曉赟.手法整復小夾板外固定治療橈骨遠端骨折的臨床療效.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 2016, 1(21):110-111.
[15] 韓芳林.三種外固定方法保守治療老年橈骨遠端骨折 的臨床研究.新疆醫科大學, 201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09.029
2017-03-09]
250012 山東省濟南市中醫醫院骨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