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雨彤 程倩 柏立萍
單磷酸阿糖腺苷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臨床療效分析
侯雨彤 程倩 柏立萍
目的 研究在小兒支氣管肺炎治療中采取單磷酸阿糖腺苷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 60例小兒支氣管肺炎患兒, 采取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參照組與實驗組, 各30例。兩組均給予綜合性基礎治療,參照組在此基礎上采用頭孢曲松常規(guī)抗感染治療, 實驗組在參照組基礎上采用單磷酸阿糖腺苷治療, 對比兩組患兒臨床治療效果及各項癥狀體征消失時間。結果 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6.67%, 明顯高于參照組的76.67%,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經治療后實驗組患兒咳嗽消失時間(6.53±0.23)d、退熱時間(1.42±0.21)d、肺部啰音消失時間(4.35±0.54)d, 參照組患兒咳嗽消失時間(8.11±0.27)d、退熱時間(2.14±0.23)d、肺部啰音消失時間(6.14±0.25)d, 實驗組各項臨床癥狀及體征消失時間均少于參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將單磷酸阿糖腺苷治療應用于小兒支氣管肺炎中療效比較顯著,可以提升治療依從性, 改善患兒生存質量, 值得廣泛應用。
單磷酸阿糖腺苷;小兒支氣管肺炎;臨床療效
支氣管肺炎是多發(fā)且常見的兒科肺部疾病, 咳嗽、發(fā)熱、呼吸急促以及咳喘是臨床主要癥狀[1-6]。為了進一步研究單磷酸阿糖腺苷治療的臨床效果, 現(xiàn)對此次本院2013年12月~ 2016年12月收治研究的60例小兒支氣管肺炎患兒經不同方式治療后臨床效果進行報告。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60例患兒均選自2013年12月~ 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小兒支氣管肺炎患兒, 經臨床診斷以及病理檢查均已經被確診, 以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實驗組與參照組, 每組30例。實驗組患兒中女16例, 男14例, 年齡最大3歲, 最小2個月, 平均年齡(2.13±0.71)歲。參照組患兒中女15例, 男15例, 年齡最大4歲, 最小1個月, 平均年齡(2.25±0.76)歲。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兒以及家屬均在知情情況下簽署知情同意書, 且均獲得醫(yī)院倫理委員會認可。
1.2 方法 兩組患兒入院之后均予以改善肺通氣功能、消炎等綜合性干預, 及時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促進排出痰液,保持患兒呼吸通暢, 給予患者高蛋白、高纖維食物, 滿足少吃多餐的原則, 保持病房環(huán)境整潔、安靜。
參照組患者予以頭孢曲松(北京紫光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23008)服用進行常規(guī)抗感染治療, 6.25~12.5 mg/kg,最大劑量≤4 g, 同時口服對乙酰氨基酚口服混懸液(上海強生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19990006), 服用劑量0.1 ml/kg,最大劑量≤10 ml。
實驗組患者在參照組基礎上予以單磷酸阿糖腺苷(海南中化聯(lián)合制藥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57495)治療, 注射劑量5~10 mg/kg, 每天進行1次靜脈滴注。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觀察兩組患兒咳嗽消失時間、退熱時間、肺部啰音消失時間等指標變化情況。比較兩組臨床治療效果, 標準如下:患兒經治療之后臨床癥狀與體征均消失, 體溫正常, 且不存在肺部啰音、咳嗽等癥狀為顯效;患兒經治療之后臨床癥狀與體征均得到改善, 且肺部啰音、咳嗽等癥狀所有變化為好轉;經治療之后患兒各項指標都不滿足需求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好轉)/總例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兒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經治療后實驗組患兒中無效1例、好轉10例、顯效19例, 總有效率為96.67%;參照組患兒中無效7例、好轉13例、顯效10例, 總有效率為76.67%;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參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1923,P<0.05)。
2.2 兩組患兒臨床癥狀及體征消失時間比較 經治療后實驗組患兒咳嗽消失時間(6.53±0.23)d、退熱時間(1.42±0.21)d、肺部啰音消失時間(4.35±0.54)d, 參照組患兒咳嗽消失時間(8.11±0.27)d、退熱時間(2.14±0.23)d、肺部啰音消失時間(6.14±0.25)d, 實驗組各項臨床癥狀及體征消失時間均少于參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24.3993、12.6621、16.4759,P<0.05)。
肺炎是一種小兒多發(fā)且常見的疾病, 嬰幼兒時期是該疾病高發(fā)階段, 是誘發(fā)嬰幼兒死亡的關鍵因素。現(xiàn)今, 全世界范圍內5歲及以下患兒存在1/4~1/3因肺炎死亡的人數(shù)[7]。嬰幼兒多發(fā)肺炎發(fā)生的基本原理是呼吸系統(tǒng)存在比較特殊的生理解剖特點[8-12], 例如氣管、支氣管腔狹窄, 存在比較差運動的纖毛, 過少的分泌粘液, 豐富的血管導致十分容易發(fā)生充血現(xiàn)象, 肺彈力組織發(fā)育能力相對比較差, 肺泡數(shù)量較少, 間質發(fā)育旺盛, 且肺含氣少, 進而促使十分容易發(fā)生黏液阻塞現(xiàn)象。支氣管肺炎主要病原體包括病菌感染以及病毒感染, 臨床研究中很難確定病原體, 一般都是給予患兒常規(guī)抗病毒治療以及抗感染治療[13]。經資料研究發(fā)現(xiàn)單磷酸阿糖腺苷屬于一種抗脫氧核糖核酸(DNA)病毒藥, 該藥物基本作用機制實際上是可以結合病毒脫氧核糖核酸聚合酶, 進而降低活性, 對DNA合成進行抑制, 同時也可以對信使核糖核酸(mRNA)以及轉移核糖核酸(tRNA)甲基化進行抑制, 大部分數(shù)腺苷衍生物不但能夠抑制DNA病毒有活性, 同時也可以抑制RNA病毒作用, 基本作用原理是在其中融入RNA、DNA分子, 對腺苷高半胱氨酸水解酶以及蛋白質合成進行抑制, 進而可以中斷甲基轉移酶反應, 促使缺少病毒成熟的mRNA, 最終能夠中斷病毒的復制, 不會釋放大量成熟病毒顆粒[14, 15]。
經作者研究發(fā)現(xiàn), 實驗組小兒支氣管肺炎患兒經對癥治療之后在咳嗽消失時間、退熱時間、肺部啰音消失時間以及總有效率方面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果表明, 對于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采用單磷酸阿糖腺苷可以起到對病毒侵襲以及感染進行抑制的作用, 可以降低組織的破壞程度, 盡快恢復肺泡氣管組織, 改善臨床效果。
綜上所述, 將單磷酸阿糖苷應用在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過程中存在一定優(yōu)勢, 具備安全性高、起效快等特點, 值得臨床研究中廣泛應用。
[1] 劉國強.單磷酸阿糖腺苷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臨床效果觀察.河南醫(yī)學研究, 2016, 25(5):912-913.
[2] 金曉青.阿奇霉素序貫療法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臨床分析.今日健康, 2015(6):176.
[3] 許富元, 劉瑞芬.阿奇霉素序貫療法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臨床觀察.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5(5):83-84.
[4] 蔡凱旋.阿奇霉素序貫療法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臨床分析.中國社區(qū)醫(yī)師, 2015(16):136-137.
[5] 吳江.阿奇霉素序貫療法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臨床分析.中國實用醫(yī)藥, 2015, 10(8):136-137.
[6] 王瀟娉, 廖友明, 萬忠和.布地奈德混懸液聯(lián)合異丙托溴銨霧化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的療效分析.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 2015, 36(2):337-338.
[7] 劉漢輝, 劉紅英, 李淑俠, 等.單磷酸阿糖腺苷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臨床療效觀察.中外醫(yī)療, 2015(3):102-103.
[8] 丁務高, 胡穎, 陳鐘英, 等.布地奈德聯(lián)合鹽酸氨溴索霧化吸入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的療效觀察.北方藥學, 2015(5):106-107.
[9] 陳喜平.布地奈德混懸液聯(lián)合異丙托溴銨霧化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的療效分析.社區(qū)醫(yī)學雜志, 2015, 13(12):31-32.
[10] 王依芳.布地奈德混懸液聯(lián)合異丙托溴銨霧化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的療效分析.吉林醫(yī)學, 2015, 36(4):684-685.
[11] 阿不都尼比·阿不都吉力力.布地奈德聯(lián)合鹽酸氨溴索霧化吸入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的療效觀察.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5(39):264-265.
[12] 陳強.布地奈德聯(lián)合鹽酸氨溴索霧化吸入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的療效觀察.中國醫(yī)學工程, 2015(10):110-111.
[13] 唐曉燕, 田春, 楊山, 等.單磷酸阿糖腺苷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臨床療效觀察.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2, 10(9):142.
[14] 師翠云.小兒支氣管肺炎的臨床診治新進展.中國醫(yī)藥導報, 2013, 10(8):24-25.
[15] 金芳, 李思濤, 溫博賢, 等.基于PDCA循環(huán)的護理干預對小兒支氣管肺炎并發(fā)癥及治療依從性的影響.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6, 32(24):1876-187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09.064
2017-03-20]
157000 牡丹江醫(yī)學院附屬紅旗醫(yī)院
孟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