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禮梅,許世偉,蘇玉娟
(黑龍江省雞西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中心,黑龍江 雞西 158100)
紅花藥物分析、化學成分及現代藥理研究進展
邵禮梅,許世偉,蘇玉娟
(黑龍江省雞西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中心,黑龍江 雞西 158100)
紅花為菊科紅花屬植物紅花的干燥花,具有散瘀止痛、活血通經之功效。其主要化學成分有黃酮、亞精胺、木脂素等。近年來,國內外學者對紅花的藥物分析、化學成分及現代藥理進行了深入研究,現將其主要研究成果作一綜述,為進一步開發利用提供參佐。
紅花;藥物分析;化學成分;現代藥理
紅花為菊科紅花屬植物紅花的干燥花,主要產于河南、浙江、四川等地[1]。紅花性溫,味辛,具有散瘀止痛、活血通經等功效[2]。其主要化學成分有黃酮、亞精胺、木脂素等[3]?,F代藥理研究表明[4],其對心腦血管疾病均有較好的調節改善作用。近年來,國內外學者對紅花的藥物分析、化學成分及現代藥理進行了深入研究,現將其綜述如下。
1.1 黃酮類成分
施氏等[5]以紅花黃酮類成分羥基紅花黃色素A作為指標,建立了含量測定方法,對我國不同產地的紅花進行了含量分析比較研究,該方法靈敏較高、重現性好且可靠性強。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對紅花黃酮提取物的指紋圖譜進行了研究,標定了15個共有峰,各共有峰在60 min內完全分離,技術參數均符合標準要求,該方法的精密度試驗、重現性試驗和穩定性試驗結果良好,從而為中藥紅花提取物品質的評價提供了科學依據。黃氏等[6]應用高效液相色譜測定方法研究空間因素對紅花中三種黃酮類成分蘆丁、槲皮素和山奈酚含量的影響,結果在0.05~1.84 μg范圍,三種黃酮成分的線性關系良好,其中槲皮素和山奈酚平均回收率分別為102.1%和97.5%,RSD分別為3.05%和0.64%。研究表明空間因素對紅花中三種黃酮類成分的含量有一定影響,且此測定方法簡便、準確及重復性良好?,斠琅瑺枴と~爾肯別克等[7]以紅花總黃酮含量為篩選指標,采用單因素試驗與正交試驗方法,優化新疆紅花總黃酮的提取工藝。結果最佳的提取條件為用30倍的水在70℃下浸提2次,每次80 min,結果說明該方法工藝簡單,提取效率高。
1.2 亞精胺類成分
李氏等[8]采用高效液相色譜(HPLC)的方法同時測定紅花中4種亞精胺成分N1,N5,N10-(Z)-trip-coumaroylspermidine(1),N1,N5-(Z)-N10-(E)-tri-p-coumaroylspermidine(2),N1(E)-N5-(Z)-N10-(E)-tri-p-coumaroylspermidine(3)和N1,N5,N10-(E)-tri-p-coumaroyl-spermidine (4)的含量。結果各成分之間分離度良好,4種亞精胺成分的質量濃度分別在 0.002 1~0.041 6(r= 0.999 5),0.002 6~0.051 2(r=0.999 7),0.002 7~0.054 0(r=0.999 8),0.005 0~0.100 4(r=0.999 8) g/L內與峰面積呈良好的線性關系,加樣回收率為98.61%,100.9%;RSD為2.3%,3.0%。結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快速簡便、具有較好的重復性和穩定性,可用于紅花中4種亞精胺成分的含量測定。
2.1 黃酮類成分
范氏等[9]采用多種色譜方法對紅花藥材進行分離純化,根據化合物的理化性質及其波譜數據進行結構鑒定。結果從紅花藥材中分離鑒定了10個黃酮類成分,分別為6-羥基槲皮素-3,6,7-三氧葡萄糖苷(1),6-羥基山柰酚-3,6,7-三氧葡萄糖苷(2),6-羥基山柰酚-3,6-二氧-7-氧葡萄醛酸苷(3),6-羥基山柰酚-3-氧蕓香糖苷(4),6-羥基山柰酚-3-氧葡萄糖苷(5),6-羥基芹菜素-6-氧葡萄糖-7-氧葡萄糖醛酸苷(6),6-羥基山柰酚-6,7-二氧葡萄糖苷(7),6-羥基山柰酚-3-氧蕓香糖-6-氧葡萄糖苷(8),6-羥基山柰酚-3,6-二氧葡萄糖苷(9),(2S)-4',5-二羥基-6,7-二氧葡萄糖二氫黃酮苷(10)。結果化合物1為新化合物。施氏等[5]采用溶劑法和色譜法從紅花中提取分離得到4個成分,并進行了結構鑒定,其中羥基紅花黃色素A、山萘酚、槲皮素為紅花中的主要黃酮類成分,從而為紅花有效部位的提取工藝和質量控制奠定了基礎。陳氏等[10]應用中壓反相硅膠柱色譜以及半制備高壓液相色譜兩種方法,并以HPLC指紋圖譜為導向,對紅花提取物進行分離,共得到了9個黃酮醇類化合物。經波譜解析并與文獻數據相比對,鑒定其結構分別為:山柰酚3-氧蕓香糖苷(1),山柰酚3-氧葡萄糖苷(2),蘆丁(3),槲皮素3-氧葡萄糖苷(4),6-羥基山柰酚3,6,7-三氧葡萄糖苷(5),6-羥基山柰酚3-氧葡萄糖苷(6),6-羥基山柰酚3-氧蕓香糖苷(7),6-羥基山柰酚6,7-二氧葡萄糖苷(8),6-羥基山柰酚3,6-二氧葡萄糖苷7-氧葡萄糖醛酸苷(9)。
2.2 亞精胺類成分
袁氏[11]由紅花中最終分離得到4種亞精胺類化合物,分別為N1,N5,N 10-(Z)-tri-p-coumaroylspermidine(1),N1,N5-(Z)-N10-(E)-tri-pcoumaroylspermidine(2),N1(E)-N5-(Z)-N10-(E)-tri-p-coumaroylspermidine(3),N1,N5,N10-(E)-tri-p-coumaroyl-spermidine(4)。
3.1 心血管疾病
楊氏[12]探討紅花黃色素凍干粉針劑對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心功能和血清基質金屬蛋白酶的影響。將急性冠脈綜合征住院患者98例隨機分為紅花黃色素治療組48例與對照組50例,對照組患者應用常規基礎治療,治療組于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加用紅花黃色素靜脈滴注。結果紅花黃色素治療組與對照組比較,患者左室射血分數(EF%)明顯高于對照組,血清MMP-2和MMP-9含量均低于對照組(P<0.05)。結果說明紅花黃色素注射液能夠顯著降低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血清MMP-2和MMP-9水平,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歐氏[13]觀察紅花黃色素治療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不穩定型心絞痛血瘀證的療效。將57例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不穩定型心絞痛血瘀證患者隨機分為試驗組27例和對照組30例,對照組患者應用常規基礎治療,試驗組于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加用紅花黃色素。結果試驗組于心絞痛程度及中醫癥狀改善程度,均明顯優于對照組,結果說明紅花黃色素是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血瘀證具有較好的療效。廖氏等[14]觀察紅花注射液對缺血性心血管疾病患者血液流變學的影響。將104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分為治療組76例與對照組28例,治療組患者靜脈點滴紅花注射液,對照組患者靜脈點滴丹參注射液。結果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指標均有顯著性改變(P<0.05或P<0.01)。結果說明紅花注射液對缺血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血液流變學指標有顯著改善作用。
3.2 腦血管疾病
王氏等[15]觀察注射用紅花黃色素治療急性腦梗死的療效。將100例腦梗死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各50例。治療組應用紅花黃色素治療,對照組應用舒血寧注射液治療。結果治療組治療后經功能缺損評分及日常生活質量指數、血小板聚集率均較治療前和對照組治療后改善明顯(P<0.05)。結果說明注射用紅花黃色素治療腦梗死療效確切。潘氏[16]觀察刺五加聯合紅花注射液治療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的臨床療效。將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患者94例治療組與對照組,各47例。對照組患者給以控制血壓、血糖,降脂,口服阿司匹林腸溶片治療。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用刺五加注射液聯合紅花注射液治療。觀察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93.6%,對照組80.8%,治療組總有效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結果說明刺五加聯合紅花注射液治療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有明顯的治療效果。段氏等[17]觀察中藥黃芪加紅花注射液對局灶性腦缺血再灌注模型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表達的影響。各組術前12 h與30 min分別腹腔注射相應藥物,假手術組和模型組同時注射等體積生理鹽水。通過HE染色觀察各時間點腦組織病理學形態的改變,并運用免疫組化的方法檢測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于缺血再灌注各時間點蛋白的表達。結果,與模型組比較,各組治療可明顯減輕腦缺血再灌注時的病理損傷,促進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陽性細胞于各時間點的表達(P<0.05);各組比較,以黃芪加紅花劑量組的治療效果更顯著(P<0.05)。結果說明黃芪注射液加紅花注射液可明顯促進腦缺血再灌注模型鼠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的上調,其可能為抗腦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作用機制之一。馬氏等[18]觀察紅花黃色素對癡呆大鼠空間學習、記憶能力的影響。結果發現紅花黃色素可使大鼠皮層組織中SOD,GSH-Px含量增加,MDA含量顯著降低可顯著增加大鼠海馬組織中T-CHE含量。結果說明紅花黃色素可能通過提高腦組織抗氧化能力、改善膽堿能神經系統損傷以緩解大鼠癡呆癥狀。趙氏等[19]研究羥基紅花黃色素A對體外亞鐵血紅素/亞硝酸鈉/過氧化氫途徑引起腦組織蛋白質硝基化的抑制作用。結果發現結論羥基紅花黃色素A可劑量依賴性地抑制亞鐵血紅素/亞硝酸鈉/過氧化氫途徑在體外對腦組織蛋白的硝基化修飾,提示羥基紅花黃色素A抑制蛋白質硝基化反應可能是其對抗腦血管疾病與神經系統變性疾病的分子機制之一。邱氏等[20]研究紅花黃色素對腦損傷新生大鼠腦海馬CA1區APE/Ref-1蛋白表達及神經細胞凋亡的影響。結果發現紅花黃色素能明顯抑制腦損傷后APE/Ref-1表達的下降,明顯減少神經細胞的凋亡,對神經系統具有保護作用。王氏[21]觀察黃芪注射液和紅花注射液對SD大鼠局灶性腦缺血再灌注模型神經細胞凋亡、轉化生長因子-β1(TGF-β1)與B細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表達的影響。結果說明黃芪注射液聯合紅花注射液能減輕腦缺血再灌注大鼠腦神經細胞凋亡,其機制可能和其上調轉化生長因子-β1、B細胞淋巴瘤/白血病-2的表達有關。李氏[22]觀察黃芪注射液和紅花注射液對SD大鼠局灶性腦缺血再灌注模型腦細胞凋亡、天冬氨酸特異性半胱氨酸蛋白酶-8和天冬氨酸特異性半胱氨酸蛋白-3表達的影響。結果發現黃芪注射液協同紅花注射液可促進腦缺血再灌注大鼠腦細胞凋亡的減少,抑制天冬氨酸特異性半胱氨酸蛋白酶-8,天冬氨酸特異性半胱氨酸蛋白-3的表達,其改善大鼠局灶性腦缺血再灌注損傷機制可能和抑制天冬氨酸特異性半胱氨酸蛋白酶-8,天冬氨酸特異性半胱氨酸蛋白-3的表達有關。
紅花資源豐富,價格低廉,療效確切,值得大力開發。紅花的化學成分復雜,但目前對其成分的研究還遠遠不夠,而且藥理作用的研究尚不夠深入[23-26]。因此,應進一步深入研究紅花藥效物質基礎,明確活性成分,闡明作用機理,將成為今后研究的重點。
[1]扈曉佳,殷莎,袁婷婷,等.紅花的化學成分及其藥理活性研究進展[J].藥學實踐雜志,2013,31(3):161-168.
[2]陳夢,趙丕文,孫艷玲,等.紅花及其主要成分的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環球中醫藥,2012,5(7):556-560.
[3]王若菁,楊濱.紅花的化學成分及質量標準研究進展[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07,13(5):65-69.
[4]賈佼佼,苗明三.紅花的現代藥理與新用[J].中醫學報,2013,28 (11):1682-1685.
[5]施峰紅花黃酮類成分提取分離及其質量分析研究[D].武漢:湖北中醫藥大學,2007.
[6]黃永發,孫亞洲,樓舸,等.高效液相色譜法研究空間環境對紅花中黃酮類成分含量的影響[J].首都醫藥,2003,28(10):49-51.
[7]瑪依努爾·葉爾肯別克,周凡,馬芹,等.正交實驗優選新疆紅花總黃酮提取工藝[J].中國中醫藥科技,2014,21(2):167-169.
[8]李石飛,袁茂葉,張立偉,等.HPLC-DAD同時測定紅花中4種亞精胺成分[J].中國中藥雜志,2016,41(8):1480-1484.
[9]范莉,趙海譽,濮潤,等.紅花的黃酮類化學成分研究[J].中國藥學雜志,2011,46(5):333-337.
[10]Jinfeng Chen,Pengfei Tu,Yong Jiang.HPLC fingerprintoriented preparative separation of major flavonoids from safflower extract by preparative pressurized liquid chromatography[J].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2014,23(7):490-495.
[11]袁茂葉.紅花中亞精胺類化合物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太原:山西大學,2015.
[12]楊璇.紅花黃色素對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心功能和基質金屬蛋白酶的影響[J].中國藥學雜志,2011,31(2):14-16.
[13]歐杰.紅花黃色素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血瘀證患者的療效觀察[D].廣州:廣州中醫藥大學,2014.
[14]廖暉,石燕紅.紅花注射液對心腦血管病血液流變學的影響[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03,10(9):15-16.
[15]王林青,李麗莉.注射用紅花黃色素治療腦梗死療效觀察[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2,10(6):761-762.
[16]潘啟煥.刺五加聯合紅花注射液治療47例短暫性腦缺血發作臨床療效觀察[J].中外醫療,2009(3):49.
[17]段曉慧,潘曉明,郭棱棱,等.黃芪注射液加紅花注射液對腦缺血再灌注大鼠BDNF的影響[J].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2009,32 (1):55-57.
[18]馬勤,徐慧,阮影影,等.紅花黃色素對Aβ1-42誘導的癡呆大鼠學習記憶能力的影響[J].中藥藥理與臨床,2014,30(5): 64-66.
[19]趙瑞杰,孫莉,劉星苗,等.羥基紅花黃色素A抑制腦組織蛋白質硝基化的體外研究[J].中風與神經疾病雜志,2013,30(3): 204-207.
[20]邱莉,黃新芳,曾麗玉.紅花黃色素對新生大鼠腦損傷的保護作用[J].內蒙古中醫藥,2014,35(34):93.
[21]王鵬.黃芪加紅花對腦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經細胞的保護機制[J].廣州:暨南大學,2010.
[22]李麗珊.黃芪加紅花對大鼠腦缺血再灌注后神經細胞凋亡的影響[J].廣州:暨南大學,2009.
[23]周海燕,王海嬌,王婷婷,等.紅花多糖對荷瘤鼠Ang-2、PTEN蛋白表達的影響[J].中醫藥學報,2015,43(5):40-44.
[24]張彥麗,張碩峰,華國棟,等.紅花對華法林抗凝作用的影響[J].中醫藥信息,2016,33(1):32-35.
[25]王婷婷,石學魁,孫陽,等.紅花多糖對人胃癌細胞SGC-7901凋亡的形態學實驗研究[J].中醫藥信息,2015,32(2):19-21.
[26]劉萍,蘇慧,白云,等.紅花黃色素凍干粉針對小鼠出凝血時間的影響[J].中醫藥信息,2015,32(2):25-26.
R28
A
1002-2406(2017)02-0123-03
邵禮梅(1979-),女,副主任藥師,主要從事中藥質量檢驗工作。
2016-10-08
修回日期:2016-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