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尊章
簡單皮瓣修復術在手外傷治療中的應用
劉尊章
目的 探討簡單皮瓣修復術在手外傷治療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40例手外傷患者, 患者均采用簡單皮瓣修復法進行治療, 觀察其效果。結果 經治療后40例患者中成活36例, 成活率為90.0%。術后隨訪3~6個月, 手外形及手部功能恢復良好, 對日常生活無明顯影響。結論 手外傷患者經簡單皮瓣修復術治療后皮瓣存活率高, 術后手功能恢復良好。
手外傷;簡單皮瓣修復術;軟組織受損
手是人體最精細靈巧和使用最頻繁的器官之一, 在日常生產生活中需接觸多種工具和物件, 且發生意外時會反射性保護軀體其他重要部位。因此, 手較其他部位更易暴露在致傷危險因素之中, 受損傷幾率較大。手外傷是一種臨床常見的意外損傷, 國外報道其占急診創傷患者的15.0%~28.6%, 占職業性損傷的30%~37%[1]。近年來我國手外傷發生率呈上升趨勢, 雖然致死率低, 但嚴重手外傷及其較高的致殘率會給患者及其家屬帶來不可逆的軀體損傷和經濟、心理負擔[2]。因此, 探討手外傷的有效手術治療方法、促進手部術后功能恢復對于患者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對收治的手外傷患者采用簡單皮瓣修復術治療, 以觀察其效果, 為臨床應用提供依據。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4年3月~2016年10月收治的手外傷患者40例, 納入標準:①腕關節及以遠的所有外傷;②神經、肌腱、血管損傷、較大面積的皮膚及軟組織損傷等腕關節以近的上肢軟組織損傷(該范圍內的骨、關節損傷和燒傷除外);③就診時間在損傷的72 h內;④病歷資料完整;⑤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手部疾病、畸形等;②慢性陳舊性損傷;③有精神障礙或不配合試驗者。其中男26例, 女14例, 年齡18~60歲, 平均年齡(32.79±16.54)歲。包括職業性損傷22例, 生活性損傷18例, 其中單純皮膚軟組織缺損21例, 合并骨外露8例, 合并感染6例, 單純指體遠節缺損5例。
1.2 手術方法 患者均采用簡單皮瓣修復法進行治療, 單純皮膚軟組織缺損患者均無感染、肌腱及骨折明顯外露現象, 且創面基底血運良好, 其中16例創面擴創后采用同側上臂內側中厚皮片覆蓋, 并進行加壓荷包包扎, 術后7 d拆包、換藥并觀察皮瓣成活情況。指腹有新鮮外傷的4例患者行鄰指皮瓣修復術, 皮瓣帶寬與瓣長一致。供皮區與蒂部的裸露區創面取同側上臂內側厚皮片移植并覆蓋, 后作加壓包扎。術后3~4周斷蒂, 換藥并觀察皮瓣成活情況。合并骨外露患者(指體遠節缺損者除外)擴創后行腹部帶蒂皮瓣轉移術,視皮瓣生長情況確定斷蒂時間, 后換藥并觀察皮瓣成活情況。創面合并感染患者術前給予抗感染和換藥治療, 根據創面基底新鮮組織生長情況和皮膚軟組織缺損面積決定皮瓣術式。單純指體遠節缺損患者經擴創后接受腹部帶蒂皮瓣轉移術治療。
1.3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簡單皮瓣修復后成活情況、移植皮瓣顏色、彈性、手外形及功能恢復情況。
40例患者中成活36例, 成活率為90.0%。其中4例腹部帶蒂皮瓣因術后擠壓致皮瓣缺血后經糾正后成活, 2例斷蒂后皮緣部分壞死, 經換藥后愈合。術后隨訪3~6個月, 移植皮瓣其顏色接近于正常皮膚, 且彈性佳、無攣縮現象, 手外形及手部功能恢復良好, 對日常生活無明顯影響。
手外傷后如何合理選擇術式修復對于保留和恢復患肢功能具有重要意義, 功能修復是手術修復的主要目的。手外傷后應及時清創, 采取有效措施預防感染, 促進傷口愈合。傷后8 h內應清洗并修整傷口, 去除污垢及異物, 然后切除失活組織, 盡可能保留有活力組織[3]。手外傷并發骨折或關節脫位者, 應先行整復和固定, 整復后如骨關節較穩定則清創、縫合后按閉合性損傷處理。肌腱和神經是影響患者手功能的重要因素, 如切口較清潔整齊, 應盡早縫合;如切口污染較嚴重或傷情復雜, 應先用黑線對斷端進行標記固定, 不宜早期縫合, 可待日后修復。通常應早期縫合皮膚, 以有效預防或減輕感染, 目前多采用直接縫合、局部皮瓣、游離植皮或皮管成形術等方法閉合創口[4-7]。術后為最大限度的保留手功能, 應將其固定在功能位, 并需應用廣譜或有效的抗生素預防創口感染, 以促進手外傷康復[8,9]。
[1] 陳守平.手外傷住院患者5302例的臨床特征分析.實用醫學雜志, 2016, 32(9):1524-1527.
[2] 福嘉欣, 江毅, 朱紅, 等. 673例成人職業性手外傷的流行病學調查.中華勞動衛生職業病雜志, 2015, 33(10):769-770.
[3] 楊盼俠, 王駿, 俞君, 等.手外傷術后手功能影響因素分析.中華手外科雜志, 2016, 32(4):286-288.
[4] 武斌, 薛宏斌, 張雷, 等. 簡單皮瓣修復術在手外傷治療中的應用. 延安大學學報(醫學科學版), 2012.10(1):43-44.
[5] 劉翠鳳. 簡單皮瓣修復術治療手外傷的臨床探析. 中國保健營養(旬刊), 2013, 23(12):123.
[6] 陳德明, 徐曉陽, 王蔚. 皮瓣修復術在手外傷軟組織缺損治療中的應用價值. 河北醫藥, 2014(22):3464-3465.
[7] 高靜. 帶蒂皮瓣移植修復術治療手外傷36例護理體會. 山東醫藥, 2009, 49(11):80.
[8] 張楊楊, 賈赤宇. 外科皮瓣修復手外傷組織缺損的應用進展.中華損傷與修復雜志(電子版), 2014(2):66-68.
[9] 楊自龍, 張秀陽, 吳剛. 手外傷帶蒂皮瓣修復臨床實踐探討.亞太傳統醫藥, 2010, 6(10):129-130.
[10] 蘇富才, 黃祥. 皮瓣修復治療手外傷軟組織缺損的臨床療效觀察. 大家健康(學術版), 2014, 8(11):116-117.
Application of simple flap repair in the treatment of hand injuries
LIU Zun-zhong. Changyi City Yinma Town Center Hospital, Changyi 261317, China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simple flap repair in the treatment of hand injuries. Methods A total of 40 patients with hand injuries were treated with simple flap repair, and their effect was observed.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36 patients survived in 40 cases, and the survival rate was 90%. After 3~6 months of follow-up, hand shape and hand function recovered well, and had no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daily life. Conclusion Repair of hand injury patients by simple skin flap has high survival rate, and postoperative functional recovery is good.
Hand injuries; Simple flap repair; Soft tissue injury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23.012
261317 山東省昌邑市飲馬鎮中心衛生院
研究指出, 應根據患者的年齡、性別、職業及其自身要求等情況選擇適宜的手術方案, 而不宜一律采用對正常組織有較大創傷或風險較大的皮瓣[10]。本研究中, 有4例患者為單純指體遠節缺損, 患者對殘端修整術較排斥, 拒絕接受該術式治療, 且強烈要求保留當前指體長度。因此, 對其采用擴創后腹部帶蒂皮瓣轉移術封閉創面, 術后療效滿意。對4例指腹軟組織缺損患者行鄰指皮瓣修復術, 術后皮瓣均成活, 且皮膚結構及外形相似, 耐磨性較強, 外觀和功能均與手部正常組織相近, 手部功能均恢復良好, 提示應根據實際受傷部位和皮膚軟組織缺損情況選擇皮瓣方式, 以提高治療效果。對于感染病例, 應進行必要的換藥和抗感染治療, 待新生肉芽組織生長旺盛后擴創并根據創面大小、基底情況選擇術式。簡單皮瓣修復術對主要動脈和神經不會造成損傷,且供區損傷小, 易于掌握, 便于在基層醫院推廣, 且易被患者接受。此外, 該手術難度較低, 對外科技術和相關設備無太高要求, 并能降低手術風險, 術后手術功能及外觀恢復良好, 患者滿意度較高。本研究所選取的40例患者行簡單皮瓣修復術后成活36例, 成活率較高, 且手外形及手部功能恢復良好, 對患者的日常生活無明顯影響, 表明簡單皮瓣修復術是治療手外傷的理想術式, 對正常組織損傷小, 利于術后手功能恢復, 與既往研究結論相符。
綜上所述, 手外傷患者經簡單皮瓣修復術治療后皮瓣存活率高, 術后手功能恢復良好, 便于在基層醫院推廣。
2017-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