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鳳
子宮肌瘤合并高血壓患者圍手術期護理干預價值探討
金鳳
目的 探討子宮肌瘤合并高血壓患者圍手術期護理干預的價值。方法 112例子宮肌瘤合并高血壓患者,按照護理方法不同分為參照組和觀察組,各56例。參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給予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收縮壓(SBP)、舒張壓(DBP)。結果 護理后,觀察組DBP為(88.7±4.5)mm Hg(1 mm Hg=0.133 kPa),SBP為(138.3±6.6)mm Hg,均低于參照組的(96.4±4.2)、(156.3±6.5)mm Hg,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子宮肌瘤合并高血壓患者圍手術期護理干預有利于進一步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治療效果,值得在臨床中大力推廣普及。
高血壓;子宮肌瘤;護理干預
子宮肌瘤在臨床婦科中并不陌生,近年來社會經濟持續發展,工作和生活壓力不斷加大,子宮肌瘤的發病率明顯升高,且呈現出年輕化趨勢。盡管其屬于良性腫瘤,且癌變的危險性較小,但其表現出的月經過多、痛經及貧血等會直接影響到患者身心健康[1-3]。針對子宮肌瘤患者臨床多采用手術切除方法進行治療,但子宮肌瘤合并高血壓作為特殊群體,實施手術操作時存在較大的危險性和不確定性,再加上手術會加重患者的思想負擔,因此,圍手術期應給予科學有效的臨床護理,以提高手術成功率,改善預后[4,5]。本文選取本院收治的112例子宮肌瘤合并高血壓患者予以分組研究,現整理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5年6月~2016年11月收治的112例子宮肌瘤合并高血壓患者,年齡35~68歲,平均年齡(51.3±9.6)歲。高血壓病程6個月~7年,平均病程(3.8±1.2)年。其中黏膜下肌瘤30例,肌壁間肌瘤25例,漿膜下肌瘤37例,多發子宮肌瘤20例;其中1級高血壓57例,2級高血壓55例。按照護理方法不同分為參照組和觀察組,各56例。
1.2 方法 參照組圍手術期給予常規護理:術前進行子宮肌瘤合并高血壓的基礎宣教,做好消毒工作;術后對患者陰道出血及生命體征變化進行密切觀察,嚴格遵醫囑用藥,對術后一般情況進行解釋,發現異常及時向醫生匯報并采取針對性處理措施。觀察組圍手術期給予護理干預:①術前:開展手術之前,需將手術方法及注意事項等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介紹給患者,告訴患者手術不會對日后正常生活產生影響,消除其思想顧慮,告知手術具體切割范圍,合理選擇手術方式。進行心理護理,提高患者配合能力和治療依從性。邀請本院治療效果良好的病例現身說教,幫助患者樹立治愈疾病的決心。②術中:待患者進入手術室后,護理人員要立即測定其血壓,并檢測其生命體征,遵醫囑進行術前消毒和殺菌等。明確患者血壓狀況后實施個性化心理疏導,并給予藥物控制,與操作醫生和麻醉醫師良好配合,術中對患者生命體征、血壓及麻醉情況進行密切觀察,如果患者表現出異常情況,要立即通知醫生,并配合其進行急救。③術后:結束手術后需要對患者生命和體征、血壓進行再次監測,待將其送回病房后要做好交接工作,并及時予以吸氧和心電監護,間隔30 min對血壓進行1次測量和記錄,發現不穩定或波動情況時要匯報給主治醫生,以便及時采取處理對策。若24 h后患者血壓恢復平穩狀態,可間隔2 h進行1次監測。72 h后可間隔2 d進行1次監測。針對術后傷口疼痛的患者,可通過鼓勵和安慰等方式增強其抗痛能力,也可通過聊天等方式轉移注意力,緩解其痛感,劇烈疼痛者可遵醫囑合理應用止痛藥。術后24~48 h內支持和鼓勵患者下床進行行走,以促進胃腸蠕動,加快腸道排氣。活動過程中傷口出現疼痛的患者需要護理人員給予其幫助和指導,提高其康復的信心,使其盡早回歸正常生活。
1.3 觀察指標 將兩組血壓改變情況作為觀察目標,并對SBP、DBP進行記錄和比較。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參照組DBP為(96.4±4.2)mm Hg,SBP為(156.3±6.5)mm Hg;觀察組DBP為(88.7±4.5)mm Hg,SBP為(138.3±6.6)mm Hg,觀察組的DBP、SBP均明顯低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9.3610、14.5411,P<0.05)。
子宮肌瘤是女性人群的常見病和多發病,≤50歲的未婚未孕女性及經產婦發病率較高。子宮肌瘤以良性為主,其會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而增大,具有非常明顯的臨床癥狀表現,對患者生理和心理健康產生嚴重影響[6-8]。圍手術期子宮肌瘤患者的心理狀態敏感性較強,再加上患者精神高度緊張,交感神經亢奮,血壓波動較大,子宮肌瘤合并高血壓會大大增加臨床治療和護理難度。相關研究證實,子宮肌瘤合并高血壓患者經過手術治療后,在圍手術期應用科學有效的護理干預,可顯著提高治療效果,改善生活質量和預后[9-11]。
護理干預是在傳統護理基礎上實施的一種新型護理,其遵循“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術前對患者血壓變化給予高度關注,并進行隨時監測,綜合考慮患者的病情和身體情況予以心電監護,對患者情緒和心理壓力進行穩定和緩解,介紹具體用藥方案,加強用藥指導。術中與主治醫生默契配合,確保手術順利完成,有效控制血壓,及時進行相應的調整。術后定時監測血壓,強化日常生活指導,幫助患者保持平和穩定的心態,切實提高治療總有效率,防控不良事件[12-14]。
本次研究結果:觀察組護理之后的SBP、DBP均明顯低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與潘愛紅等[15]研究學者在護理干預對圍手術期子宮肌瘤合并高血壓患者的護理價值分析中得到的結論十分相似。
綜上所述,子宮肌瘤合并高血壓患者圍手術期護理干預有利于進一步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治療效果,值得在臨床中大力推廣普及。
[1]孟鮮艷.子宮肌瘤合并高血壓患者圍手術期護理干預效果觀察.中國醫藥科學,2013,3(5):145-146.
[2]劉靜.子宮肌瘤合并高血壓患者圍手術期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觀察.中外醫學研究,2013,27(28):87-88.
[3]夏薇.子宮肌瘤合并高血壓患者的圍術期護理干預.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5,16(18):175-177.
[4]劉丹梅.子宮肌瘤患者合并高血壓的臨床護理干預觀察.中國社區醫師,2016,32(19):134-135.
[5]蘭玲.子宮肌瘤合并高血壓患者圍手術期臨床護理干預的療效觀察.中國醫藥指南,2014,38(23):316-318.
[6]韋芳玲.子宮肌瘤合并高血壓患者圍手術期護理干預效果分析.中外醫學研究,2014,28(16):110-112.
[7]趙迪.子宮肌瘤合并高血壓患者圍手術期護理體會.安徽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15(5):305.
[8]林永蓮.分析子宮肌瘤合并高血壓患者圍手術期護理干預效果.心血管病防治知識,2016(7):123-124.
[9]黃峻蕓.子宮肌瘤合并高血壓患者圍手術期護理干預效果分析.醫學信息,2016,29(9):186-187.
[10]尚萌.子宮肌瘤合并高血壓患者圍手術期護理干預效果分析.中國實用醫藥,2016,11(9):251-252.
[11]陳立希.子宮肌瘤合并高血壓患者圍手術期護理干預效果分析.山西職工醫學院學報,2016,26(4):67-68.
[12]馬珂,李巖.子宮肌瘤合并高血壓患者圍手術期護理的方法和效果.臨床研究,2016,24(2):149-150.
[13]衛東勤,郭彩霞.子宮肌瘤合并高血壓患者圍手術期護理效果分析.中國實用醫藥,2016,11(5):220-221.
[14]謝小霞,仉琛,劉春鳳.子宮肌瘤合并高血壓患者圍手術期護理的方法和效果.中國實用醫藥,2015,10(25):217-218.
[15]潘愛紅.護理干預對圍手術期子宮肌瘤合并高血壓患者的護理價值分析.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8(18):200-20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06.084
2016-12-26]
125001 葫蘆島市中心醫院化工院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