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倩 黃新欣 姜文
蒙脫石散保留灌腸治療小兒腹瀉的臨床效果及護理體會
程倩 黃新欣 姜文
目的 分析在小兒腹瀉治療中采用蒙脫石散保留灌腸及有效護理干預方法的臨床效果。方法 60例小兒腹瀉患兒采用隨機數字分組法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各30例。實驗組患兒予以蒙脫石散保留灌腸治療及全面護理干預,對照組患兒予以常規治療及常規護理,對兩組患兒治療及護理效果進行評價和比較。結果 實驗組患兒治療總有效率為96.67%,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6.67%,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5.1923,P<0.05)。實驗組患兒的腹瀉停止時間、脫水糾正時間及退熱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10.5193、5.3169、7.7460,P<0.05)。結論 在小兒腹瀉治療中采用蒙脫石散保留灌腸及全面護理干預臨床效果確切,在臨床上值得應用和推廣。
小兒腹瀉;保留灌腸;蒙脫石散;護理
本院在臨床實踐中發現采用蒙脫石散保留灌腸及全面護理干預臨床效果確切,本研究選擇本院1年內收治的60例小兒腹瀉患兒進行分析,對其臨床治療和護理效果進行進一步分析,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7月~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小兒腹瀉患兒60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分組法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每組30例。實驗組中男21例,女9例,年齡最大28個月,最小11個月,平均年齡(14.8±5.5)個月;對照組中男19例,女11例,年齡最大27個月,最小11個月,平均年齡(14.7±5.6)個月。兩組患兒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兒予以常規治療方法及常規護理干預;而實驗組患兒則予以蒙脫石散保留灌腸治療[1],同時予以全面護理干預,具體護理方法為如下。
1.2.1 心理護理干預 將小兒腹瀉的相關知識及治療方法的具體情況向患兒家長進行講解,并對保留灌腸的治療效果、目的、操作、注意事項等告知患兒家長,將患兒家長對治療擔心、恐懼等不良情緒消除,提升家長的配合度,將患兒的治療依從性提升。
1.2.2 飲食護理干預 在治療過程中要將患兒輔食停止,主要予以患兒容易消化的流質飲食,多飲水,當患兒大便成形及病情改善之后逐漸轉變為正常的飲食[2]。
1.2.3 發熱護理干預 對患兒體溫變化進行密切監測,一旦患兒體溫>38.5℃,要立即告知醫生,遵醫囑予以退熱藥物,并且告知家長多予以患兒飲水,針對體溫<38.5℃的患兒,降溫方法可予以物理降溫,比如酒精擦洗等;針對持續性發熱患兒,退熱方法選擇藥物及物理結合方法[3]。
1.2.4 交叉感染預防 盡可能防止接觸其他疾病患兒,定期對病房進行消毒,應用消毒液對病房內物品進行擦洗,及時清理垃圾;清洗完尿布及衣物之后要予以常規消毒,并置于陽光下進行晾曬;在護理操作中始終堅持無菌原則。
1.2.5 臀部保護 對尿布進行及時更換,告知患兒家長對患兒臀部應用溫水進行清洗,必要時可采用護臀膏進行局部涂抹[4]。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兒臨床治療效果,同時記錄兩組患兒腹瀉停止時間、脫水糾正時間及退熱時間并進行比較。
1.4 療效判定標準[5]當患兒在3 d內大便形狀及次數恢復正常,不存在嘔吐及發熱等臨床癥狀判定為顯效;當患兒在3 d內大便形狀及次數緩解明顯,嘔吐及發熱等臨床癥狀好轉明顯判定為有效;當患兒3 d內臨床癥狀及大便情況無變化甚至是加重判定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兒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實驗組患兒中顯效17例、顯效率為56.67%,有效12例、有效率為40.00%,無效1例、無效率為3.33%,治療總有效率為96.67%;對照組患兒中顯效10例、顯效率為33.33%,有效13例、有效率為43.33%,無效7例、無效率為23.33%,治療總有效率為76.67%;實驗組患兒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5.1923,P<0.05)。
2.2 兩組患兒腹瀉停止時間、脫水糾正時間及退熱時間比較 實驗組患兒腹瀉停止時間為(2.4±0.5)d,對照組為(3.9±0.6)d;實驗組患兒脫水糾正時間為(1.3±0.4)d,對照組為(2.0±0.6)d;實驗組患兒退熱時間為(1.2±0.5)d,對照組為(2.2±0.5)d。實驗組患兒的腹瀉停止時間、脫水糾正時間及退熱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10.5193、5.3169、7.7460,P<0.05)。
小兒腹瀉在臨床上作為一種常見的疾病類型,多見于<2歲的兒童,多發季節為夏秋季,一旦不能有效控制腹瀉,會造成患兒酸堿平衡失調、離子紊亂及脫水等情況,甚至對患兒的生命造成嚴重的威脅[6-9]。因為靜脈給藥治療患兒配合困難,因此,小兒腹瀉一般采用通過直腸給藥進行治療,同時需要予以有效的護理干預。蒙脫石散保留灌腸治療,使得患兒腸道黏膜表面保護膜形成,以此對受侵黏膜修復發揮促進作用,同時可將腸黏膜對病原體防御能力增加,對消化道內病毒及細菌可以進行抑制和吸附,在發揮止瀉效果的同時,可對腸道內環境破壞及正常菌群丟失進行減少,以此將治療效果提升[10-15]。同時予全面的護理干預,提升患兒的依從性,以此提升治療效果。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患兒治療總有效率為96.67%,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6.67%,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5.1923,P<0.05)。實驗組患兒的腹瀉停止時間、脫水糾正時間及退熱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10.5193、5.3169、7.7460,P<0.05)。上述結果驗證了蒙脫石散保留灌腸及全面護理的臨床效果。
綜上所述,在小兒腹瀉治療中采用蒙脫石散保留灌腸及全面護理干預臨床效果確切,在臨床上值得應用和推廣。
[1]齊燕.蒙脫石散保留灌腸治療小兒腹瀉.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8(19):170-171.
[2]劉娟娟.蒙脫石散灌腸治療小兒腹瀉的觀察與護理.中國傷殘醫學,2015(6):194-195.
[3]王亞琴,宋琴梅.保留灌腸輔助治療小兒腹瀉的臨床護理分析.中國醫藥指南,2014(10):221-222.
[4]雷濤.思密達保留灌腸在小兒腹瀉病中的療效觀察.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2014(21):91.
[5]章媛.綜合護理干預在小兒蒙脫石散灌腸治療的效果觀察.當代護士(上旬刊),2016(5):86-87.
[6]羅華.小兒腹瀉的原因分析及對策.大家健康(旬刊),2015(3): 218-219.
[7]張桂華.112例小兒腹瀉致病因素分析及臨床治療意義.中國實用醫藥,2015,10(1):83-84.
[8]陳曉嬌.臨床護理路徑在小兒腹瀉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及體會.母嬰世界,2015(6):244-245.
[9]李紅彬.雙岐三聯活菌片聯合蒙脫石散治療小兒腹瀉臨床療效觀察.醫藥與保健,2015(9):94-95.
[10]勞崇春.思密達保留灌腸聯合口服鋅制劑治療小兒腹瀉的臨床探討.延邊醫學,2015(11):49-50.
[11]鄭華月.思密達保留灌腸聯合口服鋅制劑治療小兒腹瀉的臨床研究.中國傷殘醫學,2015(14):133-135.
[12]秦永平.蒙脫石散與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散治療小兒腹瀉的臨床對比研究.醫藥衛生(引文版),2015(9):61.
[13]盧建華,劉曉律.雙歧三聯活菌片聯合蒙脫石散治療小兒腹瀉療效及對患兒免疫功能的影響.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5(2): 125-127.
[14]張永秀.雙歧桿菌乳桿菌三聯活菌片聯合蒙脫石散治療小兒腹瀉的臨床觀察.吉林醫學,2015,36(15):3288-3289.
[15]褚小余,姚莉萍.蒙脫石散保留灌腸治療小兒腹瀉的臨床觀察.吉林醫學,2014,35(11):2333-233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06.086
2017-02-10]
157000 牡丹江醫學院附屬紅旗醫院
高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