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杰
喹硫平聯合碳酸鋰對躁狂癥的治療價值評析
于杰
目的探討喹硫平聯合碳酸鋰對躁狂癥的治療價值.方法56例急性躁狂癥患者, 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28例.觀察組采用喹硫平聯合碳酸鋰進行治療, 小劑量給藥, 隨患者病情變化增加劑量;對照組采用氯氮平治療.兩組患者以躁狂量表(BRMS)減分率評定療效, 并對患者不良反應進行記錄, 匯總到不良反應量表(TESS), 調查治療的安全性.結果治療7 d后,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67.86%(19/28), 對照組總有效率為39.29%(11/28), 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5949, P<0.05).治療1個月后,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89.29%(25/28), 對照組總有效率為64.29%(18/28), 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9088, P<0.05).治療3個月后,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2.86%(26/28), 對照組總有效率為67.86%(19/28), 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5434,P<0.05).觀察組心電圖改變患者明顯少于對照組, 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0816, P<0.05), 觀察組便秘患者明顯少于對照組, 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3077, P<0.05).結論喹硫平聯合碳酸鋰治療躁狂癥療效顯著, 可顯著改善患者精神狀態, 相較于氯氮平治療見效更快, 值得臨床推廣并廣泛應用.
喹硫平;碳酸鋰;躁狂癥;精神狀態
躁狂狀態主要臨床狀態是患者心境高漲、思維奔逸以及精神運動興奮, 是臨床常見的病癥, 躁狂癥是躁狂抑郁癥的一種發作形式, 處于伴精神病形狀的躁狂癥應給予抗精神病性治療方式, 近年來隨著醫學條件的不斷進步, 很多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被大量研發應用, 其中在國內應用雙相障礙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療效較好的是喹硫平, 聯合對躁狂癥有明顯抑制作用的碳酸鋰, 可有效治療抑郁[1,2].對躁狂抑郁癥療效較為突出, 不良反應較少, 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6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56例急性躁狂癥患者, 患者均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3版(CCMD-3)躁狂發作或分裂情感障礙判斷標準,BRMS總評分>18分, 年齡24~58歲.將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28例.觀察組患者中男12例,女16例, 年齡26~55歲, 平均年齡(39.56±12.21)歲, 平均發作次數(2.3±0.7)次;對照組患者中男13例, 女15例,年齡25~54歲, 平均年齡(36.44±12.34)歲, 平均發作次數(2.5±0.9)次.兩組患者年齡、發作次數、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氯氮平治療, 將劑量漸漸增至100~500 mg/d, 分2次口服;觀察組采用碳酸鋰聯合喹硫平治療, 治療開始后1周內將碳酸鋰劑量加至1.0~1.5 g/d, 喹硫平加至300~500 mg/d.患者如失眠可使用2 mg氯硝地西泮.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于治療前及治療后7 d、1個月、3個月評定兩組患者療效, BRMS減分率<25%為無效;25%~50%為有效;50%~75%為顯效;75%~100%為痊愈.總有效率=痊愈率+顯效率+有效率.統計患者出現的不良反應, 匯總到TESS, 評定患者治療后的不良反應.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治療效果對比 治療7 d后, 觀察組痊愈9例, 顯效5例, 有效5例, 無效9例, 總有效率為67.86%(19/28);對照組痊愈5例, 顯效3例, 有效3例, 無效17例, 總有效率為39.29%(11/28);兩組總有效率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5949, P<0.05).治療1個月后, 觀察組痊愈15例, 顯效5例, 有效5例, 無效3例, 總有效率為89.29%(25/28);對照組痊愈9例, 顯效5例, 有效4例, 無效10例, 總有效率為64.29%(18/28);兩組總有效率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9088, P<0.05).治療3個月后, 觀察組痊愈10例, 顯效8例, 有效8例, 無效2例, 總有效率為92.86%(26/28);對照組痊愈10例, 顯效5例, 有效4例, 無效9例, 總有效率為67.86%(19/28);兩組總有效率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5434, P<0.05).
2.2 不良反應情況對比 臨床治療中, 觀察組出現不良反應頭暈21.43%(6/28), 嗜睡10.71%(3/28), 心悸7.14%(2/28), 心電圖改變3.57%(1/28), 惡心7.14%(2/28), 無便秘、腹瀉情況.對照組出現不良反應頭暈7.14%(2/28), 嗜睡10.71%(3/28), 心悸10.71%(3/28), 心電圖改變21.43%(6/28), 惡心7.14%(2/28),便秘14.29%(4/28), 腹瀉3.57%(1/28).觀察組心電圖改變患者明顯少于對照組, 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0816,P<0.05), 觀察組便秘患者明顯少于對照組, 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3077, P<0.05).兩組其他不良反應對比, 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躁狂狀態和抑郁狀態都是抑郁癥的表現方式, 臨床癥狀包括心境高漲、思維奔逸以及精神運動興奮, 近年來隨著醫學領域不斷進步,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準針對治療雙相躁狂的藥物運用, 許多新型的抗精神病藥被研發應用, 其中喹硫平對抑制躁狂癥療效突出, 聯合碳酸鋰應用于治療, 較之單一碳酸鋰或喹硫平療效更加突出, 治療伴有或不伴有精神病性癥狀的躁狂癥患者有較高的安全性, 副作用較少[3-5].
本次研究表明, 觀察組治療7 d、1個月、3個月總有效率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 且不良反應中心電圖改變明顯少于對照組, 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說明喹硫平聯合碳酸鋰治療躁狂癥療效顯著, 可顯著改善患者精神狀態,相較于氯氮平治療見效更快, 療效更優, 安全性高, 不良反應少.喹硫平是一種新型抗精神病藥物, 為腦內多種神經遞質受體拮抗劑, 其抗精神病作用機理可能主要是阻斷中樞多巴胺D2受體和5-羥色胺2(5-HT2)受體, 并對組胺H1和腎上腺素α1受體也有阻斷作用, 對毒蕈堿和苯二氮類受體無親和力[6,7].碳酸鋰作用機制可能與抑制腦內神經突觸部位去甲腎上腺素的釋放并促進再攝取, 對升高外周血細胞有作用, 可有效抑制躁狂癥[8-10].
綜上所述, 喹硫平聯合碳酸鋰治療躁狂癥療效顯著, 安全性高, 值得臨床推廣和廣泛應用.
[1] 卓子祿, 劉君, 夏小露. 國產奎硫平或利培酮合并碳酸鋰治療伴有精神病性癥狀的女性躁狂發作的對照研究. 四川醫學,2011, 32(7):1075-1078.
[2] 唐武軍, 李向榮, 陳勝才. 齊拉西酮、氯氮平合并碳酸鋰治療躁狂癥的安全性及療效探討. 牡丹江醫學院學報, 2014(4):40-41.
[3] 王任昌, 王海燕, 羅愛華, 等. 阿立哌唑聯合碳酸鋰治療躁狂癥的對照研究. 醫藥前沿, 2012, 2(3):22.
[4] 王雪蓮. 躁狂癥經齊拉西酮治療以及氯氮平聯合碳酸鋰治療的效果對比. 中國保健營養, 2017, 27(3):250.
[5] 王增旋, 張程赪. 舍曲林與萬拉法辛治療雙相障礙抑郁發作患者認知功能相關性研究. 現代醫藥衛生, 2013, 29(5):662-664.
[6] 陳麗艷, 劉湘林, 何娟輝. 齊拉西酮與舒必利治療首診精神分裂癥陰性癥狀療效觀察. 醫學臨床研究, 2012, 29(6):1202-1203.
[7] 何曉華, 王昭, 廖敬良. 不同治療劑量的齊拉西酮對精神分裂癥患者腦電圖的影響. 醫學臨床研究, 2015, 32(11):2146-2148.
[8] 楊華新. 奎硫平和氯氮平分別聯合碳酸鋰用于躁狂癥患者治療中的臨床效果. 心理醫生, 2017, 23(8):221.
[9] 李佑輝. 奎硫平與氯氮平合并碳酸鋰治療躁狂癥的臨床對照研究. 醫學臨床研究, 2012, 29(5):934-935.
[10] 周志強. 應用奎硫平與氯氮平合并碳酸鋰治療躁狂癥的臨床效果探析. 中國醫學工程, 2014(9):88-8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22.067
110164 沈陽市安寧醫院
2017-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