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微
低分子肝素聯合激素、環磷酰胺治療難治性腎病綜合征的效果觀察
王微
目的 探討低分子肝素聯合激素、環磷酰胺治療難治性腎病綜合征(RNS)的臨床效果。方法 136例難治性腎病綜合征患者為研究對象, 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 各68例。對照組患者采用激素聯合環磷酰胺治療, 研究組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聯合激素、環磷酰胺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及治療前后人血白蛋白(ALB)及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變化。結果 研究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2.65%(63/68);對照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77.94%(53/68), 研究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ALB及24 h尿蛋白定量均較治療前明顯改善(P<0.05), 治療后研究組患者ALB升高水平及24 h 尿蛋白定量下降程度均著優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低分子肝素聯合激素、環磷酰胺可有效提高難治性腎病綜合征的臨床效果, 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
低分子肝素;激素;環磷酰胺;難治性腎病綜合征;臨床效果
難治性腎病綜合征是指足量激素治療8~12周后病情仍未緩解或反復發作的腎病綜合征, 臨床上主要表現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癥、水腫及高脂血癥等, 若未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 可誘發急性腎功能衰竭、重癥感染、血栓栓塞綜合征等, 甚至導致患者死亡[1]。針對難治性腎病綜合征臨床上常采用激素聯合環磷酰胺進行治療, 但易產生感染、不孕、停經、骨髓抑制、出血性膀胱炎、繼發性惡性腫瘤等不良反應[2]。近年來臨床實踐表明, 難治性腎病綜合征患者高凝狀態、血栓的發生率較多。本研究以2014年1月~2016年12月遼寧省本溪市中心醫院腎內科收治的136例難治性腎病綜合征患者為研究對象, 探討低分子肝素聯合激素、環磷酰胺治療難治性腎病綜合征的臨床效果,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以2014年1月~2016年12月遼寧省本溪市中心醫院腎內科收治的136例難治性腎病綜合征患者為研究對象, 患者經實驗室及臨床檢查均符合難治性腎病綜合征的診斷標準[3], 排除肝腎功能不全、腫瘤、泌尿系感染、妊娠及哺乳期婦女、藥物過敏者及傳染性疾病者, 患者自愿參與本次研究。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 每組68例。對照組中男37例, 女31例;年齡最小19歲,最大63歲, 平均年齡(40.32±7.58)歲;病程最短3個月, 最長5年, 平均病程(1.86±1.05)年。研究組中男38例, 女30例,年齡最小20歲, 最大61歲, 平均年齡(41.52±6.84)歲;病程最短4個月, 最長4年, 平均病程(1.67±0.78)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激素甲潑尼龍[Pfizer Italia S.r.l.(意大利), 批準文號H20150245, 規格:4 mg]聯合環磷酰胺(江蘇盛迪醫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 H32020857, 規格:0.2 g)治療, 甲潑尼龍48 mg/d, 口服, 環磷酰胺0.6 g/d, 次日0.2 g/d, 靜脈滴注。激素使用總療程1年左右, 環磷酰胺沖擊10次左右。研究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將0.4 ml低分子肝素鈉(意大利阿爾法韋士曼制藥公司, 批準文號H20090246)皮下注射, 1次/d, 治療周期為3個月。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及治療前后ALB及24 h 尿蛋白定量水平變化。
1.4 療效判定標準[4]痊愈: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及體征完全消失, 24 h尿蛋白定量<0.3 g, ALB明顯升高;顯效: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及體征明顯改善, 24 h尿蛋白定量減少>50%, ALB明顯改善;有效: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及體征有所好轉, 24 h尿蛋白定量減少25%~50%;無效:以上指標均未達到;總有效率=(痊愈+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研究組患者痊愈32例, 顯效18例, 有效13例, 無效5例, 治療總有效率為92.65%(63/68);對照組患者痊愈24例, 顯效12例, 有效17例, 無效15例, 治療總有效率為77.94%(53/68), 研究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ALB及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變化比較 對照組患者治療前ALB為(21.3±2.13)g/L, 24 h尿蛋白定量為(7.24±2.43)g, 治療后ALB為(25.6±0.18)g/L, 24 h尿蛋白定量為(3.42±0.15)g。研究組患者治療前ALB為(21.58±1.67)g/L, 24 h尿蛋白定量為(8.03±2.28)g, 治療后ALB為(27.4±1.27)g/L, 24 h尿蛋白定量為(2.63±0.38)g。治療前兩組患者的ALB及24 h尿蛋白定量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ALB及24 h尿蛋白定量均較治療前明顯改善(P<0.05), 治療后研究組患者ALB升高水平及24 h 尿蛋白定量下降程度均著優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難治性腎病綜合征具有治療難度大、復發率及死亡率高的特點, 其主要病機為各類因素導致腎小球毛細血管壁通透性增加, 濾過屏障功能障礙, 使尿液中蛋白含量增加, 導致蛋白血癥[5]。以往臨床上采用糖皮質激素聯合免疫抑制劑進行治療, 但不良反應較多。甲潑尼龍為中效糖皮質激素類藥物, 可有效抑制醛固酮及抗利尿激素的分泌, 抗炎作用顯著[6]。環磷酰胺可抑制制DNA和RNA合成, 從而抑制細胞增殖, 對抗原敏感淋巴細胞有殺傷作用, 對其轉變為免疫母細胞有制約作用[7]。在糖皮質激素的基礎上應用可增加環磷酰胺的細胞毒代謝產物, 起到增效減毒的效果。低分子量肝素可抑制體內、體外血栓和動靜脈血栓的形成, 通過催化AT-Ⅲ滅活FⅩa發揮抗凝抗栓作用, 但不影響血小板聚集和纖維蛋白原與血小板的結合, 另外低分子量肝素還具有擴血管、降壓降脂、抑制炎性反應的作用[8,9]。在難治性腎病綜合征的治療中應用低分子量肝素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漿的高凝狀態, 減少出血率[10]。
本研究結果顯示, 研究組患者痊愈32例, 顯效18例,有效13例, 無效5例, 治療總有效率為92.65%(63/68);對照組患者痊愈24例, 顯效12例, 有效17例, 無效15例, 治療總有效率為77.94%(53/68), 研究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兩組患者的ALB及24 h尿蛋白定量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ALB及24 h尿蛋白定量均較治療前明顯改善(P<0.05), 治療后研究組患者ALB升高水平及24 h尿蛋白定量下降程度均著優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低分子肝素聯合激素、環磷酰胺可有效提高難治性腎病綜合征的臨床效果, 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
[1] 李中. 低分子肝素與環磷酰胺、激素聯合治療難治性腎病綜合征的療效觀察. 現代診斷與治療, 2017, 28(14):2629-2630.
[2] 趙海南. 低分子肝素聯合激素、環磷酰胺治療難治性腎病綜合征療效觀察.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7, 11(8):112-113.
[3] 王紅華. 低分子肝素聯合激素、環磷酰胺治療難治性腎病綜合征療效分析. 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7(5):140-141.
[4] 劉志遠. 低分子肝素聯合激素、環磷酰胺治療難治性腎病綜合征效果觀察. 中外醫學研究, 2016, 14(31):38-39.
[5] 連娜. 難治性腎病綜合征應用低分子肝素與激素、環磷酰胺聯合治療的臨床療效分析.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6, 10(7):184-185.
[6] 孫景. 低分子肝素聯合激素、環磷酰胺治療難治性腎病綜合征療效觀察. 中國實用醫藥, 2016, 11(7):125-126.
[7] 曹慧敏, 趙冰峰. 低分子肝素聯合激素、環磷酰胺治療難治性腎病綜合征臨床效果評價. 中國現代醫藥雜志, 2014(11):48-50.
[8] 徐白仙. 低分子肝素聯合激素、環磷酰胺治療難治性腎病綜合征療效分析. 北方藥學, 2014(3):30-31.
[9] 郭皓. 低分子肝素聯合激素、環磷酰胺治療難治性腎病綜合征的療效觀察. 中國現代醫生, 2014, 52(5):53-54.
[10] 劉偉. 低分子肝素聯合激素、環磷酰胺治療難治性腎病綜合征的療效觀察. 中國醫藥指南, 2013(24):272-27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23.069
117000 遼寧本溪市中心醫院腎內科
2017-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