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婷婷
柴胡疏肝散合半夏瀉心湯加減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52例
杜婷婷
目的 觀察柴胡疏肝散聯合半夏瀉心湯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的實際療效。方法 52例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 使用隨機數字法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 各26例。對兩組患者均進行幽門螺桿菌(Hp)感染的根除、胃黏膜的保護、促進胃動力等基礎治療, 此外對照組患者服用胃復春片, 研究組采用柴胡疏肝散聯合半夏瀉心湯加減治療。對兩組患者的實際療效進行對比分析。結果 治療前研究組胃部萎縮程度評分、腸上皮化生(IM)評分、異型增生(Dys)評分、胃鏡評分、主要癥狀評分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胃部萎縮程度、IM、Dys、胃鏡、主要癥狀評分均優于治療前,且優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治愈率為88.46%, 高于對照組的57.69%,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6.256,P<0.05);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2.31%, 高于對照組的69.23%,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457,P<0.05)。結論 柴胡疏肝散聯合半夏瀉心湯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能夠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胃部萎縮程度、Dys、IM、胃鏡評分及臨床癥狀, 綜合實際療效顯著優于胃復春片, 值得推廣。
柴胡疏肝散;半夏瀉心湯;慢性萎縮性胃炎
在消化系統中, 慢性萎縮性胃炎是一種常見的疾病[1]。國際衛生組織將慢性萎縮性胃炎列為了癌前疾病, 在日常生活中應當引起重視, 該病目前在西醫中還沒有特定的治療方式[2], 本文研究中對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使用柴胡疏肝散聯合半夏瀉心湯治療方式, 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現研究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6年9月~2017年8月收治的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52例作為研究對象, 使用隨機數字法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 每組26例。研究組男15例, 女11例,年齡36~64歲, 平均年齡(47.4±10.3)歲, 病程3~13年, 平均病程(7.5±4.3)年, IM 8例, Hp陽性11例, Dys 7例;對照組男17例, 女9例, 年齡37~66歲, 平均年齡(48.7±12.6)歲,病程4~14年, 平均病程(7.8±5.1)年, IM 10例, Hp陽性10例,Dys 6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治療前均進行統一的基礎治療:調理自身生活習慣、在飲食方面避免生冷對胃黏膜造成刺激食物及藥物的食用, 食用含有維生素、容易消化的食物, 進食中不能過飽, 對Hp感染根除、行胃黏膜保護及促進胃動力。對照組患者在基礎治療上服用胃復春片, 0.36 g/片, 4片/次,每天早、中、晚飯后用溫開水送服。研究組患者在基礎治療上使用柴胡疏肝散聯合半夏瀉心湯加減治療, 將藥物進行煎熬, 260 ml/次, 每日早、晚、飯后30 min服用。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記錄并比較兩組治療前后胃部萎縮程度、Dys、IM、胃鏡, 主要癥狀評分及臨床療效。臨床療效分為3個等級:臨床癥狀基本消失或完全消失, 胃黏膜炎癥明顯好轉, 其胃部萎縮程度、Dys、IM評分正常, 為治愈;臨床癥狀有所改善, 胃粘膜炎癥有所好轉, 胃部萎縮程度、Dys、IM評分減輕≥2個級度, 為有效;臨床癥狀無任何緩解, 胃黏膜炎癥無任何好轉, 胃部萎縮程度、Dys、IM評分無任何改變甚至加重, 為無效。總有效率=(治愈+有效)/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前后胃部萎縮程度、IM、Dys、胃鏡、主要癥狀評分比較 研究組治療前胃部萎縮程度、IM、Dys、胃鏡、主要癥狀評分為(5.26±2.01)、(1.90±0.80)、(1.88±0.86)、(1.82±0.70)、(18.74±3.78)分與對照組(5.22±2.12)、(1.83±0.77)、(1.92±0.82)、(1.79±0.65)、(18.46±3.79)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治療后胃部萎縮程度、IM、Dys、胃鏡、主要癥狀評分(2.13±0.97)、(0.73±0.40)、(0.65±0.33)、(0.65±0.32)、(5.05±1.24)分均優于治療前, 且優于對照組的(2.86±1.05)、(1.27±0.60)、(1.18±0.65)、(0.86±0.29)、(7.39±1.54)分,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研究組治愈率為88.46%(23/26), 高于對照組的57.69%(15/26),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6.256,P<0.05);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2.31%(24/26), 高于對照組的69.23%(18/26),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457,P<0.05)。
在現代醫學中, 對慢性萎縮性胃炎發病的具體機制還沒有統一、明確的說法, 目前認為與多種因素有關, 包括免疫因素、飲食因素、生活習慣、免疫因素、Hp以及年齡、遺傳等方面[3]。同時慢性萎縮性胃炎還是一種癌前疾病, 這在臨床醫學中受到普遍重視。我國中醫學認為, 慢性萎縮性胃炎是由于飲食勞倦、素體虧虛、情志失調等多方面的原因,對脾胃造成損害[4-6], 引起胃失和降、脾失健云的失調, 進而產生痰阻、火郁、寒凝、食停等癥狀, 最終形成慢性萎縮性胃炎。該病的病位為胃部, 與肝臟、脾臟息息相關, 飲食不當、肥甘厚膩、辛辣無度、積濕化熱、脾胃受損或者抑郁惱怒、情志不遂、肝氣郁滯, 都會引起肝胃郁熱[7-10], 一般采用解郁清熱以及疏肝和胃的方式進行針對性治療。
[1] 宮晶書. 柴胡疏肝散合半夏瀉心湯加減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肝胃郁熱證臨床研究. 河南中醫, 2016, 36(11):1981-1983.
[2] 周文鋒. 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湯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47例.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 2013, 11(22):29.
[3] 苗廣宇, 徐國慶. 半夏瀉心湯加減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26例的效果觀察. 中國療養醫學, 2015, 24(5):510-511.
[4] 戴海東, 鄭孟林, 張正才. 小柴胡湯合半夏瀉心湯加減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 浙江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0, 20(12):775.
[5] 楊晉翔, 安靜, 彭繼升, 等. 半夏瀉心湯加減方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臨床療效的系統評價. 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 2015,38(1):46-52.
[6] 閆海強. 柴胡疏肝散合半夏瀉心湯加減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臨床觀察. 內蒙古中醫藥, 2016, 35(1):25-26.
[7] 張應煥. 柴胡疏肝散加減治療潰瘍病合并慢性胃炎的幾點體會. 蘭州大學學報(醫學版), 1986(1):42-44.
[8] 應瑛. 加味半夏瀉心湯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臨床研究. 新中醫,2015(5):76-77.
[9] 黃方正, 徐瑩. 半夏瀉心湯合柴胡疏肝散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72例. 河南中醫, 2008, 28(4):63-64.
[10] 王瑞麗. 柴胡疏肝散合半夏瀉心湯加減治療糖尿病胃輕癱療效觀察. 按摩與康復醫學, 2011.2(15):20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23.084
116033 大連市第四人民醫院
在柴胡疏肝散聯合半夏瀉心湯加減的治療方式中, 柴胡能夠疏肝解郁, 丹參能夠活血化瘀, 香附能夠理氣疏肝、止痛,炙甘草、芍藥能夠緩急止痛、養血柔肝, 郁金能夠行氣解郁、活血止痛, 元胡、川芎能夠活血行氣、止痛, 黨參能夠益氣健脾, 陳皮、半夏能夠和胃消滯, 焦三仙能夠消極化滯, 黃芩、黃連能夠苦寒泄降除熱。上述藥材配伍, 可疏肝解郁、理氣活血、化濕消滯、和胃止痛, 對慢性萎縮性胃炎進行有效治療。現代醫學研究發現, 柴胡疏肝散對胃部蠕動、膽汁的排泄分泌有促進作用, 還具有抗抑郁的作用。在對消化性潰瘍、腸易激綜合征、胃炎等多種消化系統疾病的治療中, 柴胡疏肝散被廣泛應用, 并且具有較好的實際療效以及安全性。, 半夏瀉心湯能夠顯著提高胃部胃動力, 調節胃部自主神經的分泌紊亂, 對胃潰瘍有改善作用, 同時通過抗氧化損傷、降低一氧化氮的含量達到減輕炎癥反應的作用, 抑制Hp的感染以保護胃黏膜。
本次臨床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前研究組胃部萎縮程度、IM、Dys、胃鏡、主要癥狀評分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胃部萎縮程度、IM、Dys、胃鏡、主要癥狀評分均優于治療前, 且優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治愈率為88.46%, 高于對照組的57.69%,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6.256,P<0.05);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2.31%, 高于對照組的69.23%,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457,P<0.05)。說明柴胡疏散聯合半夏瀉心湯加減的治療方式能夠改善由Hp引起的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的臨床癥狀, 降低其胃黏膜的炎癥程度, 減輕其胃部病變位置的萎縮程度。
綜上所述, 在慢性萎縮性胃炎的治療中, 在西醫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柴胡疏散聯合半夏瀉心湯加減的治療方式,具有更好的治療效果, 能夠有效減輕臨床癥狀, 改善胃部病變位置的萎縮程度以及Dys、IM評分, 在臨床中值得推廣應用。
2017-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