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盛頓郵報》1月12日文章,原題:特朗普或是長久以來對中國最好不過的事 或許沒有哪個國家像中國這樣遭到特朗普攻擊。但筆者最近去北京,意外發現中國精英們談起特朗普來較為樂觀。這與他們對他的看法有關,但或許更多地透露出他們對自己國家的評估。
中國官員說,他們(與美國一樣)手握經濟武器。中國精英們的淡定源自一個現實:中國增長對外國市場的依賴如今大大降低。10年前出口占中國GDP高達37%,現在僅為22%且還在下降。中國已然改變。如今西方品牌少了,本土公司成長為日益增長的龐大國內經濟幾乎各個領域的主角,科技公司不斷創新。許多中國年輕人對筆者夸贊中國版的“谷歌”“亞馬遜”和“臉譜”更好、更快、更完善。這個國家已自成天地。
下一階段,北京的戰略看來是利用美國貿易撤退留下的領導真空。特朗普誓言實行保護主義,還揚言修墻將美國與南部鄰國隔開。反觀中國,其領導人去年11月訪問拉美,簽署了十幾項協議,承諾對該地區數百億投資……
特朗普放言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已死,而中國的戰略是利用其表態。北京已提出中國版的貿易協定——它排除美國,有利于中國的重商主義方式。曾是TPP的主要支持者澳大利亞已宣布支持中國提出的替代方案,其他亞洲國家很快也會追隨。新西蘭前總理約翰·基說:“(TPP)關乎美國在亞洲展現領導作用……我們真的希望美國待在地區……但最終若美國不在了,空缺必然被補上,中國會取而代之的。”
下周,中國國家主席將參加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此舉無疑意在強化中國擔當全球貿易領袖的訊息。與此同時,西方領導人正喪失其傳統角色。特朗普提到全球化時嗤之以鼻,其高級幕僚至今尚無與會計劃。
不理會特朗普的聒噪,北京把目光放得長遠,看似認定特朗普當總統最終對于中國很可能是長久以來最好不過的事。▲
(作者法里德·扎卡里亞,喬恒譯)
環球時報2017-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