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建鋒
悠長的歷史長河中,詩一直是占有絕對地位和優(yōu)勢的文學(xué)式樣,是其它文學(xué)不可比肩的??鬃诱f過:“不學(xué)詩,無以言?!贝蟛糠止诺湓姼璧亩绦【罚截蒲喉?,好聽易讀易背。吟誦著這些詩歌時,自然而然的會去體會詩的情感,去與作者共同品讀山水的清靜幽邈,氣勢雄渾。共同感受人生的怨恨悲愁,喜樂歡愉。
而目前考生在古典詩歌鑒賞上遇到的最大問題是難解詩意。盡管考生從小學(xué)到高三接觸了為數(shù)不少的古詩,但接受到的詩歌專業(yè)知識仍是十分零碎和膚淺的,至于鑒賞方面的理論就更是近乎空白。無知就帶來了盲目,胡編亂造、瞎蒙亂撞也就不可避免。
學(xué)生們對古詩都反映了兩個相同的問題:一是讀不懂,二是不知從何下手。第一個問題是癥結(jié)所在,讀不懂就談不上鑒賞,還會產(chǎn)生厭惡情緒,所以我以為,要讓學(xué)生有能力進行詩歌鑒賞,重要的是讓他們能讀懂詩家語。具體可以從以下二個方面入手幫助學(xué)生解開詩歌語言的密秘。
一、認(rèn)清詩歌對語言的變形
中國詩歌對語言的變形,在語法上主要表現(xiàn)為:改變詞性、顛倒詞序、省略句子成分等等,主要目的是建立格律以造成音樂美,給讀者留下藝術(shù)想象和再創(chuàng)造的空間。而這些地方,往往也是讀懂詩歌的重點。了解詩歌語言組織規(guī)律,就能迅速進入詩歌的語境。
1.把握詞的改變,體會詩人所煉之“意”
古代詩人為了煉字,煉意的需要,常常改變詩詞中某些詞語的詞性,這些地方,往往就是一首詩的“詩眼”。要詳加分辨。我們的古人慣于活用詞語,形容詞,名詞,都可作動詞,且一作就作的鮮活生動,呼之欲出。
2.還原顛倒的語序,把握詩人的真實意圖與情感側(cè)重點
(1)主語后置。崔顥《黃鶴樓》詩:“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币饧础扒绱ǎㄇ缋实脑吧希h陽樹歷歷(可數(shù)),鸚鵡洲芳草萋萋”,“漢陽樹”和“鸚鵡洲”置于“歷歷”、“萋萋”之后,看起來好象是賓語,實際上卻是被陳述的對象。
(2)賓語前置。杜甫《月夜》詩:“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睂嵓础跋沆F濕云鬟,清輝寒玉臂”。詩人想象他遠(yuǎn)在鄜州的妻子也正好在閨中望月,那散發(fā)著幽香的蒙蒙霧氣仿佛沾濕了她的頭發(fā),清朗的月光也使得她潔白的雙臂感到寒意。這里的“濕”和“寒”都是所謂使動用法,“云鬟”“玉臂”本是它們所支配的對象,結(jié)果被放在前面,似乎成了主語。
(3)主、賓換位。葉夢得《賀新郎》詞:“秋色漸將晚,霜信報黃花?!币诧@然是“黃花報霜信”的意思。這種主賓換位的詞序表面上仍是“主——動——賓”的格式,但在意義上必須將它倒過來理解。再如白居易《長恨歌》“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門戶生光彩),盧綸《塞下曲》詩“林暗草驚風(fēng),將軍夜引弓”(林暗風(fēng)驚草)等。
(4)定語的位置。在偏正詞組中,定語在前,中心語在后,這是古今漢語的一般情況。詩詞曲定語的位置卻相當(dāng)靈活,往往可以離開它所修飾的中心語而挪前挪后。 第一、定語挪前。王昌齡《從軍行》詩:“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guān)?!毕戮涞摹肮鲁恰奔粗赣耖T關(guān),為“玉門關(guān)”的同位性定語,現(xiàn)卻被挪在動詞“遙望”之前,很容易使人誤解為站在另一座孤城上遙望玉門。第二、定語挪后。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詩:“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渡鏡湖月?!币饧础耙辉乱癸w渡鏡湖”?!霸乱埂边@個偏正詞組本為句首的時間狀語,現(xiàn)被分拆為二,定語“月”遠(yuǎn)離中心語而居于句末,仿佛成了賓語的中心部分,但作者“飛渡”的顯然只能是“鏡湖”,而不可能是“月”。又《春夜喜雨》詩:“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保ㄥ\官城花重)
(5)以賓語面貌出現(xiàn)的狀語。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fēng)?!?“笑春風(fēng)”表面上是動賓詞組,實際上“春風(fēng)”不受“笑”的支配,而是表示“在春風(fēng)中笑”的意思。
3.注意詩詞中的省略,用想象和聯(lián)想去填補詩人留下的空白。這是詩詞欣賞的必要環(huán)節(jié)
賈島的《訪隱者不遇》:“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泵髅魇侨螁柎?,至少要六句才能完成對話,作者采用答話包孕問話的方法,精簡為二十個字。一個意象接一個意象,一個畫面接一個畫面,留下大量的空白,讓我們的讀者根據(jù)生活的邏輯、經(jīng)驗的積累、自身的修養(yǎng)去補充完善。
例如辛棄疾“明月別枝驚鵲,清風(fēng)夜半鳴蟬”,王維《送元二使安西》:“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标懹蔚摹稌鴳崱贰皹谴寡┕现薅?,鐵馬秋風(fēng)大散關(guān)”,又如溫庭筠“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全部是名詞的連綴,“象”的方面看好像是孤立的,“意”的方面卻有一種內(nèi)在的深沉的聯(lián)系,似離實合,似斷實連,給讀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和再創(chuàng)造的可能。
二、值得注意的字詞
1.動詞:在鑒賞詩歌時,我們要重點關(guān)照動詞,特別是具有“多重含義”的動詞。
2.修飾語:大部分為形容詞,它在詩詞鑒賞中也是關(guān)注的重點對象。
3.特殊詞:在詩文中,有一些詞本身與眾不同,讀者能很快找到它們:
(1)疊詞:疊音詞 疊詞作用:增強語言的韻律感或是起強調(diào)作用。李清照的聲聲慢》中有“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的詞句。這一連串疊詞的使用,從行為、時令、感覺等方面極力渲染秋思之深。
(2)擬聲詞:有些擬聲詞就屬于疊詞。作 用:使詩文更生動形象,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
(3)表顏色的詞:這些詞有時作謂語用,有時作定語用,有時作主語或賓語用。但是作用只有一個,顏色一般表現(xiàn)心情,增強描寫的色彩感和畫面感,渲染氣氛。
那些優(yōu)秀的詩歌,像一位長者,訴說人間的滄桑,熏陶著,豐富著他們的情感,增加了他們的文本閱歷。同時,也為他們的感情抒發(fā),預(yù)設(shè)了許多優(yōu)美的詩句,當(dāng)他們在生活中遇到類似的情感,看到相似的情景時,就可以很方便的,從他們的詩庫里提取幾句詩句,來消解內(nèi)心的表達欲望。而且,這些深藏在學(xué)生心中的詩,隨著學(xué)生生活經(jīng)驗的增加,會慢慢成為他們精神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對于他們的完善的人格的形成和個人的修養(yǎng)的提高都是大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