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君艷
【摘 要】 城市市化進程的加快,國家土地使用需求日趨多元化,土地勘測定界工作作為報批建設用地的一項前期工作其重要性十分突出。本文結合工作實踐,簡單介紹土地勘測定界一般的步驟以及常用的方法。
【關鍵詞】勘察測繪;土地定界;方法;應用
土地勘測定界就是按照土地征收、劃撥、征用、出讓、轉用、土地規劃開發利用、整理和復墾等相關需要,進行土地使用情況、界址位置測定、使用現狀調繪和用地面積計算等的實地界定,從而保證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能夠依據科學而準確的信息資料審批管理的服務性技
術工作。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土地勘測定界領域的方法日新月異,先進的理念和方式方法提高了該領域工作的效率和精確性。
土地勘測定界步驟及方法
新的方式方法可以提高土地勘測定界某一步驟或大體上的操作效率或相關精度,土地勘測定界一般都是按照六個步驟進行。首先,按照相關部門已經完成的地形地籍圖,通過實地的勘察測定,彌補原圖中的部分問題,最終確定好時機需要征用土地大致的范圍。第二步為
布設控制測點,引入等級控制點加密以滿足小面積征地需要,通過埋樁的方法均勻的布設控制點,根據控制點的測算結果進行檢查保證控制標準的要求。接下來采用野外實地逐步進行測繪或者按照已有資料調繪和補測現場實地的方法測繪規劃地區內地形圖。第四步,測定權
屬界線,一般有兩種方法,即現場實地測繪和調繪,前者使用測繪儀器測繪所測區域地塊權屬,后者根據已有地形地籍圖調繪實地,最后數字化作圖描述數據。第五步現場測繪完成之后,由權屬單位確認無誤并簽字。最后實地校對核實土地使用現狀,完成包括行政界線、基
本農田界線和權屬界線等范圍線劃分。
土地勘測定界首級控制網按四等導線網、四等GPS網等布設。一般采用全站儀進行導線測量,在測量設備許可時,應盡量布設成GPS網,采用采用靜態或快速靜態兩種GPS模式定位。若首級控制網點密度不能滿足建設項目用地土地勘測定界,應在首級控制點的基礎上布設一級或二級加密控制點。加密控制測量應優先采用導線網,也可用單一符合導線。
控制網作業方法與精度要求:土地勘測定界控制測量作業及精度的基本技術要求,按照當地相關標準及《全球定位系統城市測量技術規程》等執行。
數字測繪和數字化圖成果的應用
實際的土地勘測定界工作中因地表面積與按照高程要求多測得的地表投影面積因坡度原因有差異,常常出現所測得結果被懷疑的情況。針對這種坡度差造成的不一致,土地勘測定界應該計算的是地表面積,就不能使用數學曲面模型方式表達起伏的不規則,而可以使用一些能夠最大限度模擬地表曲面的方法以提高精度。數字化測圖方法DEM運用三維坐標特點將采集得到的地形地物特征建立空間的帶有坡度的三角坐標,使用空間三角形連續的面積和來表示相應表面積。
建立DEM之前要進行前期的空間平面投影的變形處理,進而計算空間三角形的面積,完成土地勘測定界面積的匯總。空間三角形主要依據傳統的測繪方法得到平面面積,從平面考慮角度因素等,然后使用面積投影的變形比率公式投影,得到數字化的空間三角形。計算空間三角形面積公式較普通方法稍微復雜,考慮的三角形空間特點和投影變形比,最后得到大量的面積數據進行匯總。DEM即為數字高程模型,使用既有數據、全站儀實測數據等完成三維坐標點計算,將數據通訊全部輸入電腦即可建立DEM模型,進而計算土地勘測定界的地表面積等所需土地資源屬性。
隨著高效率且高精度的GPS、全站儀和大幅面的掃描儀引入到土地勘測定界領域之中,出現了傳統測土方法及測圖所得結果向數字化圖成果轉化的趨勢。國土相關部門對某些城市的實際成果資料進行積累處理,形成比較完備的土地利用情況數字化成果分幅圖,為當地的
土地勘測定界工作帶來了巨大的便利。
測繪新技術用及應注意的問題
土地勘測定界工作主要工作難度集中在四個方面,即外業調查、內業整理匯總、外業測量和記錄歸檔,不管是外業的前端數據采集工作,還是內業處理圖形數據工作,都可以廣泛使用最新的測繪技術。從土地勘測定界外業的工作方面考慮,GPS RTK等技術的使用為定位工作帶來極大的便利和精度提升,在流動站之中輸入基準站已經得到的相關數據集觀測所得數據,接收到之后即開始采集GPS觀測的數據,得到差分觀測值,根據相對的定位原理進行實時的計算,繼而得到流動站三維的坐標數值以及坐標精度。這樣的操作較傳統方法而言不僅僅提高了土地勘測定界的精確程度,更重要的是不需要通視的環境要求,可以無視地形的復雜進行操作,而且觀測所需時間較短,操作也較為簡潔方便。從土地勘測定界內業的工作方面考慮,使用GIS和數據庫技術結合綜合處理的方法更加可行且更加優越的完成土地勘測定界的測量工作及土地征收數據的管理工作,既保證了外業所得到的數據在內業處理之后的數據一致性,更實現了內業數據的處理工作自動化操作,提高了數據統計精確程度和后期對數據查找使用的便捷程度。
另外,做好土地勘測界工作應注意以下的幾個問題:
一是實地指界時需由界線兩邊的單位共同參加并簽字認可,對于界線有爭議的范圍,可單獨測定其范圍和各地類面積,作為共用地塊計算。等日后相關單位丈量清楚后再行解決該共用地塊的權屬問題。
二是對于同一地塊內有多種地類的地塊,要分別計算標注各地類的面積和權屬。
三是有些塊如山林、荒草地等相關權屬單位也無法指認準確界線的,需要向當地相關行政主管部門查詢資料并經相關權屬單位認可。
四是項目用地范圍內存在已發證國有土地的,應向當地行政主管部門查詢其中國有土地的界址范圍,并作為權屬界線用以計算相關面積。。
五是項目用地范圍內存在未發證的鐵路用地或公路用地的,首先應查找是否有明確界線的資料,如果沒有,可按照實地界樁、鐵絲網等作為界線,并經相鄰權屬單位認可后使用。
總之,土地勘測定界工作是很好的解決社會經濟的動態發展同土地資源的靜態存在之間不協調的方法,運用信息化統一管理的方法和技術手段可以確保土地信息化發展的健康進行,提供國家土地資源的強有力調控,實現土地資源最大化的效益實現。
參考文獻:
[1]徐宇飛.《數字測圖技術》.河南:黃河水利出版社,2005年第1版
[2]馬國立.信陽市數字化圖成果在土地勘測定界中的應用[J].科技資訊,2008
(作者單位:項城市國土資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