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偉+卿小萍
2016年以來,東興區聯社強力推進網點轉型工作,將打造新型網點模式作為網點轉型規劃的重要環節。7月7日,內江首家綜合性校區銀行——內江師院校區銀行在內江師范學院人才培育孵化園正式開業,是該社對打造新型網點模式的有力探索,實現了金融服務、搶占陣地、業務推廣、人才培養、合作共贏等五大目的,同時也標志著該社高校業務拓展攻堅的重大突破,開啟了創新金融便民服務又一新篇章。
內江師范學院在校師生約1.6萬人。據初步統計,約60%學生來自農村,信用社蜀信卡持卡率在40%以上,有較好的客戶基礎和較大的挖掘潛力。為此,東興區聯社積極搶占金融陣地,并適時確定了“以校區銀行為平臺,產生輻射效應,滲透業務拓展、培養金融人才、實現互利共贏”的營銷推廣思路。
東興區聯社與院方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進行了多元化的資源開發。一是為在校大學生提供金融服務的同時,充分發揮手機銀行、大千卡全免費的競爭優勢,利用院方、學生會、社團的有力支持,營銷推廣該社的銀行卡、電子銀行、消費貸款等金融產品,挖掘潛在的學生客戶。二是打造校區特惠商圈,聯合步行街超市、餐飲店等大中型商戶,通過刷卡優惠活動,引導師生刷卡消費,手機銀行支付。同時,也為農村信用社吸引、培養大量潛在的年輕客戶。三是通過銀校合作為在校大學生提供社會實踐平臺,一方面提供校區銀行輪值大堂經理的工作崗位,另一方面每年為金融專業學生提供網點非現金崗位實習、行業內專業培訓條件。四是積極介入學院的相關社團活動。五是與經管學院開展金融課題合作研導。
該聯社根據年初制定校區銀行打造方案進行分步實施落實,挖掘校園“金融藍海”。首先派出外拓團隊進駐校園,采取問卷、走訪的方式摸排調查成立校區,銀行的可行性。二是由聯社主要領導牽頭,帶領相關部室積極與師院后勤處、招生就業處、經管學院就選址、簽約等工作進行反復溝通協商。三是市辦黨委書記、主任覃才榮作為首席外拓營銷經理,與院方主要領導對接溝通,起到決定性作用。通過多方努力,最終與院方達成了戰略合作意向,成功簽訂了銀校合作協議。
聯社對校區銀行的機具配置做到智能化、高端化、特色化。同時,重點設置了六大功能分區:一是核心服務區,引入了自動存取款機、存折補登機。二是智能體驗區,免費提供WIFI上網服務。三是產品介紹區,通過智能聯動屏、智能茶幾、可向客戶播放企業宣傳視頻及金融知識、產品介紹。四是增值體驗區,提供自動售貨機、學生手機出售服務,引導刷卡消費,培養學生使用蜀信卡、大千卡消費習慣。五是娛樂體驗區。特別引進的“吸粉機”,具備娛樂游戲、掃碼打印、視頻播放三大功能,能讓學生在游戲中潛移默化地接受金融知識和產品信息。六是客戶休閑區,為學生提供讀書看報了解資訊的休閑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