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菊蘭
新生兒黃疸是新生兒時期血清膽紅素濃度增高而引起的皮膚、鞏膜及黏膜等黃染的癥狀, 可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兩種[1]。病理性黃疸的特點之一為血清膽紅素值>205 μmol/L。高膽紅素血癥狀為病理性黃疸, 若不及時治療, 有可能造成中樞神經系統損害形成核黃疸出現智力低等后遺癥。采用藍光照射療法治療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 可明顯降低膽紅素濃度[2]。藍光照射治療是目前我國降低患兒血清未結合膽紅素的一種簡單易行而且較為安全有效的方法[3]。在藍光照射治療過程中, 可能出現一些不良反應, 如發熱、腹瀉、皮疹、核黃素缺乏、低血鈣、青銅癥等, 影響患兒安全。基于此,本文以本院收治的30例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患兒為研究對象, 分析有效護理辦法控制患兒不良反應, 提高該病的治愈率,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5月收治的30例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患兒為研究對象, 其中男23例, 女7例;出生天數20~19 d;其中足月兒24例, 早產兒6例;發病時間:24 h內發病3例, 24~72 h發病14例, 3~9 d發病13例;膽紅素值最高306 μmol/L, 平均膽紅素值232.75 μmol/L, 以未結合膽紅素增高為主;肝功能均正常, 主要表現為皮膚黏膜及鞏膜黃染, 部分患兒伴有其他疾病, 如新生兒肺炎、顱內出血等。
1.2 方法
1.2.1 治療方法 對患兒根據病情采取治療方案, 具體包括:①藍光照射治療:選用單面或雙面藍光, 并給予6、8、12、24 h, 連續1~3 d或隔日照射;②配合其他臨床治療, 如給予注射用核黃酸鈉、水溶性維生素、10%葡萄糖酸鈣、白蛋白等, 并給予抗感染、營養支持等治療。
1.2.2 護理措施
1.2.2.1 光療前護理 ①環境準備:控制室溫22~26℃, 濕度55%~65%, 暖箱調至適中溫度并墊好舒適的軟海綿墊, 保持藍光燈管和反射板的清潔;②患兒準備:暴露全身皮膚,給患兒清潔皮膚, 擦干汗液, 忌在皮膚上涂爽身粉或油類,用備好的長條尿褲遮住患兒會陰部, 戴眼罩, 用腳套套住雙腳;③護士準備:了解患兒的診斷、日齡、體重、黃疸原因、范圍程度、血清膽紅素結果及患兒一般情況資料, 估計光療過程患兒的不良反應, 操作前后洗手。
1.2.2.2 光療中護理 ①將患兒裸體放入已預熱好的暖箱中, 藍光燈距離患兒皮膚33~50 cm, 記錄開始光療時間;②更換體位每2小時1次, 側臥、仰臥交替更換;③嚴密觀察體溫和箱溫, 每2~4小時測體溫1次, 觀察體溫保持在36.0~37.4℃, 箱溫30.0~32.0℃;④補充水分和營養物質, 給予奶間喂水, 遵醫囑靜脈輸液, 維持水電解質平衡, 給予營養支持治療, 注意輸液護理;⑤按早產兒、足月兒常規護理,如保暖、口腔與臍部護理, b.i.d.;做好臀部護理, 遵醫囑給予配方乳/母乳喂養q.3h/次;⑥病情觀察:動態監測膽紅素變化、黃疸消退情況、生病體征, 及時發現并處理不良反應。
1.2.2.3 光療后護理 根據醫囑停止光療, 出箱時脫去患兒腳套, 穿好衣褲、脫去眼罩, 抱出暖箱, 記錄出箱時間和患兒的病情。
1.2.2.4 出院指導 囑患兒家屬觀察患兒黃染情況, 出院后定期隨訪。
30例患兒均好轉出院, 無不良反應, 平均治療時間(黃疸消退)29.8 h, 1例復發, 繼續藍光照射治療6 h后好轉。
有學者認為, 臨床護理的優化與支持是藍光照射治療新生兒黃疸的關鍵, 其可以成功降低治療中不良反應和不安全性[4]。作者認同此觀點, 結合病案資料分析, 體會總結如下[5-10]:①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治療最關鍵的是在治療期間通過治療、護理辦法維持、修復患兒機體, 保證患兒其他正常生理表現持續正常, 其中最重要的是補充水與電解質,以有效預防患兒因為水分缺失而發熱、低鈣抽搐、或酸中毒等;②治療間觀察, 對處于藍光照射治療期的患兒進行監測,包括患兒在照射過程中是否有哭鬧表現, 照射后黃疸消退表現, 照射溫度、強度、時間是否符合治療標準, 患兒所處環境是否存在風險情況等, 通過觀察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可從根本降低護理風險, 控制不良反應發生;③預后護理, 本文有1例患兒在黃疸消退后出現復發情況, 故而即便在黃疸好轉期, 也應采用經皮測黃疸儀對患兒黃疸情況進行反復檢測,通過電子設備檢查的結果要比肉眼觀察黃疸消退的情況更可信。當發現患兒有皮膚黃染或黃疸復發現象, 應及時給予藍光照射治療。
綜上所述, 在藍光照射治療過程中, 通過護理人員細心觀察, 合理、有效、科學、完整的護理措施并配合臨床其他治療, 高膽紅素血癥患兒可以顯著改善高膽紅素血癥病癥表現, 血膽紅素值有效降低, 避免不良反應, 故藍光照射治療在安全性和治愈率表現上均有顯著應用價值。
[1] 洪黛玲.兒科護理學.北京:北京醫科大學出版社, 2000:7.
[2] 崔焱.兒科護理學.第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2:6.
[3] 孫素娟.56例新生兒黃疸藍光療法的護理.按摩與康復醫學,2012, 3(4):141-142.
[4] 方冬艷.綜合護理干預對新生兒黃疸的效果觀察.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 2015, 36(31):4801-4803.
[5] 常延妮, 常竹芳, 田翠萍.藍光照射治療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護理體會.吉林醫學, 2012, 33(17):3794.
[6] 賴細芬.藍光照射治療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200例護理體會.中國美容醫學雜志, 2012, 21(14):512-513.
[7] 李榮華, 呂愛萍.藍光照射治療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護理干預.大家健康(旬刊), 2015(2):179-180.
[8] 于培芝.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藍光治療的護理.中國保健營養(旬刊), 2014, 24(3):1520-1521.
[9] 曾小芳, 盧燕君.風險管理在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藍光治療護理中的應用.中國校醫, 2013, 27(5):363.
[10] 張穩.高膽紅素血癥藍光照射治療新生兒的臨床護理體會.醫藥衛生(全文版), 2015(12):0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