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玉
(甘肅省家畜繁育中心733000)
新農村建設與沼氣配套模式探析
李紅玉
(甘肅省家畜繁育中心733000)
涼州區在新型農村社區建設中引入新型清潔能源項目,降低社區居民生活成本和污染,體現現代科技生活,推廣和促進現代農業生產。2014年累計建成規模養殖場 (小區)1110個,全區千頭以上養牛場 (小區)達到29個,萬只以上養羊場 (小區)達到20個,萬頭以上養豬場 (小區)達到10個。為解決養殖污染,糞便不能直接利用,新農村居民缺乏清潔能源,種植戶缺乏優質農家有機肥的矛盾。在新農村建設中,圍繞新型社區建設糞污沼氣能源生產供應配套設施,使其發揮 “扁擔”作用,將畜禽糞便轉化成民用然氣與農業有機肥,帶動清潔能源和高效畜牧業及有機農業生產利用,這一模式在新農村和現代農業建設方面意義重大,解決農牧業生產環保壓力矛盾,又能產生可觀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在新型農村安居工程,現代農牧業集中連片建設發展已成趨勢,但各功能區服務化、便利化、生活成本低廉化等配套設施并不完善,集中優勢得不能到體現和發揮,在規模化集中連片、養殖小區養殖模式下,糞污處理確實給養殖者帶來了很多麻煩。所謂生態型、環保型養殖在市場、成本、觀念的影響下漠視法律就成為慣性,配套完善的服務設施,延伸產業鏈條,維持良性運行是促進各行業共發展,在居民連片居住區,天然氣供應無法延伸的小區周邊,建設中小型沼氣生產供應站是解決畜禽糞便的有效途徑,促進養殖生態環保健康發展非常有利。牛日排糞便約15~20kg,肉牛7.7t/年,奶牛19t/年;豬3.0~3.5t/年;肉雞排糞量 0.01t/年,蛋雞 0.025t/年;羊每年0.8t/年,含水量≤70%,糞便干物質≥30%,鮮糞供氣站收購價40元/m3,每10噸鮮糞便可生產純凈沼氣50m3,生產的沼氣可輸入儲氣罐中,起到保證供氣的正常,調節氣溫變化氣量的不足。牛糞屬冷性肥單純堆積腐熟時間較長,含水量大,外界氣溫低的情況下腐熟會更長[1],將占用更多的堆糞場地。豬糞、雞糞則不然,堆積時間長容易生蟲,招致蒼蠅大量繁殖,威脅公共養殖安全衛士。
利用厭氧或兼性微生物以糞料中的原糖和氨基酸為養料生長繁殖進行沼氣發酵,產生的沼氣綜合利用在生態農業中,發酵原料或產物可以生產優質肥料或優質飼料,沼液可用作飼料添加劑浸種、追肥,沼渣可用作基肥,脫水干燥后生產復合肥。生產沼氣是綜合利用畜產廢棄物、防止污染環境和開發新能源的有效措施。基于糞便的優點和養殖特點,適度增加儲氣罐容積,能很好的解決低溫季節供氣量不足的問題。目前,新農村集中居住社區多在500~600戶之間,其他燃料不能替代農村明火做飯的習慣,清潔低價不間斷沼氣供應易降低生活成本,容易被社區住戶接受。戶均用氣8~10m3/月,沼氣供應價2元/m3,戶均生活用燃料0.6~1.0元/d,相比其他能源的使用成本非常經濟,也符合傳統習俗。
糞肥包括固體和液體肥,糞便通過堆積有氧發酵,腐熟后用于農業,這在小規模分散式飼養條件下方便實用,規模化和集中養殖小區飼養量大,飼養畜禽品種各異,補欄、出欄時間不盡相同,農業用肥都集中在春秋兩季,春季到秋末也是養殖的理想時間段,造成大量糞便堆積,發酵時間長,易造成肥效流失,沼渣經過脫水干燥,加工成有機肥,沼渣肥10元/kg,沼液40元/m3,使用沼渣肥,一畝設施蔬菜大棚使用沼渣、液肥,每年可節約化肥用肥開支1200~1300元,農藥500~600元,延長蔬菜采摘期15d,增加收入2000~3000元。高效率農業循環經濟是解決 “三農”問題的基本方針。畜牧業發展以堅持經濟、社會、生態目標并重,大力發展以秸稈養畜、畜禽糞便資源化利用為核心的循環經濟。
畜禽糞便的加工處理以往多以家庭式和養殖企業自建獨立運轉,沒能引入市場機制,處理存在一定的費用和勞動力,生產的沼氣、肥料有屬于工業商品,更需要投入人力和物力,需要另外的銷售組織和渠道,入市后生產量有限其產品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只能在小范圍經銷,成本增加利潤不佳。規模化企業和集中養殖小區比較固定的存欄量就有固定的生產原料,生產的沼氣企業和園區自行利用不了,反而增加生產和維護成本,導致國建項目閑置。涼州區通過國家能源項目的先進技術和資金,培育引進企業在新農村建設、現代農業集中區修建糞便處理、沼氣、沼肥生產企業,大力扶持在種、養和新農村集中居住條件成熟小區繼續修建的企業,形成工農商良性互補,保障企業有利益,群眾得實惠,新能源和現代農業發展才能繼續開發及保障生產穩定供給。
2016年初,農業部就調整優化農業結構提出,目前是調整優化農業結構有利時機。未來優質安全農產品需求潛力巨大,人們不僅要求吃飽吃好,而且要求吃得安全營養健康,為進一步調整優化農業結構帶來了市場動力。農牧交錯帶,積極推廣農牧結合、糧草兼顧、生態循環種養模式,示范建設一批農牧漁結合、循環生態的園藝作物標準園和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引導循環農業發展。
隨著,環保理念和措施的持續宣傳語推進,新能源汽車在農村的普及和CNG車輛改裝,沼氣進過純化后建設CNG加氣站[2],條件已經具備。目前,農村機動車的需求量在穩步增長,加之中央節能環保政策,在新農村城鎮化建設中沼氣的生產開發前景將更具潛力。
新農村連片或新型城鎮化建設,同時加強養殖小區和規模養殖場,再配套沼氣生產,現代設施農業生產基地形成環形關系。新農村建設配套沼氣模式兼具了各類糞污處理模式的優點,畜禽糞便可以變成較好、甚至高端的生物有機肥料是生產有機農產品的必需品,市場售價較高,且能發揮“挑夫”作用,服務種養殖業和居民生活,促使養殖業產生的糞污處理向產業化、市場化發展。
[1]袁立,王占哲,劉春.國內外牛糞生物質資源利用的現狀與趨勢[J].中國奶牛,2011(5):3-9.
[2]董利杰.畜禽糞便無害化處理關鍵技術[J].陜西農業科學,2007(4):171-173.
李紅玉 (1980-),女,甘肅省涼州市人,助理畜牧師,主要從事種牛飼養管理與推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