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玉安 (陜西省安康市漢濱區畜牧獸醫中心 725000)
淺述漢濱區獸醫實驗室動物疫病監測效果
馬玉安 (陜西省安康市漢濱區畜牧獸醫中心 725000)
安康市漢濱區地處陜南秦巴山區,2005年以來,區委、區政府貫徹大力發展以生豬養殖為主牛羊雞養殖并存的畜牧主導產業,在陜西省重點龍頭企業安康市漢濱區陽晨牧業科技有限公司引領下,規?;B殖場如雨后春筍般相繼建成。截至目前,漢濱區已建成年出欄千頭以上養豬規模場145個,規?;?0個,羊場85個,年出欄2000只以上雞場20個,是陜西省畜禽養殖大縣。一方面,為漢濱區畜牧業生產在質量和數量上取得了跨越式發展;同時,也給動物疫病防控工作增加難度。加之畜禽流動日益頻繁,種畜禽調動無序,更加大了動物疫病風險。如何搞好動物疫病防控工作,提高動物疫病監測效果,為養殖場 (戶)提供最佳畜牧獸醫技術服務,確保公共安全是漢濱區獸醫實驗室面臨的巨大挑戰。筆者從事基層獸醫實驗室工作多年,現就漢濱區獸醫實驗室在動物疫病監測效果方面談點粗淺認識。
漢濱區獸醫實驗室屬一級生物安全實驗室。2014年通過陜西省畜牧獸醫局驗收合格,現有工作人員3名。主要開展動物免疫抗體檢測、疫病監測及突發疫病診斷等工作。為上級制定動物疫病防控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動物免疫抗體監測是預防動物疫病的重要手段。通過獸醫實驗室血清學檢測技術對免疫動物進行免疫抗體監測,可有效掌握畜群免疫抗體水平、疫苗質量和疫苗接種方案等免疫效果,從而達到制定科學動物免疫程序的目的。近年來,漢濱區獸醫實驗室每年分別在春秋兩季集中對免疫動物進行免疫抗體檢測,并及時通報檢測結果,對免疫抗體不達標的畜禽要求補免,區中心還將免疫抗體檢測結果作為各鎮畜牧獸醫工作年終考核的重要指標之一,充分發揮實驗室檢測結果的作用,以檢促防。收到良好效果。自2011年以來,各類動物免疫抗體合格率逐年呈穩定上漲勢態,促進動物防疫工作,為漢濱區動物疫病防控打下堅實基礎。據統計,2015年,對轄區33個鄉鎮270戶養殖場及部分散養戶隨機抽檢2600份血樣進行動物免疫抗體檢測 (其中,豬血清1200份,牛血清200份,羊血清500份,雞血清700份)。檢測結果為:豬瘟免疫抗體合格率由2011年的65%提高到90%,同比增長10%;豬、牛、羊口蹄疫免疫抗體合格率由2011年的57%、55%和56%分別提高到79%、78%、79%,同比增長均為8%;H5亞型禽流感及雞新城疫免疫抗體合格率由2011年的65%和76%分別提高到86%和92%,同比增長10%和8%。增強動物免疫力,降低動物疫病風險。全區動物疫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豬、牛、羊、雞病的發病率由2011年的17.8%、9%、12%和19.5%分別降低到15.5%、8.7%、11%和17.8%,死亡率由2011年9.5%、7.8%、8.7%、9.3%分別降低到6.8%、5%、6.2%、8.5%,使漢濱區畜禽發病率和死亡率在可控范圍內。由此可見,定期開展獸醫實驗室免疫抗體監測,評估免疫效果,對動物防疫工作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動物疫病監測工作是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基礎,是動物、動物產品質量的重要保證。由法定機構和人員按照國家規定的動物防疫標準,依法制定程序、方法和標準對動物、動物產品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檢查和檢測,并依據監測結果進行處理。目前,實驗室檢測技術是動物疫病監測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之一。通過實驗室定期、分階段、分群體的動物疫病監測,可及時發現動物疫病的流行現狀、危害程度、風險因子和發展趨勢,掌握不明原因動物疫病的病原和發生原因。為制定科學有效的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措施提供可靠依據。從而實現疫情的預警預報和疫情的早發現、早控制。及時消滅病原,把損失降到最低。2015年7月,中心對轄區牛羊進行布病流行病學調查中,發現洪山鎮周灣村駱某羊場羊只疑似布病感染。立即隔離并采集血樣送實驗室檢測。通過布病平板凝集實驗篩查和試管凝集實驗確診,結果為送檢的50份血清樣品中,檢出陽性血清30份,陽性率達60%。中心立即啟動重大動物疫病應急預案。對該場存欄的168只山羊全部進行撲殺、焚燒、深埋等無害化處理;對污染羊舍及其周圍環境用0.5%百毒殺和10%燒堿連續消毒15d以上;由于疑點地處邊遠山坡,交通不便且農戶比較分散,周邊養殖戶少。于是,對疑點周邊500m以內存欄的113只山羊每隔一月采樣檢測1次,連續抽檢3次。未發現疑似和新發病例。及時撲滅疫情,消滅病原,保障了人畜等公共安全。
隨著動物疫病的不斷發展變化,許多動物疫病不是由單一病原體引起,往往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病原體協同作用而造成。加之隱形感染和非典型病例增多。單靠傳統的臨床和病理剖檢等感官檢查很難對動物疫病作出準確定性,只有借助實驗室檢測診斷技術達到確診目的。從而,科學指導養殖場 (戶)合理用藥,做好疫病早診斷、早治療,把損失降到最低。2016年3月,本轄區某羊場突發疫情,羊只漸進性死亡。經流行病學調查、臨床檢查、病理剖檢和實驗室診斷技術確診為羊肝片吸蟲病。隨即對該羊場感染羊只進行隔離,對癥治療,同群羊只進行驅蟲。同時,加強飼養管理,注意防寒保暖,及時清理糞便堆積發酵,保持圈舍通風干燥清潔衛生,對圈舍、用具及周圍環境進行徹底消毒。兩周后疫情得到控制,病羊痊愈。為養殖場挽回經濟損失20余萬元??傊茖W實施實驗室檢測能有效預防和控制動物疫病,提高養殖效益。
目前實驗室經費僅能維持春秋兩季的集中免疫抗體檢測,滿足不了平時的常規抽檢和養殖場 (戶)動物疫病監測、凈化等工作費用。
目前實驗室工作人員都是兼職,專業知識學習和平常演練機會少,致使工作人員專業素質不高,理論知識欠缺。
主要停留在春秋兩季動物免疫抗體檢測上,滿足不了養殖場 (戶)的平常動物疫病監測、診斷和治療等其他檢測需求。
由于采集樣品對動物的生產力有一定影響,加之有的養殖場 (戶)對實驗室檢測的目的和意義知識缺乏,認識不夠。致使部分養殖場 (戶)對動物疫病監測工作不予配合,甚至阻止工作人員采集樣品,給動物疫病監測工作帶來阻力。
把春秋兩季集中檢測和平時常規抽樣監測結合起來,根據漢濱區動物疫病流行情況,定期、分階段、分群體制定合理的動物疫病監測計劃并有效實施,努力把漢濱區動物疫病防控工作做得更加出色。
一方面,加大實驗室投入,引進先進儀器設備,提升檢測項目和技術水平。另一方面,采取赴外學習和平時演練等形式,加強獸醫實驗室工作人員技術培訓,提高業務知識和檢測技術水平。使工作人員更加熟練掌握實驗室技術規范、操作規程及檢測方法等操作技能,達到獨立進行實驗室操作、分析實驗數據、正確判定實驗結果的水平,以確保實驗室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制訂更加科學合理的實驗室崗位責任制及管理制度,用制度約束、規范工作人員的行為,使之作用發揮到極致;同時,按照《獸醫實驗室質量手冊》等要求,進一步完善實驗室各項記錄和檔案。使漢濱區獸醫實驗室更加規范化、標準化。
加大動物疫病監測目的和意義的宣傳力度,使養殖場(戶)真正了解實驗室檢測在動物疫病防控及畜牧業生產中的作用,自覺配合動物疫病監測工作。
開展鄉鎮畜牧獸醫工作人員采樣基礎知識及采樣技術培訓,提高其采樣技術水平,使采集樣品具有代表性且質量符合要求,確保監測結果的準確性和監測結論的科學性。
馬玉安 (1966-),男,陜西省安康市人,獸醫師,主要從事動物檢疫相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