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永柱 賈文星
(山西省原平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034100)
提高仔豬成活率綜合措施
穆永柱 賈文星
(山西省原平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034100)
對于實行自繁自養的養豬場來說,仔豬成活率是發展生豬數量、提高生豬質量和降低生產成本增加效益的關鍵。仔豬成活率低會直接影響母豬的生產效益,降低養豬經濟效益。而哺乳仔豬的抗病能力較弱,極易因凍、壓、餓等因素造成死亡,必須加強飼養管理,采取綜合措施,才能最大限度提高仔豬的成活率。
一是按照母豬不同妊娠階段營養要求,提供充足營養營養物質,滿足胎兒生長發育需要,但也要避免母豬過于肥胖,并注意適當運動,增強母豬體質。二是要有效提高母豬泌乳力,保證在哺乳期有充足的泌乳量,從而提高仔豬的生長速度和成活率。有關研究表明,在懷孕后期和哺乳期的母豬飼料中加入適量脂肪能提高奶水產量和初乳中的脂肪含量,能夠將1kg以下仔豬的存活率提高17%。
一是加強產床和母豬的清洗消毒,保持生產環境干凈衛生,有效降低初生仔豬前期患病幾率。二是規范助產護理行為,實行專人看護分娩,規范仔豬接生操作,為初生仔豬擦干身上黏液,進行斷臍并在仔豬保溫休息區進行消毒,盡早讓仔豬吃上初乳,以增強其抗病能力。及早發現母豬難產及仔豬假死,并及時采取措施,增加活產仔豬數。三是加強母豬的產后護理,選用適宜藥物沖洗子宮,給飲補液鹽水,飼喂口感好,且有輕瀉作用的飼料,以促進排便,增強體力,有利于仔豬的哺乳。四是防止踩壓死傷仔豬。仔豬出生1~3d最易因母豬起臥踩傷或壓傷仔豬,需要加強管護,設立保護欄或保育間,采取母仔分開睡覺休息的方法,或在母豬欄采用活動欄,既能保證仔豬吃到母乳,又能防止壓死踏傷仔豬。
仔豬調節體溫能力差,尤其是抗寒能力弱,在低溫環境下,仔豬易患低血糖、感冒、肺炎等疾病,嚴重時會大批死亡。因此,要科學調控豬舍溫度,為仔豬設立保溫箱,滿足仔豬的溫度要求。仔豬生長的適宜溫度是:初生 6h內為 35℃、1~3日齡為 30~34℃、 4~7日齡為 28~30℃、 8~15日齡為25~28℃。同時,要避免溫度過高使母豬采食量減少,影響泌乳。仔豬超過2日齡,產房的溫度應當降到20℃。
初乳中蛋白質含量很高,且免疫球蛋白占到60~70%。而初生仔豬沒有先天免疫力,只有吃到初乳后才能獲得免疫力。而且,仔豬剛出生時,腸道上皮處于原始狀態,具有吸收大分子免疫球蛋白的機能,6h后開始下降,12h后幾乎失去此項功能。同時,研究表明,母豬從分娩開始,6h內的初乳最有營養,如果仔豬在出生6h內吃到40ml初乳,就可以獲得足夠的被動免疫,提高仔豬的抗病力。所以,早吃初乳,吃足初乳是提高仔豬成活率的有效措施。
固定哺乳乳頭是提高仔豬成活率的主要措施之一。固定乳頭的原則是弱小仔豬吃中、前部乳頭,強壯仔豬吃后部乳頭。訓練仔豬固定乳頭時,可先讓仔豬自行選擇,再按體重大小強弱適當調整,保證每頭仔豬及時吃到母乳。在人工輔助2~3d后可固定仔豬吃乳位置,保證仔豬較均衡生長。
仔豬最好的食物是母乳,母豬乳攝入量不足會引起營養不良,易患病,最后形成僵豬甚至死亡,導致餓死的比例可超過50%。因此,在所產仔豬數超過母豬有效乳頭數時,要在出生后盡快進行寄養操作,并要跟蹤評估,及時調整。研究表明,寄養能把仔豬斷奶前死亡率降低40%。
新生仔豬補鐵是一項提高仔豬成活率的非常重要的措施。缺鐵會使仔豬表現出貧血癥狀,生長快的仔豬常因缺氧而突然死亡,或者精神不振,生長緩慢,還易并發白痢、肺炎。而初生仔豬每天平均需要7~11mg鐵,但100g豬乳中不足0.2mg,不足仔豬需鐵量的5%。因此,新生仔豬必須及時補充鐵,即出生后2~3日齡仔豬進行預防,以防仔豬因貧血引起下痢。另外,新生仔豬也易缺硒,在生后前3d和兩周左右為仔豬補鐵硒合劑有利于仔豬生長發育。
正確有效適時的藥物保健也是減少仔豬疾病、提高仔豬成活率的重要措施。為提高新生仔豬抵抗力,有效預防副豬嗜血桿菌、胸膜肺炎放線桿菌、鏈球菌、大腸桿菌、巴氏桿菌等疾病感染,可在仔豬剪牙斷尾和斷奶轉群時適當應用有效藥物防治。仔豬白痢的預防要在母豬分娩前3周進行。
母豬泌乳量從產后5d開始逐漸上升,20d達到泌乳高峰,30d后逐漸下降,而仔豬的發育隨著日齡的增長也逐漸加快,單吃母乳已不能滿足其生長所需養分,需要增喂飼料來補充。另外,早補料能促進仔豬消化道和消化腺體的發育,可避免仔豬亂啃贓物,減少下痢病患,減少死亡。因此,為保證仔豬正常生長,必須及時補充飼料,從仔豬出生6~7d開始誘導補料,10d后逐漸補充高能量、高蛋白、適口性好、易消化的全價混合料。
仔豬斷奶日齡需要根據仔豬生長發育情況確定,一般在35d左右。首先斷奶要有計劃的逐步實施,斷奶前5d要逐步減少母豬飼料,促使乳汁分泌減少,迫使仔豬吃料,減少斷奶后仔豬的應激。二是斷奶后的仔豬最好先在原圈飼養,母豬走后及時將小環境溫度提高3~5℃,并在夜間整夜開燈,使保溫箱外光線較強,誘導仔豬出保溫箱采食飼料,同時便于值班人員照顧仔豬。三是在飼喂仔豬時,因仔豬的消化器官不發達,吃得過飽就會出現消化不良、腹瀉、消瘦,甚至脫水死亡,因此,不可加料太多,每次只讓仔豬吃八九成飽。每天最好飼喂5~6次,間隔時間以3~4h為宜。四是盡量減少抓豬等應激刺激,如疫苗注射等應激無法避免時,也要盡力減小或分散開出現,這是保證仔豬順利斷奶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