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樹蓮(山西省晉中市第二人民醫院,山西 晉中 030800)
流行性感冒預防與辨證護理體會
程樹蓮
(山西省晉中市第二人民醫院,山西 晉中 030800)
流行性感冒;辨證護理;病毒感染
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發熱門診共接診486例發熱患者,其中流感患者174例,占近40%左右。冬春季節是流行性感冒的高發季節,一定要加強預防,尤其是年老、體弱、嬰幼兒、孕婦人群、慢性疾患和手術后的患者以及使用化療藥物治療致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更應該注意在冬春之季預防流行性感冒的發生。對群居生活的人,出現相同類似癥狀的發熱、咽痛、頭痛、肌肉酸痛、鼻塞、流涕、打噴嚏的患者,一定要早期發現、早隔離、早治療,及時護理,防止流行性感冒大爆發,同時也要預防其并發癥的發生。通過對以上174例流感患者的護理得到以下體會。
流行性感冒是一種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傳染病,是我國法定的丙類傳染病。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人類的病原體有3種類型的病毒,為甲、乙、丙型。其中甲型流行性感冒病毒有極強的變異性,乙型次之,丙型較穩定。由于流行性感冒病毒的易變異性,人群普遍對其缺乏免疫力,普遍易感,因此容易發生并可引起流行。
流行性感冒的預防
預防流行性感冒的發生,還應清楚其傳染源、傳染途徑和易感人群以及殺滅該病毒的方法。
1.傳染源。首先是流行性感冒患者,其次是隱形感染者,還有被感染的動物也可能為一種傳染源。
2.傳播途徑。多數是帶有流行性感冒病毒的飛沫,經呼吸道進入體內,少數也可經共用手帕、毛巾等間接接觸而感染。
3.易感人群。人群為普遍易感。
4.流行性感冒之所以易發于冬春季節,與其病毒的特性有關。流行性感冒病毒抵抗力較弱,不耐熱,56℃即可使病毒滅活。溫室下傳染性很快喪失,但在0~4℃能存活數周,-70℃以下或凍干后能長期存活。病毒對干燥、日光、紫外線以及乙醚、甲醛、乳酸等化學藥劑很敏感,極易殺死。對醋酸也敏感,30 min熏蒸可殺滅。
流行性感冒與普通感冒的鑒別
流行性感冒與普通感冒對人體的危害不同,流行性感冒對人們的健康危害更大,因此要把它們二者區別開,更應重視流行性感冒。
1.流行性感冒與普通感冒的病原體不同。普通感冒是由上呼吸道自限急性病毒感染引起的一般傳染性疾病,而流行性感冒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引起的傳染性較強的疾病。通過采集患者的咽拭子可做出鑒別。
2.感冒的癥狀不同。普通感冒是鼻塞、流涕、咳嗽、頭痛、乏力、發熱者少見,有的兒童可見發熱或高熱,并伴有咽痛、耳痛、眼痛、流淚,成人少見。流行性感冒起病急,癥狀較普通感冒重,常以高熱起癥,呼吸道癥狀輕、全身癥狀重,體溫高達39~40℃,2~3 d后熱退,呼吸道癥狀轉為明顯,有干咳、鼻塞、流涕加重,咳痰,痰中帶血絲,易繼發細菌感染,繼發細菌感染者痰轉為膿痰,部分患者會出現呼吸困難、發紺,有少數患者會出現鼻出血、惡心、納差、便秘或腹瀉,面部呈急性病容。
3.兩種感冒的治療與護理的區別。普通感冒為自限性疾病,一般注意休息、多飲水,1周左右可自愈,對它的治療為對癥治療,主要應用解熱鎮痛劑、抗病毒藥利巴韋林等,中藥板藍根、四季抗病毒沖劑等,護理上以休息、多飲水為主,清淡飲食,注意相對隔離,并發癥少。流行性感冒的治療是對癥治療和抗病毒藥早期應用相結合,可用金剛脘胺、奧司他韋(達菲)、扎那米韋,中藥可用連花清瘟膠囊,護理上要求單人間隔離,早發現,早就醫,早用藥,早休息,多飲水,預防并發癥的發生。
4.兩種感冒的并發癥不同。普通感冒的并發癥少見,但流行性感冒的并發癥多見,最常見的是肺炎、腸炎、扁桃體炎、心肌炎、心肺功能急性衰竭等。有報道記載流行性感冒可使心臟疾病惡化,在流行性感冒季節,死于心臟病發作的患者明顯增多,僅美國每年就高達9萬人次。孕婦患流感可致流產或胎兒發育不良等情況發生。
流行性感冒臨床常見類型
1.單純型。最為常見,患者寒戰發熱,體溫可達39~40℃,同時伴頭昏、頭痛、咳嗽,鼻黏膜、眼結膜、咽部黏膜充血,一般3~5 d逐漸消退或減輕,熱退后全身乏力可持續1~2周。
2.肺炎型。患者高熱不退,咳嗽嚴重,咳痰帶血絲,呼吸急促,有濕性啰音,X線檢查可見散在絮狀陰影,病情可延長至3~4周,少數導致死亡。
3.中樞神經型。高熱不退,中樞神經癥狀明顯,頭痛、頭昏、震顫、譫語、虛脫甚至昏迷,可出現腦膜刺激征,如劇烈頭痛、噴射狀嘔吐、頸項強直及腦炎體征,有意識障礙、抽風等,病情危險,愈后差。
4.胃腸型。患者除全身中毒癥狀外,還有惡心、嘔吐、腹瀉、腹痛等胃腸道癥狀。
流行性感冒的辨證護理
1.流行性感冒的治療西醫尚無特效藥物,以對癥處理為主,中醫以清溫清熱解毒、疏風散寒辨證治療,可有效治療和緩解流行性感冒癥狀,加以積極有效的辨證護理至關重要。
2.辨證護理時首先要注意保暖,冬天人體抵抗力降低,容易受涼,再之室內門窗關閉,長時間又易導致室內空氣不流通,利于滋生病毒并引起傳播。冬春季節氣候干燥,呼吸道黏膜抗病力減弱也是易發生和加重呼吸系統疾病的因素。所以人們要在氣溫降低時及時添加衣服,出門時戴口罩,室內要保持良好的通風,保持環境衛生。冬春季節更加注意室內衛生,每日通風至少2次,注意保持適宜的溫、濕度,一般情況室溫在18~24℃,相對濕度在40%~60%,在周圍有人患感冒時,可以用食醋熏蒸消毒,有效地消滅流感病毒,預防流行性感冒的傳播。
3.辨證護理中注意個人衛生,預防病毒從口鼻、手侵入;勤洗手、洗澡,勤更換衣服,勤曬被褥。如果發現身邊有感冒患者時應注意保持一定距離,在流行性感冒的高發季節,盡量少去人員密集的場所。注意不留長指甲,洗手最好要用流動水洗手,不用別人的潔具。
4.加強自身身體鍛煉,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堅持正常的工作和學習、生活的同時注意合理休息,勞逸結合,不疲勞、不貪玩、不熬夜,保證充足的睡眠,早睡早起,適當參加戶外活動,如跑步、打球、游泳等。
5.加強營養,膳食平衡,飲食宜清淡,并且富含維生素、優質蛋白和人體所需的各種微量元素,如新鮮的水果、蔬菜、食用菌菇、羊肉、豆制品、乳制品、魚肉等,忌暴飲暴食,不酗酒,不吸煙,避免生冷和不易消化的飲食,兒童尤其要忌冷飲。鼓勵人們多飲溫開水,使口腔和鼻腔黏膜保持濕潤,更有效地發揮上呼吸道黏膜清除病菌的功能。
6.加強預防接種,我國流行性感冒通常高發于每年的12月份或1月份,一般持續時間為2個月。在流行性感冒來臨前接種流行性感冒疫苗(簡稱流感疫苗)。
7.一旦發現流感樣的癥狀,一定要及時到醫院發熱門診就醫,早隔離、早休息、早治療、早護理,防止并發癥的發生,達到早日康復的目的。
8.冬春季節出現流感樣癥狀時,可以服用一些中草藥或中成藥。
9.發熱患者應勤觀察體溫變化,必要時給予物理降溫,用溫水擦浴、冰塊冷敷,或用退燒藥物降溫。但是兒童禁服阿司匹林以防瑞氏綜合征發生。
10.流感患者注意情志的調護,保持樂觀愉快的情緒,多聽輕音樂,減少和避免不良因素的刺激,護理人員應多關心和幫助患者,同時要注意自身戴防護口罩、勤洗手等。
總之,人們若能夠在冬春季節來臨之前認真做好流行性感冒的預防護理工作,從思想上重視,行動上科學對待,自覺養成良好的個人和公共衛生習慣,可減少流行性感冒的發生。
2016-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