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子豪李想
術后蘇醒期譫妄的原因分析及干預措施
嚴子豪1李想2
作者單位:1.110013 沈陽,中國醫科大學第一臨床學院學生科;2.中國醫科大學第一臨床學院麻醉科
臨床觀察中發現,術后蘇醒期譫妄是患者術后常見的并發癥。通過對全麻下術后蘇醒期譫妄患者的臨床觀察,分析術后蘇醒期譫妄的原因,對圍術期患者采取積極的干預措施,減少了患者術后蘇醒期譫妄的發生率,縮短了術后蘇醒期患者機械通氣和麻醉蘇醒室留滯的時間,改善了患者的治療效果。
蘇醒期;術后;譫妄;原因分析;干預措施
譫妄是一組急性、廣泛性且可逆的精神狀態改變,以認知障礙為主要特征[1]。據報道,譫妄在住院患者中發病率為10%~30%,外科手術患者中可達50%。蘇醒期譫妄是發生在全麻蘇醒期即刻及麻醉蘇醒室(PACU)中的早期術后譫妄,在全麻蘇醒期發生率約8%~20%。筆者結合自身臨床經驗及理論學習,對術后譫妄的發生原因臨床診斷、及干預措施進行總結,以供醫務同仁借鑒。
患者手術結束后拔除氣管插管入PACU,或帶氣管插管入PACU符合拔管指征后拔除氣管插管后,出現的急性意識障礙。表現為蘇醒期意識模糊、思維混亂、答非所問,對人對事物出現認知障礙,有緊張、恐懼或者興奮、躁動表現。
2.1 心理因素 術前精神緊張,對手術過程過分擔憂,擔心術后并發癥或死亡;術后刀口疼痛,引起緊張、焦慮、恐懼等情緒反應,使患者心理處于應激狀態。
2.2 圍手術期用藥 各種神經結構與功能影像學提示,術后譫妄患者中樞異常區域與中樞膽堿能通路重合。實驗室檢查提示:血清抗膽堿能活性水平與譫妄程度呈正相關,其明顯存在劑量-反應關系。而多種麻醉及止痛藥物均作用于膽堿能神經發揮效應。多巴胺、γ-氨基丁酸、去甲腎上腺素受體等作為神經遞質,在手術創傷和麻醉藥的作用下活性下降,他們在體內的濃度異常表達可引起譫妄[2-3]。其他能誘發術后譫妄的麻醉藥物還包括七氟烷、羅庫溴銨、依托咪酯等,對中樞神經系統都會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此外,阿托品、異丙嗪、嗎啡、杜冷丁、氯胺酮、甲硝唑等圍手術期用藥也可誘發譫妄。
2.3 手術創傷 手術引起任何部位的炎性反應所產生的炎性因子,都會通過神經、體液介導對腦組織產生影響。特別是IL-1、IL-6及TNF-α在外周組織中產生,通過迷走神經進入腦組織,引起神經細胞炎癥反應,從而引起譫妄。另外,腦細胞自身也會產生炎性因子一進而誘發譫妄[4]。
2.4 大腦低灌注 術中術后出現低血壓、低血氧等原因,引起腦氧化代謝不充分,導致腦功能障礙,誘發譫妄的發生。
2.5 水、電解質紊亂 麻醉術后,導致心血管、消化、呼吸、泌尿等系統不同程度的損害,從而引起機體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紊亂,加之體內中間代謝產物蓄積或吸收,引起腦機能障礙。此外,還有感染、脫水、休克、離子紊亂、低體溫、低血清蛋白或營養狀況差等,也可引起術后譫妄。
2.6 手術類型 手術類型是術后蘇醒期譫妄的重要因素,心臟外科患者術后更容易發生譫妄。有研究顯示,心臟外科術后發生譫妄的機率高達44%~52%[5]。
2.7 術后特殊體位 術后患者常置于被迫體位,如乳腺手術的加壓包扎、頸椎術后頸托固定、髖關節置換術后患肢的外展中立位等,以及術后各種監護儀器、吸氧管、輸液管、導尿管等的影響,加上術后傷口軟組織緊張、痙攣等均使患者感覺到不適,容易產生幻覺,導致譫妄發生。
30%~40%的術后蘇醒期譫妄可預防[6]。一旦診斷為譫妄后就要積極治療,首先采取非藥物治療措施,除非譫妄癥狀影響自身或他人安全,影響治療措施實施(如機械通氣、中心靜脈插管等),才用藥物治療。
3.1 提高患者應激的耐受力 術前查找可能引起術后譫妄的原因并盡量糾正。術前全面評估患者的全身情況,積極改善患者的內科情況,加強營養,提供個性化護理,創造良好寬松的住院環境,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
3.2 充分鎮痛 疼痛是機體對手術創傷的應激反應。術后麻醉失效后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疼痛持續不緩解,可以引起生理功能紊亂,導致譫妄發生。使用鎮痛藥物必須嚴密監測生命體征及不良反應。有報道哌替啶有增加譫妄發生率的風險,可選擇適量嗎啡、芬太尼、氫考酮等。
3.3 麻醉藥物的毒性作用 術中麻醉藥物對患
者的影響較大,有些藥物存在引起精神疾患的副作用,術中應盡量避免。應用麻醉藥物要充分考慮藥物的種類、劑量、半衰期、副作用及患者的肝腎功能等情況。盡量減少患者清醒后麻醉藥物殘留。
3.4 術后監護 術后應立即給予吸氧,監測生命體征、監測血氧飽和度。低氧血癥與術后譫妄有著顯著的相關性,并且是術后早期大腦功能失調的一種誘發因素,給氧后可以有效改善癥狀。
3.5 維持內外環境穩定 治療脫水、心衰和電解質紊亂。由于手術原因患者丟失體液較多,術后應密切觀察切口滲血情況以及引流液的量、顏色、性狀,及時、正確地補充血容量,有計劃地輸血、輸液。進而防止電解質紊亂,預防低血壓發生。
3.6 心理干預 術后蘇醒期盡量避免身體約束,使用一些溫馨的語言加強與患者交流溝通,如談話、對視、觸摸等。告知患者術后強迫體位的重要性。
3.7 營造良好環境 減少環境噪音,保持光線柔和和溫度、濕度適宜,盡量減少外界環境對患者的刺激,避免擾亂患者睡眠;輔助改善感知功能,如給予眼鏡和助聽器。密切觀察患者,對出現躁動者做好相關防護措施,防止發生墜床等安全事故的發生。
蘇醒期譫妄是發生在全麻蘇醒期,即PACU中的早期術后譫妄。雖然譫妄多數是可逆的,但會增加患者的蘇醒時間和醫療成本,增加醫護人員的工作負荷及家庭和社會的負擔。因此,對手術患者應給予積極有效的干預措施,如術前全身支持營養、積極治療原發病;術中加強管理,合理給氧、補液,盡量使用副作用小的藥物;術后密切觀察,控制低氧血癥,預防低血壓的發生等。對于預防術后蘇醒期譫妄的發生具有積極意義。
[1] 劉洋,潘甜,余亮,等.鹽酸羥考酮預防老年食道癌根治術患者全麻蘇醒期譫妄的臨床研究[J].中華全科醫學,2016,4(14):527-530.
[2] 薛占霞,高永山.術后譫妄的研究進展[J].神經藥理學報,2014,8(4):20-27.
[3] 石思梅,黃薇,廖昆侖.腫瘤科護士工作倦怠現狀及其主要影響因素[J].現代醫學,2009,9(11):115-116.
[4] Luzius A Steiner. Postoperative delirium. Part 1:pathophysiology and risk factors[J]. Eur J Anaesthesiol, 2011, 28(9): 628-636.
[5] 張偉英,孫燕,葉文琴.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后譫妄的研究進展[J].中華護理雜志,2013,9(48):859-862.
[6] 管劍鋒.右美托咪定對靜吸復合全麻術后蘇醒期躁動的影響[D].蘇州:蘇州大學,2013.
R61
A
1672-7185(2017)06-0051-02
10.3969/j.issn.1672-7185.2017.06.021
2017-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