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紅偉
摘 要:幼兒園主題活動是以一個話題為中心進行延伸拓展進而形成多個話題和活動,在活動中貫穿語言、數學、空間、運動、音樂、人際等能力的培養?,F代幼兒主題教育活動就要整合各種幼兒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形成園本生成活動,努力架構幼兒教育知識體系與實踐情感體驗有機聯系的教育形式。
關鍵詞:幼兒園 主題教育 有效策略
近年來我園以主題為導向開展了各種各樣的教育活動,取得了較好的成效。主題教育活動以“探索 發現 學習”的精神為核心,融合了五大領域的教育要素,內容來源于幼兒生活,從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入手,擁有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
一、堅持園本研討,構建主題實施脈絡
重視研討的力量,堅持全面規劃、深入研討的原則,以“生長樹”為導向實施全體教師參與的主題活動研討。以教研組為單位,以教師輪流主持教研為方式開展主題研討,教研活動把前期的宏觀把握、中期的實施操作與后期的拓展延伸作為骨架,形成了主題開展前、中、后的研討“三部曲”,對主題教育內容實現多維度的挖掘,積極構建主題教育的脈絡。其中,主題開展前的研討注重對主題思路的整體把握、主題核心目標的綜合提煉、主題環境創設的統籌設計。中期研討是側重于集體活動的實效性、區域材料的針對性。如在“美麗的花門簾中”采用了顏色排列的方法進行提示,引導幼兒根據顏色進行排序,孩子們都能根據顏色的提示串珠子、扣鎖鏈;在“圖書角”中運用了圖形暗示的方法,在書柜的每一格上貼上大的圖形,圖書的左下角貼上相應的小圖形,引導孩子們根據圖形一一對應,整理收放圖書,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在“大拼版”中利用了線條和圖形的雙重提示提醒幼兒根據地面上的線條和圖形對照拼版反面的圖形拼搭完成拼版,在這個過程中既使幼兒的思維能力得到了提高又鍛煉了手眼協調能力。
二、打造主題環境,營造互動氛圍
1、創設與主題內容匹配的環境
在充分研討的基礎上,在主題教育實施過程中,我園緊跟先進的教育理念,教師們樹立環境創設具有全局構思的觀念,統籌協調、合理規劃,利用環境資源,實現教育目標,打造“年級思路一致、班級各具特色”的環創模式。各班根據主題內容主要采用“門頭 + 主題墻 + 班級內飾 + 走廊”的形式全方位地進行創設,不僅充分體現當月主題的鮮明特征,更讓家長和幼兒一目了然知曉主題內容。同時,注重幼兒主動參與與發展,強調幼兒是環境的主人,以幼兒作品裝飾走廊,借助物體或變換作品形狀等多種形式如粘貼在主題底板、夾在彩色吊繩上進行懸置或者把作品卷成卷筒狀等,達到了整體裝飾效果,有效營造了主題教育的濃厚氛圍。
2、注重收集與主題教學相符的材料
在主題教育過程中,材料的收集與投放顯得尤為重要。我們將教育目標與材料有機融合起來,充分發揮材料的教育潛能,讓材料真正為主題教育而服務。根據主題活動的目標和內容,在集教、區域、戶外、生活等諸多方面,為幼兒、教師提供內容豐富、形式各異的學習與教育材料,最終通過教師的引導,使幼兒在與材料的相互作用中主動學習、主動探究。
3、建立長效化主題環境評比機制
自開展主題教學以來,園所就把主題環境創設“走動式”評比作為一項長效化機制落實開展,每月月初組織全體班長對各班主題墻面、幼兒作品、區角建設等諸多方面進行評比,通過參觀學習、交流經驗,達到了取長補短、互相促進的效果,為更好地實施主題教育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三、挖掘集體教學內涵,激發幼兒潛能
我園一直堅持運用相關的教育理念指導教學策略,在園本教研思路引領下,不斷推進主題活動的開展深度。
我園進行主題集體教學的專題研討,以尊重個體差異、激發幼兒潛能為目的,對教學目標的提煉、教學內容的拓展、教學形式的豐富進行深入的討論,不斷挖掘主題集體教學的內涵。注重教授知識的轉換過程,在集體教學活動中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增加幼兒分組活動、個別活動的機會,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滿足幼兒的不同需求。除此之外,以研討課開路、示范課指導、推優課交流不同形式展示優質活動課,借助集體的智慧,提高創新意識,使集教活動開展得更到位。在期末舉辦“賽教”活動,為教師提供經驗學習、心得交流的平臺,大量的觀摩反思活動也進一步提升教師研究有效教學環節與教學行為的能力,最終促進幼兒的提高。
四、創設情境區域,促進幼兒自主學習
區域活動也是幼兒教育活動中的一個關鍵的組成部分。我們聚焦幼兒自主探索,關注區域與主題的有機關聯,結合主題創設情境化的區域活動,讓幼兒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進行個別化的學習活動,在新舊經驗的反復、雙向的相互作用下,不斷充實、豐富、建構、發展幼兒的知識經驗。老師可以根據每一孩子的實際特點,來制定合適的游戲。例如:根據孩子們的興趣、愛好和年齡等特點、以此來使文明禮儀教育滲透到孩子們的生活中。例如,小班的孩子最小,對于他們就可以設定一些簡單的游戲,在這些游戲中主要去培養孩子不去吵鬧地玩游戲,有序地對這些玩具進行整理和擺放。中班的小朋友就相對比較大,所以對于他們可以采用“過家家”的方式,在這種情景設定中會出現一些商店和一些大型消費場所還有醫院、銀行,讓孩子們去表達自己的需求,更好地去培養他們的交際能力。雖然這只是一個虛擬的社會環境,但在這種虛擬的環境中卻能體驗到它的真實性,這樣的游戲也成為孩子們鏈接知識和實踐的橋梁。而大班的孩子們最大,可以讓他們玩關于“社區”的游戲,在這個游戲中重點是讓孩子學會與人交往,開展戶外主題,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我園倡導“學中玩,玩中學”的教育理念,把寓教于樂的觀念貫穿到幼兒一日生活中,充分尊重幼兒享有戶外活動的權利,結合主題內容、精心設計,開展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戶外活動,讓幼兒在快樂游戲中進一步鞏固所學到的知識,讓幼兒用感興趣的方式增強體質,提高健康水平,促進幼兒全身心發展。
參考文獻
[1] 幼兒園區域活動材料投放策略探析[J]. 曹桂秋. 延邊教育學院學報. 2016(05)
[2] “青海,我美麗的家鄉”主題教育活動淺析[J]. 紅衛. 青海教育. 2018(09)
[3]淺談多媒體電教手段在主題班會中的運用[J]. 郝光. 遼寧行政學院學報. 2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