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
摘 要:隨著我區農村鄉鎮中心園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學前師資隊伍不斷壯大,新任教師比例明顯上升。目前,這支專業化的學前教師隊伍已經成為幼兒園的年輕梯隊,承擔著幼兒園教育、教學的重要任務。加強對幼兒園新任教師的培養,已經是幼兒園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工作之一。
關鍵詞:幼兒園 新任教師 能力提升
隨著我區農村鄉鎮中心園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學前師資隊伍不斷壯大,新任教師比例明顯上升。尤其是新任教師專業發展水平速度存在明顯差異,在專業思想、專業知識、專業技能等方面還比較欠缺。這支隊伍將是幼兒園未來幾年教育、教學發展的主力軍,并將在推進幼兒園自主發展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建立一支相對穩定、素質精良、具有創新精神的職初教師隊伍,迫在眉睫。新任教師的培養工作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十分緊迫而又艱巨的任務,也是推進區域教育均衡發展的一大關鍵。加強對幼兒園新任教師的培養,已經是幼兒園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工作之一。
一、“想在教師之前” 從基礎培訓抓起,提高新任教師的班級管理能力。
幼兒教師面對的是還不能完全表達訴求、尚不能控制自己情緒的幼兒,需要教師有敏銳的觀察力,通過外部觀察來判斷了解幼兒的需求,以此促進幼兒認知、情感、社會化等方面的發展,所以,需要教師有學前專業的知識和技能的支撐。
新任教師進入工作的第一年,我們針對教師專業化薄弱的特點,以教師專業需求為切入點,引領新教師專業的主動發展。掌握幼兒園一日工作常規是新任教師成長的關鍵點,是教師班級管理的基本能力。為了提高培訓實效性,我針對“幼兒園一日活動的組織”對教師進行了專題培訓。又聘請市級示范園的骨干老師,結合自己的工作實踐,與新任教師進行了“一日生活過渡環節的組織”、“活動區材料的投放與指導”的交流研討。通過研訓結合,提高了教師對幼兒一日生活的教育價值的認識,促進了教師一日活動組織能力的提高。
二、“做在教師之中”以領域教學為重點,探索研訓一體的培養模式。
專業知識的培訓不是將知識“模式化”,將幼兒教師“格式化”,而是在幼教專業基礎上充分彰顯原來的專業背景和專業特長,進一步擴充和優化幼教知識體系,拓展新教師的視野和策略。幼兒園的領域教學模式對于新任教師來說,具有一定的挑戰性。需要教師既要了解學前兒童不同年齡階段的身心發展特點和領域學習特點,又要掌握領域教學的規律與技能。既要學會從目標出發,選擇教學內容,預設教學;又要學會根據幼兒發展需要、興趣,生成教育內容,給予幼兒適時引導與支持。既要學會組織集體領域教育活動,又要能組織主題教育活動和活動區游戲。因此,新任教師的學習不能填鴨,要將階段性的學習與實踐活動和新任教師的案例經驗分享有機結合在一起,激發教師的自主學習與反思,使新教師的教學體驗成為專業成長的基石。
專業知識的傳授可以是集中培訓,可以是同伴互助,也可在園本教研中交流各自的體驗和方法。但真正有效的專業知識是在實踐中的理解和領會,更需要實踐智慧積累,需要在行動中學習,形成實踐中的教育智慧。
在集中培訓中,我們每學期重點圍繞一個領域,組織了“幼兒園領域培養目標與教育活動設計”、“幼兒一日生活中的領域教育滲透”、“區域游戲設置與活動材料的投放” 的專題講座,結合案例進行詳細的講解與經驗分享,使新任教師從教學觀念的轉變、教育活動的設計、活動區游戲組織等方面有了基本的認知。
在同伴互助中,我們為教師提供了交流展示的平臺,增加實戰練習。每學期為新任教師提供不同領域教學和游戲活動的研究課展示活動。如,在房山幼兒園和良鄉幼兒園進行了“新任教師科學領域研究課觀摩研討活動”。經過教研員指導,有7名新任教師承擔做課任務,分別展示了3節自然科學教育活動和4節數學教育活動。活動之后,新任教師運用所學專業理論對自己教學活動進行了反思交流,使專家引領與同伴互助成為他們專業成長有力支持。
三、“站在教師背后”組織多種分享活動,為新任教師搭建展示的平臺
1.研討分享,梳理經驗。
新任教師試著用細節描述或理性的話語,將自己親自設計教學活動思路、做法表達出來,是一次理念內化和外化的整合過程,“說”也是一次實踐經驗再整理過程。為了提高新任教師學習、交流的主動性,我們將分享活動分為三個階段。
活動前,提前擬定學習、研討重點題目,使他們帶著問題去聽課、去思考,減少了盲目性。
活動中,傾聽新任教師教案設計思路基礎上,重點指導領域的核心價值觀和基本教學組織技能。
活動后,用教學反思的形式記錄了自己的實踐體會,在專題研討會上與同伴分享。
最后,教研員再結合新任教師做課中的共性問題,給予有針對性的指導,為新任教師領域教學活動提供了有效的理論依據和實踐案例。
適度范圍的的研討活動對新任教師來說,是一種能力的挑戰,又是一種認可,活動的成功,可以增強新教師的職業勝任感,從而激發他們主動發展的意識。
2.網絡交流,共享資源。
一個優秀的教師要能“用筆說話”。新教師也要學會將一個好的教育活動、案例反思,以書面文本形式,通過多種渠道,實現與更同伴的分享交流。例如,我們進行了“新任教師室內區域活動指導策略優秀案例評比”活動。各園在進行自評之后,共上交80份案例,經過精選評出8份優秀案例。經過再次個別指導,五篇案例在房山區教師進修學校網絡平臺進行分享,點擊率達到1300多人次。一些看似平凡的、日常發生的事件,正是兒童發展特點的反應,是兒童發展的足跡所在,也是新任教師專業能力和教育智慧的體現。從具體的容易理解的案例、分析、教育策略的閱讀過程中漸漸領悟新的教育觀點,學習新的教育技能。
教師的成長是一個動態的過程,策略得當會調動教師成長的內部動機。通過對新任教師的培訓與交流,我們看到新教師有高昂的工作激情,需要更多的鼓勵與支持。相信用心的溝通,科學培訓,真誠幫助,搭建平臺,將有效促進幼兒園新任教師專業能力的更高更快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