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林山
青島應該算是一個二線偏上的城市,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文化氛圍,和自己的產業鏈條,這是很難改變的,青島的制造業,旅游,港口,貿易太發達了,在之前的GDP為上的管理政策里面,以至于沒有人肯花時間去做互聯網這種短期內看不到收益又燒錢的事情。青島坐擁稀有的自然環境和地理位置,所以旅游娛樂業是第三核心。與這三大核心相比,互聯網更多的是互聯網+,只是輔助。
坦白的說政府這些年雖然投資發展了軟件園,動漫產業園,但前途不大。政府也意識到互聯網的重要性。
青島本地沒有一個大型的IT公司,因此沒有一個能夠帶動青島IT環境的企業,雖說海爾和海信是一個比較大的公司,但是海爾自己的項目都是通過PSI來找外來公司完成的,這些外來公司大部分都是北京和上海的一些知名的上市的公司來做的,所以他們也沒有帶動青島的IT環境。雖說青島消費高工資低,但是那個只是一個大環境,杭州也一樣但是杭州的IT水平高的遠不止青島一點半點吧,就因為有一個阿里集團的問題,杭州會因此而重視阿里重視IT,所以整體就好了,沒有發展好都是多方面的問題
2018年中國互聯網企業100強名單公布:
阿里巴巴、騰訊、百度、京東、網易、新浪、搜狐、美團點評、三六零、小米位列榜單前十名。
百強企業去年互聯網業務收入總規模達1.72萬億元,同比增長50.6%;營業利潤總額為2707.11億元,同比增長82.6%;83家企業實現盈利,利潤率超過40%的企業達到11家。
從互聯網業務收入結構上看,電商類和綜合類企業收入最高,占百強企業互聯網業務收入的比例超過了3/4。
2017年,互聯網百強企業的研發投入突破千億,達到1060.1億元,同比增長41.4%,平均研發強度達到9.6%,比我國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高出7.48個百分點;研發人員達到了19.7萬人,研發人員占比19.4%,成為高新技術創新人才的集聚高地。
中國互聯網企業100強未來發展趨勢有五個方面值得關注:
一是增長勢頭迅猛,新生代創新型企業超速成長將重塑行業競爭生態。
二是行業領域、覆蓋地域更加多元廣泛,互聯網百強企業將強力帶動區域經濟發展。
三是新技術新業態新產業不斷涌現,技術創新將加速推進數字中國和智慧社會建設。
四是產業互聯網將推動我國制造業“品質革命”,將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五是以黨建引領激發企業發展新活力,精準扶貧將成為踐行社會責任工作“主軸”。
為什么青島互聯網公司很少的10條原因?
1、城市定位:青島是一個旅游城市,想必決定來定居不乏是因為向往宜人環境吧。一個可以享受藍天白云大海的城市自然生活節奏是慢慢的。但是互聯網行業更適合節奏快的城市。比起北上廣深青島國際化程度還不夠,互聯網類公司更需要與世界接軌,信息交換的機會和能力都無法與與之相比。
2、創業氛圍:青島人有種紅花瓦綠樹綜合征,地域傾向嚴重,戀家。青島每年都有很多孩子寧可高分上青大也不去北京上海求學,人們缺乏拼搏創新的意識。在靠冒險和創新的互聯網行業難以出頭。沒有好的思想就沒有好的公司,自然就不會吸引更多好的人才,不能良性循環,即便是偶爾出現好的公司也很快消失或逃離。
3、政策導向:青島官本位現象嚴重,思想保守。因為這里有現成的大集團、知名品牌。只需要維系好這些品牌集團就可以保證稅收就業,自然就不需要冒險去搞什么創新行業。
4、行業積累:青島早起以紡織起家,青島的制造業,旅游,港口,貿易發達,八九十年代興起造城市品牌風潮。一直以來互聯網行業在這里沒有積累。
5、地址位置:青島地域性的門戶網站又無法產生全國性的影響。北上廣深的好互聯網公司多,一定程度上是因為了解美國多些,所以抄東西抄的快,而且也離投資人近,離錢近的好處多,迅速可以形成規模和用戶壁壘。
6、人才匱乏:互聯網企業硬件沒有太多東西,主要是軟件,而軟件主要靠人,沒人才進來,互聯網能怎么能發展起來。北上廣深國際化程度高,有做創業和大膽投入的文化。 工程師和設計師交流,參加活動也容易,拉隊伍簡單,幾十上百人隨時有這么多的高校和大型公司可以挖角,隨時能夠打硬仗。青島的人才稍微有點經驗能力,就都跑到北京上海發展了,有的工資翻了三番。
7、房價壁壘:生活成本高昂不利于吸引年輕人創業落戶。旅游城市的風景環境直接反映在了房價上,這其實是最大的因素。平均工資低于濟南,房價要比濟南高,對于想定居結婚生活的人來說,這樣的性價比肯定留不住需要高薪刺激的互聯網行業了。于是缺乏真正“高精尖“的人才,產品水準自然也不會高。
8、戶口貶值:青島屬于山東省,高考大省,不像北京上海具有很強的教育資源優勢,因此對于想結婚生子的人的吸引力不夠。孩子高考太難,而深圳沒有戶口門檻,所以青島的戶口含金量大大降低。
9、傳統轉型:青島好企業也很多,海爾,海信,青啤這些算是世界知名品牌,青島啤酒類或許因為自身業務發展不需要互聯網業務,而海信,海爾類因為也在傳統白色家電行業如火如荼,對互聯網創新也匱乏,只能跟著別人的步子前進。
10、資本扶持:聯網發展最需要的是資金和人才,青島不是首都、直轄市和特區,沒有證券交易所沒有,沒有大量的銀行和天使投資人,所以互聯網的發展并不是靠當地政府扶持就能起來的。因為山東沒有全國性的金融中心和高教中心,更沒有全國性的政策優惠。
青島如何做大做強互聯網企業:
1、政策鼓勵:產業發展中,政府大多是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創業尤其如此,青島針對自身情況也提出了20條存在的問題,今年九月嶗山區出臺一系列的優惠政策和獎勵措施大力發展創新企業,可見決心不小,進展如何,讓我們拭目以待。
2、全面布局:隨著藍色硅谷,西海岸,李滄,高新區的建設,環境可能會慢慢改變, 青島自貿區來了也可能到來新機遇。起點高,硅谷孵化器孵化,學習,從一開始就是國際化的市場打法,避免了眾多本地公司只關心本地市場的情況,當一個公司面向世界市場的時候,大家只知道你來自中國,這樣就容易多啦。廣大的市場變遷階段,抓行業熱門。
3、網絡人才:青島雖然費用高,但是相對北上廣還是有住房方面的優勢,如果有北京上海同崗位80%以上的收入外加期權,很多人才還是會逃開霾都來擁抱大海的。
4、資本投資:天使投資人都是來自全國的最活躍投資人,這方面讓我們可以少走彎路,更容易的把握問題的核心和本質,當然創始人一年十幾萬公里的飛行里程也就免不了。
深刻反省自己的和南方城市的差距,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抓住眾多資本和行業的關注熱點,是一個彎道超車的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