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偉燁
摘 要: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的決策部署,促進統一資產管理產品監管標準,推動銀行理財業務規范健康發展,銀保監會在今年9月28日制定了《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雖然監管新政為商業銀行的健康發展提供了便利條件,但同時也對其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對理財業務監管新政與商業銀行應對措施進行分析,希望能夠為相關從業者提供參考意見。
關鍵詞:理財業務 監管新政 商業銀行 應對措施
對于商業銀行來說,理財業務保持著健康的發展態勢,但社會的進步,時代的發展,其中的問題也越來越明顯,包括理財市場出現不規范行為,使之形成惡性競爭趨勢,特別是科學技術水平的提升,互聯網金融得到了全面發展,在此大環境下,營銷問題與理財問題層出不窮,這也是銀監會提出監管新政的主要因素。為了規避理財風險,商業銀行自身也要適當調整行為與結構,以便探索到更佳的發展途徑。
1.監管新政的內容
今年3月2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通過了《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主要內容有:對私募理財產品和公募理財產品進行了區分,對投資者加強管理;對產業運作進行規范,實現凈值化管理;對資金池運作進行規范,避免出現“影子銀行”的風險;提高穿透管理,消除通道;對流動性風險加強管控,平衡杠桿水平;對理財投資機構加強管理,提高信息披露,確保投資者基本權益;對產品進行集中登記,對理財產品進行合理規范化管理。
2.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中存在的風險
2.1市場風險
市場風險一般體現在利率與匯率兩方面的風險。其中,對于匯率風險來說,匯率波動與變化是無法探尋其中的規律的,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所以存在收益風險。通常來說,商業銀行中的理財產品無法在收益上對金融客戶做出承諾,因為是不穩定的,會受到金融環境、國際經濟形勢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特別是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不斷加快,與個人外匯理財產品相關的業務本質上存在較大的運行風險。所以在對其進行分析時,如果匯率、利率出現了變化,那么會對金融市場產生較大波動,會增加銀行資金虧損的概率。若在這時客戶希望提前贖回業務,會造成客戶資金自動流入銀行進行自營交易,商業銀行不能保證收入充足,會存在嚴重的市場風險。
而在利率方面,會對本金穩定性產生影響,其中市場化利率會影響到個人理財業務,進而出現潛在的風險。尤其是通過我國法律法規的制約,高等級的信用會改變市場抗風險能力。此外,市場化利率變化會增加風險概率,而之前商業銀行對客戶的高收益許諾,也會隨之出現變化。
2.2法律風險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科學技術水平的提升,互聯網金融近些年快速崛起,在現代社會模式下,互聯網金融會對個人理財業務產生嚴重沖擊,與其他投資產品類似,為了追求更多經濟效益,必然會面臨更多的風險,由于風險結構的復雜性,這也是造成出現法律問題的根本原因。通過分析我們可知,商業銀行中的個人理財業務數量很少,通過調整金融政策會進一步凸顯出法律風險。例如,如果金融衍生產品與個人理財業務同時出現,需要監管工具進行準確判斷,并判定出哪些責任是應該由商業銀行承擔的。商業銀行會向客戶推薦金融產品,并在介紹的過程中將風險告知客戶,如果銀行刻意隱瞞風險,客戶可以要求銀行賠償損失,銀行就必然面臨有關部門的調查,會使銀行聲譽與預期收益受到嚴重損失。
2.3管理風險
目前,商業銀行風險管理體系還有待加強。雖然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已發展一段時間,但在風險控制、法制管理、市場擴張等方面與管理體系還存在矛盾,不能進行事前預防,只能通過事后補救彌補損失。與此同時,市場波動會影響到銀行業務數據的精準性,金融機構也無法提供有效的參考數據,在此環境下,監管工作需要根據個人理財業務的不斷發展而做出適當調整,不然就會對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的健康發展產生嚴重影響。
3.商業銀行的應對措施
3.1規范文本,便于掌握內容
監管新政規范了理財產品的銷售與宣傳文本,其意義是為了能夠讓客戶更好的掌握產品信息。商業銀行要開展統一管理措施,對文本內容進行規范,將產品事項與特征通過文本真實、客觀的反映出來,文本中要禁止使用違規語言。如果文本中有與第三方機構評價的相關信息,要羅列出具體的細節、日期與內容,并配上規范的說明,幫助客戶理解預測收益與實際收益間的內在聯系,幫助客戶實現更加有效的投資,避免出現盲目投資行為。此外,在投資情況方面,還要標示出投資范圍、投資比例與資產類型等,如果信息出現了變化,要向客戶及時說明,不得刻意隱瞞。客戶如果對信息存在不認可或是疑問的情況,銀行需要根據客戶要求提前贖回理財產品。產品中如果有項目收費說明,也要及時反饋給客戶,禁止在文本中使用會讓客戶產生歧義或是不易理解的詞語,特別是與資產投資情況、本金投資收益有關的重點信息。
3.2銷售管理的嚴格把控
根據理財業務監管新政要求,要對銷售管理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規定與約束,避免出現違法行為。在銷售理財產品的過程中,要將相關信息準確告知客戶,特別是可能出現的風險。其次,不得對客戶進行收益信息承諾,進而變相實施產品銷售。對商業銀行來說,理財產品在本質上與宣傳產品還是有一定區別的,不得以網絡、媒體等渠道進行虛假宣傳,如果客戶并不需要理財產品,不得向客戶進行過度宣傳,也不得與其他產品捆綁銷售。在對理財產品進行管理時,要加強風險管理,包括網點銷售與網絡渠道等,要強化風險提示工作,全面進行業務審核,尤其是單筆投入資金較大的情況下,需要客戶進行反復確認,防止出現異常情況。銀行也要落實好相關記錄工作,進行管控與處理工作,避免出現財務風險。
3.3內部風險防控措施
對于銀行自身而言,不僅要落實好內部銷售工作,還要做好內部管理工作,避免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出現風險,確保合理收益最大化。銀行要建立完善的體系制度,形成專業的理財業務風險防控體系,特別是客戶投訴中的問題管理工作,要對其進行日常監測,全面監管所有銷售行為。一旦發現違規操作,或客戶對某一理財產品有多次投訴,不但要取消此銀行的銷售資格,還要根據事態的嚴重程度進行有針對性的經濟處罰或紀律處分。如果銀行能夠為客戶提供優質的服務,可以對營業網點或個人進行一定獎勵,幫助員工樹立良好的工作意識,提高業務能力。對于工作人員來說,要落實好投訴等問題,防止同一問題多次出現。
4.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民眾生活水平得到了顯著提升,金融市場越來越成熟,對于理財的需求也越來越高。對金融系統而言,經濟形勢的實際需求與理財產品的推陳出新,使得監管工作越發重要。以宏觀的角度進行分析,業務領域監管模式要與監管新政共同優化,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對現有的風險結構與特殊性進行強化,對可能存在風險的因素進行具體分析,為商業銀行的理財業務建立完善的保障制度,并監督方針是否落實到位,為商業銀行爭取更多的發展空間,并為保護客戶合法權益做出更多貢獻。
參考文獻
[1] 陳福錄.理財業務監管新政與商業銀行應對之策[J].金融會計,2016(01):39-43.
[2] 呂詩潔.我國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發展的動因分析及政府監管對策[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6,9(08):30-31
[3] 路瑋.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的結構、行為與績效分析[J].甘肅金融,2016(11):28-31.
[4] 馬喜立.金融管理業務統一監管對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的利弊分析[J].吉林金融研究,2018(02):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