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執法規范化建設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線,要推進執法規范化建設,必須以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武裝民警,否則,執法規范化建設只能淪為空談。因此執法規范化建設的推進離不開哲學。正如“治國之道,必先富民”, 公安之強,必先“富”警,這里的“富”是指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武裝民警,讓民警掌握執法規范化建設的思維方法、方式、角度和視野。
執法規范化建設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線,推進執法規范化建設需要不斷健全完善執法制度體系、執法管理體系、執法責任體系,但是核心始終是民警。在紛繁復雜、危險重重的執法環境中民警若沒有正確的價值觀作為支撐,沒有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強力武裝,執法規范化建設只能淪為空談。
習總書記強調,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仍然要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不斷汲取科學智慧和理論力量。管子認為“治國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則易治也,民貧則難治也……故治國常富而亂國常貧。是以善為國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同樣的道理,公安機關打擊違法犯罪,推進執法規范化建設,公安之強,必先“富”警,這里的“富”是指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武裝民警,讓民警掌握執法規范化建設的強大理論和方法武裝,在內在素養和警務行為中達到規范化的統一。只有這樣,執法規范化建設才能有內在要求的滿足中獲得強大動力。本文淺述執法規范化建設中的內在要求——民警需在執法中掌握的辯證哲學。
一、公安工作離不開哲學
哲學是研究客體世界的一切普遍規律的科學,就是研究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發展中一切普遍規律的科學,為人類生產、生活、為社會進步提供科學的認識方法和實踐方法,總而言之是研究人類認識發展規律的科學,是系統的、有邏輯的世界觀、宇宙觀以及方法論,對一切學科都有指導意義。哲學不是別的,是一種生活,是一種態度,是一種胸襟,就存在于我們的生活之中,就存在于我們的吃喝穿住中。哲學無處不在,同樣在我們的執法活動中。比如我們偵查活動要不斷收集證據,進行調查,制定偵查方向,與違法犯罪進行斗智斗勇,無不體現著哲學的實事求是、普遍聯系、矛盾法則、否定之否定規律等等,公安工作一直都在踐行著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
二、民警實用辯證哲學之系統辯證法
(一)民警實用辯證哲學的核心在于“因”與“果”,所有公安工作都是在執行因果法則。
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中華五千年文明,無非就是由亂到治,由治到亂,亂與治互為因果,社會穩定必須要科學有力的治理,而科學的治理就會社會穩定;如果治理不力,就會衍生暴亂,這就是在治理上的因果關系。這在我們工作中的意義就是:如果我們要維護警察的使命,維護社會治安,必須要科學而有力的治理,加大治理的責任感、使命感,常抓不懈,這是因;相反,如果放松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松弛了社會管理,那么社會就會混亂,這就是我們工作的哲學基礎。
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因果律是普遍存在的真理,具有客觀性和普遍性,任何事物的存在方式都是一種因果關系。現在社會矛盾、糾紛、沖突等,其根本原因就是他們大多不明因果,為達目的不惜一切手段和代價,諸不知背后所做的一切背后都運行著因果法則,它是無法阻擋的貫穿于大自然、人類社會的根本法則,它會精確的運行。違法犯罪為因,受到懲罰即是果;思想的貪婪、愚癡、麻痹為因,為違法犯罪所害即為果。把因果放在公安的角度上,一是要在普法中貫穿因果,用因果教育人,在種種矛盾、糾紛、沖突中給人們灌輸因果意識,明白自己的違法犯罪行為所帶來的法律上的惡果。二是把因果關系銘刻于心,明白自己的執法行為將會產生什么樣的結果,如果不想被投訴就要注意自己的言辭,控制情緒,謹言慎行;如果我們不想違反紀律失去政治前途,那么我們就要在種種物質誘惑面前管好自己的手,管好自己的思想,把欲望關進籠子里。
(二)莊子的齊物論思想,是民警實用辯證哲學的關鍵,是公安民警為人處世的有效方法。
莊子提出齊物論思想,是一種辯證和思辨哲學,體現著動與靜、同一與多樣的辯證統一,是符合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的。“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無物不然,無物不可”,莊子從齊萬物、齊是非、齊物我三個角度進行了分析,形形色色的物千差萬別,但它們都是宇宙整體的一部分,既有差異性又有共性,應用平等的眼光看待差異性;要放棄對自我的執著,從自我為中心的世界解脫出來,消除物我之分;人生所經歷的順境逆境,遇到的酸甜苦辣,感受的黑暗光明都應該平等對待,而不應該隨所遇而起伏,做到心如止水,達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當我們思想中有區別、有對立的時候,我們就會緊張起來,就會在現實中產生激烈的沖突。如果把自己和對方融合在一起,看成是一部分的話,就會消除對立,獲得輕松愉快的氛圍。比如王文軍案,在執法活動中我行我素,忽略執法對象的感受,從而落入犯罪的深淵。運用到民警執法中即是:與執法對象合二為一,消除心理上自我與對方的對立,與對方合二為一,消除在執法活動中高高在上的心理,善于站在對方的角度而非自我的角度考慮問題,了解執法對象的心理;我們要把自己當做是人民群眾的一部分,融入群眾之中,這樣才會更好的為群眾服好務。在警務活動中,很多對民警的投訴往往都是因為民警一句話,有的雖然說的對,但是夾雜了不耐煩、煩躁的情緒,在語氣上也是沒有把握分寸,有的是因為民警的肢體語言、肢體動作顯示出他厭煩、暴躁的情緒,這在當事人心中會產生極大的埋怨不滿情緒。對于我們公安民警來說,在警務活動中,尤其要注意自己的肢體語言,要注意自己的語氣、語言的輕重音,注意一個微妙的鼓勵的眼神,善解人意的安慰,一點小小的贊揚就可以化解矛盾,而現實中我們民警多數是直截了當的、語氣強硬的回應,這是需要反省的地方。
用莊子的齊物論武裝指導民警工作,那么就會產生以下效果,一是無論遇到什么警情,都會內心平靜,平等對待,會控制好情緒,保持冷靜不慌亂,從而避免因情緒恐慌、憤怒而引起錯誤的言行;二是把自己看作是群眾的一部分,在服務群眾時會極易融入群眾,體會到親切感。三是民警的思想會慢慢發生轉化——由管理者向服務者轉化;對待群眾由管理對象向服務對象轉化
(三)工作修行論,是民警實用辯證哲學的必要條件,是民警工作的目的之所在
心態是人格的組成部分,沒有良好的心態就沒有健全的人格,而心態并不是一句話或者是短時間內可以練就,必須要通過泥濘的坎坷的道路、漫長的黑暗、無比煎熬的堅持才能練就。工作的目的不在于獲得什么,而在于付出多少;工作也是一種手段,其中的一個目的在于磨煉我們的心智,促進我們成長,鑄造我們的奉獻意識,在奉獻中實現自己的價值。馬克思說:“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我們就不會為它的重負所壓倒,因為這是為全人類作出的犧牲;那時我們感到的將不是一點點自私而是可憐的歡樂,我們的幸福將屬于千萬人,我們的事業并不顯赫一時,但將永遠存在;而我們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撒下熱淚。”[1]奉獻意識將激勵民警為崇高之使事業奮然拼搏,而不是貪圖享樂,驕奢淫逸,居功自傲。
現實生活中有很多民警抱怨,認為自己的工作太多,壓力太大,但是抱怨是一種極大的負面能量,會對他人對社會產生消極影響。所有工作本質上沒有高低優劣,都是平等的。我們在任何職位上都是為了修行,工作辛苦一點,是為了磨練自己不怕苦、不怕繁瑣、埋頭苦干的品質;工作相對輕松一點,同樣也是為了磨練在輕松工作中不懈怠、積極進取的品質。而修養對任何人都是平等的,所以我們對人對工作也應當平等;只有平等,才能消除抱怨。我們從修養的角度考慮問題和工作時,我們的境界自然提升了,當然包括思維方式、行為模式。在工作中修行就是要堅決做到習總書記“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執法公正,紀律嚴明”四句話十六字總要求,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保持黨性,做合格的共產黨員,“我們共產黨人區別于其他任何政黨的又一個顯著標志,就是和最廣大的人民群眾取得最密切的聯系。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一刻也不脫離群眾;一切從民的利益出發,而不是從個人或小集團的利益出發;向人民負責和向黨的領導機關負責的一致性;這些就是我們的出發點。”[2]
三、公安民警自身應該把握的辯證關系
(一)自我認知
一是大我與小我,大我之所以是大我,是因為它勇于舍棄小我;小我,如果沒有大我作為支撐就會失去意義,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中才不會干涸,所以要有集體主義精神,主動融入集體中,珍惜集體的榮譽。在現實生活中,民警可能會遇到很多棘手的問題、警情、情境,但是不要以為只有自己在孤軍奮斗,要知道,我們的背后是幾百個警察,在幾百個警察的背后是幾千幾萬個警察。我們是一個集體,不是一個人在戰斗。在辦案中遇到難題疑惑,不要一個人苦思冥想,問問身邊的戰友就可以;在遇到犯罪或者是違法嫌疑人暴力反抗時,不要忘記背后有同事,幾百多名警察是堅強后盾。任何一個小我是大我的組成部分,任何一個小我都體現著大我。一名民警因為沖動或無知敗壞了公安隊伍的形象,所有公安隊伍的形象都因此而蒙羞。所以在公安隊伍中任何一個人都無法獨善其身,要謹言慎行,時時處處為集體考慮。
二是有我與無我。它是莊子的齊物論思想在辯證法的具體化和表現形式。李嘉誠認為為人之道是修煉自我,追求無我。修煉自我就是讓自己強大起來建立自我,做大自己不是為了自己獲得什么,而是為了付與工作,貢獻國家社會。因此我們要追求無我,將強大的自己奉獻工作社會中,不刻意汲汲于自我所得,修煉真我的目的就是追究無我,而追究無我的前提是修煉真我。這就要求民警在警務活動中要切實提高自己的業務技能、工作能力,同時化有我為無我,要培養自己兢兢業業、甘于奉獻的精神。公安民警如果在實踐中以無我的境界進行執法工作必將創造一個嶄新的面貌。
(二)為人處事
1.把握務實、務虛的辯證做實做好工作
務實,則要從實際出發,看到自己離一名優秀的人民警察的距離,踏踏實實的做好自己,即做一名優秀的人民警察必先做好自己。務虛,則要看到必然,看到以后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加強學習,提高能力,做實自己。這就要求民警分清緊急重要的事情、不緊急卻重要的事情、緊急不重要的事情、不緊急又不重要的事情,做工作分清主次,善于制定計劃,善于作筆記、記錄,制定時間表。另外,務虛要求時刻意識到危險就在自己身邊,時刻要有警惕意識,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只有將務實和務虛結合起來才能做實做好工作。
2.把握信念與行為的辯證積蓄工作動力
對于理想信念,習總書記指出,理想信念是主心骨,紀律規矩是頂梁柱,沒有這兩樣,必然背離黨的宗旨,深刻揭示了理想信念的重要地位。黨的十九大更是將理想信念作為新時代黨的建設的根基。我國警力相對短缺,我們的執法環境不容樂觀,違法犯罪日益集團化、智能化、隱蔽化。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缺乏堅定的信念,我們的隊伍就會松垮、失去戰斗力;就會擋不住“糖衣炮彈”而滋生數不盡數的違法犯罪分子。沒有堅定的信念,就無法在錯綜復雜的執法環境中堅守法治;就無法在物欲橫流的社會中恪盡職守、心廉氣潔。信念高于一切,公安民警必須要有強烈的公安信念,這種信念就是為民信念、隊伍信念、公正信念。信念是指引我們前進的方向,也是推動我們前進的動力,但是需要化為行動,沒有行動,理想信念就是一句空話。要切實將理想信念扎根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建設中。
3.把握潛力與品質的辯證深度挖掘自我價值
民警的潛力是需要挖掘的,現有的潛力不足,是因為他們沒有看到自己的潛力。每個人都有提升或者需要提升的潛力,對于民警來講尤為需要。
一碗米的價值=?
A.在家庭主婦手里——米飯=1元;B.在小商人手里——五個粽子=5元 ;C.在大商人手里——一瓶酒=20元。
每一個人最初的價值=一碗米,隨著時間的差異,人與人拉開了差距,這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每個人對自己的加工程度,加工的時間越短,離米的形態越近,價值越低;加工的時間越長,離原來的形態越遠,價值就越大。因此,民警要提升自己的價值,就要善于加工,把效益最大化,深層次的挖掘自己的價值,開拓自己的價值空間。潛力需要品質作為支撐,沒有品質的支撐,潛力無法有效發揮。品質可以塑造氣質激發潛力。民警尤其要在執法辦案、服務群眾中培養自己積極向上、頑強進取、兢兢業業的工作氣質。
4.把握自律與他律的辯證確保隊伍不出事
自律是根本,他律是保障。作為警察,一切行動聽指揮,要遵守紀律,聽從命令,但根本的還是要自律,只有自律,他律才會起作用;沒有自律,他律就失去保障。要從小事和日常生活中養成自律的習慣,管好自己的手,管好自己的腳。自律是根本的,決定著他律,他律的根本目的是為了自律。禍從口出,很多我們意識不到的壞習慣卻往往給我們帶來災難,所以我們務必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務必要自律自制。 民警應通過黨性教育、黨性鍛煉加強自律,“能否牢記立黨為公、執法為民,帶頭落實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執法公正、紀律嚴明,克己奉公、清正廉潔,不僅是個人思想、品德和作風問題,而且關系到黨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是一個帶有政治性的問題,作為黨員領導干部,在工作中我們要正確對待手中的權力,破除‘官本位思想,自覺帶頭遵守廉潔從政從警的各項規定,增強政治定力、紀律定力、道德定力和抵腐定力,始終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和健康的生活情趣,做到信念堅定、政治覺悟清醒;手握戒尺、心存敬畏。‘福禍積于忽微,小惡終成大疾,我們要常懷律己之心,常修為官之德,理性把握做人尺度,培養浩然正氣,抵制不正之風;要正確處理關系,自重、自警、自醒、自勵,時刻繃緊法紀警紀這根弦。”[3]
執法規范化建設按照執法工作的目的和狀態,可以劃分為現場依法處置和事后依法處理兩個階段,但是無論哪個階段,都離不開民警正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離不開正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模式,而哲學恰恰正是強大的武裝,因此,公安工作離不開哲學的指導,民警只有掌握辯證哲學,才能有強大的心理、理論和行動武裝。
參考文獻
[1]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2] 毛澤東選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3] 王洪友.如何通過黨性教育、黨性鍛煉,增強黨性修養[J]. 人民公安,2018(16).
作者簡介:作者:侯強龍,出生于河南省商丘市,碩士研究生,畢業于中共四川省委黨校(全日制),專業: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現在重慶市墊江縣公安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