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萍
摘 要:隨著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數據正以指數級數快速增長,人類已進入大數據時代。圖書資源作為重要的信息來源和知識載體,其數字化轉化以及伴隨而來的大數據資源管理已成必然趨勢。但是隨著圖書資源數字化而產生的網絡化資源及其大數據系統,雖然為擴展傳統文獻信息服務提供了新的機遇和潛力,卻不能從本質上發揮大數據圖書資源管理的優勢。大數據圖書資源管理的核心能力在于通過對海量數據進行處理獲取新信息、發現新知識、創造新價值,這也就意味著圖書資源管理的重點開始從文獻服務向知識服務的轉變。長期以來,人們習慣將圖書情報機構的核心能力定位于所擁有的文獻資源上,但隨著網絡資源的發展和知識本身的老化,文獻資源的核心能力難以為繼。為此應把核心能力進行轉變將其定位在知識服務上,即以信息知識的搜尋、組織、分析、重組能力為基礎,根據用戶的問題和情境,融入用戶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供能夠有效支持知識應用和知識創新的服務。然而圖書資源大數據化所呈現的無序異構分散狀態使我們難以對其進行深層知識聚合與知識發現;海量的數據資源也增加了能夠檢索出幫助用戶直接解決問題的難度。這一系列問題的存在使得圖書知識管理工作難以實現有效的轉型。
關鍵詞:云環境 數字圖書館 知識管理
1數字圖書館的概述及建設意義
1.1數字圖書館的概述。數字圖書館不是一個固定的觀念,其一直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進行不斷更新。數字圖書館主要是以互聯網技術作為支撐,在互聯網技術背景下,將信息資源的群組有效連接起來,按照分布式管理的方式實現信息資源以及電子文件共享的計算機體系。數字圖書館的明顯特點是資源信息化程度,打破語言以及平臺限制的網絡技術存取,現代化服務以及分布式管理模式。數字圖書館建設的目的是實現數字化資源最大化共享程度。
1.2數字圖書館的建設意義。首先,大大減少了對物理空間的占用。從現實條件的角度來看,數字圖書館將現實與虛擬元素進行了有機結合,將海量的電子信息利用大量的信息存儲設備存儲起來,并利用互聯網技術將其進行連接,形成一個系統性的網絡體系。所以,從空間占用的角度來看,數字圖書館在很大的程度上減少了物理空間的占用。另外,在傳統圖書館模式下,一些資料被經常借閱之后會有一定程度的損毀,還有一些比較珍貴的資料并不能對外開放,使得讀者無法閱讀這部分的資料。數字圖書館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這種情況,大大拓展了讀者的閱讀范圍。數字圖書館除了能存儲很多文字形式的資料,還能存儲很多視頻以及音頻、圖片等的其他形式的資料。其次,中文信息資料體系在很大的程度上得到完善。在數字圖書館建設的背景下,中文信息資料的體系不斷得到完善。在數字圖書館建設之前,互聯網上的信息還沒有實現絕對的共享狀態,中文信息資料處于比較缺乏的狀態。數字圖書館的出現在很大的程度上解決了這樣的問題。數字圖書館打破了中文信息資料較為短缺的局面,促進了中文信息資料在互聯網體系中的傳播,使更多中文信息資料使用者能通過互聯網查找到更多自己需要的資料。另外,數字圖書館還能在很大的程度上發揮傳承和保護重要文獻資料的作用,相關圖書館工作人員可以將一些珍貴的資料轉換成為系數字化信息存儲于網絡當中,這樣的處理方式不僅能夠滿足一些讀者對相關文獻的需求,還能保證文獻的完整性。
2云環境下數字圖書館知識管理中處在的不足
2.1傳輸過程中存在的數據安全問題。在圖書館中使用云存儲系統,需要將圖書館的各類數字資源上傳到服務器集群中進行存儲,用戶在使用數字資源的時候則需要將所需資源下載到本地進行閱覽。在數據上傳和下載過程中,一般采用VPN或者互聯網絡進行數據傳輸。一旦圖書館的服務器集群接入到公共網絡中為用戶提供服務時,就會有遭到黑客惡意攻擊的風險,最終造成數據丟失或者破壞用戶所需的資源數據。因此,圖書館的資源數據在傳輸過程中,需要在數據傳輸的各級節點構建安全保障機制,從而保證數據在傳輸過程中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2.2存儲過程中存在的數據安全問題。圖書館云存儲系統除了需要傳輸數據,還需要存儲數據。然而,在服務器集群上存儲圖書館數字資源等重要數據時,有可能還會出現惡意的服務器集群提供商、惡意鄰居服務器租借用戶以及存儲系統軟件的漏洞和訪問權限的濫用等問題,造成圖書館數據在存儲過程中的安全問題。實際上,資源數據在服務器上的物理存儲和邏輯存儲兩種形式都會產生一定的存儲安全問題。因此,一方面我們應該保證服務器集群的物理環境安全,防止服務器集群出現被偷竊的風險;另一方面還應該保證服務器集群上存儲的數據是絕對安全的,不會被惡意的服務器租戶或者黑客輕易地篡改。
3圖書館云服務相應的知識管理創新對策
3.1增強數據信息安全管理。一方面,應當加強云端服務器的數據存儲真實性,避免可能出現的數據更改,提高數據信息的真實性,可靠性。另一方面,應當采取加密傳輸的方式,使用密代入口,提高信息傳輸過程中的信息安全性,實現數據信息的安全管理。
3.2提高服務平臺安全性。通過建立起健全完善的網絡防護系統,實行網絡數據動態監測,對來訪用戶信息進行詳細記錄,采取多重多類型防火墻,制定相關的安全管理機制,根據用戶等級進行權限劃分,能夠有效地提高圖書館云服務平臺的安全性、穩定性,在最大程度上減少來自外部網絡環境的攻擊,從而保證圖書館云服務平臺的正常運行,實現信息資源服務的高效便捷。
3.3加強信息資源管理力度。通過用戶權限管理,根據用戶情況設置不同操作權限,對著資源使用進行管理,能更好地進行資源信息的管理服務。對訪問權限進控制管理,能夠減少非法訪問的發生風險,實現圖書館云服務的安全和圖書館數據信息的真實可靠。建立起健全的行業標準,出臺相關法律法規,能夠進一步促進云服務行業的規范發展,保證圖書館和云服務商之間的共利互贏,為人民群眾提高良好的信息資源服務。
4結語
云技術的圖書資源管理工作向知識服務轉變是歷史發展的必然選擇。面對海量異構分散的大數據圖書資源,必須轉變傳統圖書資源管理模式,以適應云技術的客戶需求。
參考文獻
[1] 賀燕芝.大數據傳播時代云環境對圖書館管理模式的影響研究[J].科技傳播,2017.
[2] 左紅.數字圖書館“云服務”模式的構建[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