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冬生
摘 要:為研究富硒金針菇對人體健康的影響,采用富硒栽培、全自動氨基酸分析儀、苯酚-硫酸法對金針菇子實體總糖、氨基酸的種類和含量進行測定研究。結果表明:金針菇子實體均含有總糖、總氨基酸和游離氨基酸17 種,其中人體必需氨基酸7 種。確定硒糖的最佳浸提溫度80℃、浸提時間3 h、提取3 次合并濾液;總糖菌蓋、菌柄含量分別為40.31%、48.99%,硒含量為34.2355 μg/g。
關鍵詞:富硒 金針菇 子實體 氨基酸
引 言
金針菇(Flammulina velutipes)又名樸菇、冬菇,是一種秋、冬初栽培的食用菌[1],其肉質細、味鮮、營養豐富,食用價值高,并能防治多種疾病,還具有提高兒童體質和智力的作用。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礦質元素、維生素和粗纖維,含脂肪較低,是一種不可多得的高營養食品。
金針菇含有各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是最早進行人工栽培的食用菌之一。在國際市場上已經發展為僅次于蘑菇、香菇而列第3 位的食用菌。金針菇菌蓋小而粘滑,菌形如銅線,色澤金黃間白,菌柄細長脆嫩,形美,味鮮,因其具有多種藥效作用而被廣泛用于藥膳,是世界上著名的食藥兩用菌和觀賞菌。隨著人們對均衡營養的追求和科學研究的深入,金針菇已經成為營養學家們的新寵。
硒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是多種酶的激活劑,具有保護胸腺、維持淋巴細胞活性和促進抗體產生的作用,可提高人體免疫機能,對重金屬汞和砷具有解毒作用。富硒金針菇具有清除自由基、消炎、抗腫瘤、抗衰老和抗脂質過氧化的作用。
對富硒金針菇子實體中硒糖、硒含量和氨基酸進行測定分析,為富硒金針菇的開發利用提供理論依據。
一、材料與方法
(一) 試驗時間、地點
研究田間試驗于2013 年在安徽鑫農食用菌有限公司進行,室內試驗在安徽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實驗教學中心進行。
(二) 試驗材料與儀器
金針菇菌種(安徽鑫農食用菌有限公司提供);80目分樣篩、葡萄糖、亞硒酸鈉、苯酚、濃硫酸、濃鹽酸(國藥、分析純)。
電子天平、恒溫干燥箱、ZK-82A型真空干燥箱、日立835-50 型氨基酸自動分析儀。
(三) 試驗步驟
1. 富硒金針菇栽培栽培料配方:棉籽殼78%、麥麩20%、石膏1%、白糖1%,攪拌均勻,pH自然;準確稱取105℃烘干至恒重的亞硒酸鈉2.19 g,定容至1000 mL,得溶液為1 g/L 的標準液加入。栽培管理按常規方法進行。
2.硒含量測定
(1)樣品處理。將子實體在60℃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在干燥器中冷卻,然后用碾缽將樣品粉碎,過80目篩。
(2)硒含量測定。準確稱取處理好的樣品0.02 g于250 mL 三角瓶中,加3:4(V/V)硫酸高氯酸消解液6 mL,在室溫下放置,至瓶中內容物為糊狀時,加入1.5 mL鉬酸鈉溶液,搖勻,置于水浴鍋上,加熱至激烈反應后,繼續加熱至逐漸變成淡黃色為止,取下冷卻,加蒸餾水18 mL,加分析純NaOH 4.8 g,然后滴加8 mol/L NaOH溶液至pH 為中性,加1 mL 40%鹽酸羥胺溶液,0.5 mL 0.2 mol/L EDTA溶液,1 mL1:1(V/V) 磷酸溶液,搖勻,加1 mL 0.2%鄰苯二胺溶液,搖勻后靜置2 h,加5 mL甲苯,搖動1 min,靜置10 min,取上清液于紫外波長335 nm處測其A值。處理樣品的同時,用空白做對照。
二、結果與分析
(一)金針菇子實體硒含量
樣品經消化和硒含量測定步驟后,得到其335 nm處的吸收值,以硒含量為橫坐標,吸收值為縱坐標作圖。以335 nm處的吸收值A對含量C進行回歸,得到回歸方程為:A=0.0242C+0.0414,R2=0.977。通過紫外分光光度計測A 值,測得金針菇子實體硒含量結果為34.2355 μg/g。
(二)金針菇子實體氨基酸含量liuxue86.com
從表1 可以看出,金針菇子實體含有17種氨基酸,種類較齊全,菌蓋、菌柄總氨基酸含量分別為50.4、28.17 mg/g,其中含有人體7 種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總量的56.45%。金針菇子實體菌蓋、菌柄游離氨基酸含量分別為56.12、35.36 mg/g。
金針菇的菌柄與菌蓋均含17 種氨基酸、7 種必需氨基酸,以及嬰幼兒所需的組氨酸(His)和精氨酸(Arg)2 種。它們含有人體必需氨基酸成分較全,其中賴氨酸(Lys)和精氨酸(Arg)含量尤其豐富,對增強智力尤其是對兒童的身高和智力發育有良好的作用,人稱“增智菇”。中國人習慣以缺乏賴氨酸的稻米和小麥等谷物為主食。金針菇富含的賴氨酸,正好起互補賴氨酸的作用。
結 論
富硒金針菇總糖提取的最佳條件:浸提溫度為80℃,浸提時間為3 h,浸提次數為3 次。金針菇子實體菌蓋、菌柄糖的含量分別為40.31%、48.99%。金針菇子實體菌蓋、菌柄總氨基酸含量分別為50.4、28.17 mg/g,游離氨基酸含量分別為56.12、35.36 mg/g。
利用金針菇富硒,可以使硒與金針菇多糖等生理活性物質協同增效,有效提高其營養和保健效用。在中國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于自身的保健也越來越重視,所以對富硒金針菇的需求也越來越大。目前,該富硒研究已取得了較大進展,特別是富硒能力、利用發酵技術生產及栽培的研究較多。但對富硒機理、營養代謝及富硒藥理活性等的研究還不夠深入,而有機硒的測定、富硒食用菌的硒含量標準的探討等方面也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1] 秦小明,余娟,寧恩創.金針菇子實體多糖成分的初步研究[J].食用菌學報,2005,12(2):27-31.
[2] 胡國元,周華武,李偉偉.富硒金針菇菌絲體多糖的分離和分析[J].食用菌學報,1999(3):44-46.
[3] 林琳,謝必峰,施巧琴.富硒金針菇的深層培養及其特性[J].中國食用菌,1997,16(2):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