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勇
摘 要:在我國社會經濟發展與轉型的新時期,我國的城鎮化建設進程也在不斷加快。在這一過程中,小城鎮作為我國城鎮化的主要載體,其生態環境不僅造成了嚴重的破壞,且基礎設施建設相對較為落后,且缺乏小城鎮自身的特色,再加上其管理水平較為滯后,因此其發展與轉型之路較為坎坷。為此,本文章主要以寧海梅林街道為例,對其轉型之路進行了深入的分析與研究。
關鍵詞:小城鎮 轉型 寧海梅林街道
在我國現階段,雖然我國的城鎮化建設進程在不斷加快,小城鎮也在不斷的轉型,但在其發展與轉型的過程中仍舊存在一定的問題。以寧海梅林街道為例,其在發展與轉型過程中面臨的問題較為突出,主要表現在小城鎮的整體生態環境較差,基礎設施建設與整體管理水平相對較為落后,且缺乏一定的文化特色,因此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寧海梅林的發展與轉型,從而無法進一步促進我國小城鎮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一、美麗發展的小城鎮轉型之路面臨的問題—以寧海梅林街道為例
(一)、空間與環境不佳
對于寧化梅林來說,其整體空間的劃分并不合理,且受交通設施的影響,其整體性被切割的現象較為嚴重,且在城鎮內部有高速公路穿過,因此其城鎮空間呈現出沿路帶狀的發展模式。同時,由于該城鎮的空間組織形式較為混亂,其城鎮整體風貌也較為無序,特別是新老鎮區與工業園區的交錯縱橫,不僅會降低城鎮管理的整體水平,同時也會影響到城鎮內部的生態環境,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城鎮內的環境。
(二)、功能與產業發展不匹配
目前,大部分小城鎮的基礎功能配套建設較為落后,特別是醫療衛生與文化體育這兩大方面的基礎設施建設較為落后。同時,部分地區的公交車與停車場的數量較少,無法滿足當其的交通需求,從而就不利于當地的產業發展與轉型升級,無法為寧海梅林的新能源與第三產業的發展奠定好堅實的基礎,再加上部分地區的小作坊較為分散,就更加不利于產業結構的調整與升級,最終使得功能與產業在發展過程中出現不匹配的情況[1]。
(三)、人文與特色不顯
寧海梅林的文化歷史悠久,且文化底蘊較為深厚。特別是當地的古老建筑,由于沒有得到有效的保護與修繕,其老城鎮內的建筑造成了嚴重的人為破壞與自然作用力的侵蝕,因此就無法在發展與轉型的過程中就無法對歷史文化進行深度的挖掘,無法彰顯人文特色。
二、美麗發展的小城鎮轉型之路—以寧海梅林街道為例
(一)、加強生態環境的保護,優化山水格局
要想促進寧海梅林的有效轉型,首先就要加強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并對山水的整體格局進行優化。在這一過程中,相關政府部門要對山林保育工作進行合科學合理的規劃,通過近山與遠山的層次融合來優化山水格局,遠山主要指的是伏虎山以及雁蒼山等外圍山體,這些山體不僅可以起到保護生態屏障的作用,同時也能夠強化生態涵養[2]。另外,香山與雁蒼山中的部分山體進行結合可以打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人文景觀與特色景區。近山主要指的是東山與紅巖山,這些山體不僅是城鎮的生態基礎,同時也能夠增強城鎮的生態效益。在此基礎上進行修山覆綠、美化森林,不僅可以打造良好的人工生態區,同時也有利于塑造城鎮公園。另外,在生態環境保護的過程中,要加強水系治理,依法懲治存在嚴重污染的企業,并找到工業與農業用水的污染源頭進行治理,并對生活與工業等垃圾進行科學處理,定期清理河渠,建設生態廊道,構建生態水循環系統,以此來優化寧海梅林的山水格局,促進其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二)、促進產業轉型與升級,提升產業綜合發展水平
在我國現階段,小城鎮要想實現進一步的發展與轉型,就要對其產業結構進行調整,在大力發展第三產業以及新能源的基礎上來對小城鎮的產業結構進行調整,并對驅動發展模式進行創新。同時也要大力發展工業創新工程,通過龍頭企業來引導當地產生的轉型與升級,并加大相關技術與產品的研發力度。另外,相關政府部門要積極引導社會各大群體進行自主創業與創新,對部分老舊廠房進行改造,并相應構建其眾創空間與孵化平臺,加大對分散小作坊的政治力度,正確引導企業入園[3]。梅林作為寧海主城區的主要組成部分,其集中了休閑旅游以及商業貿易等一系列的服務業,從而進一步促進了該城鎮產業結構向第二三產業結構轉移,實現雙輪驅動發展,并打造特色較為鮮明環梅湖休閑旅游綜合體,以此來提升產業綜合發展水平。
(三)、傳承歷史文化,增強人文特色
要想加強小城鎮發展與轉型的速度,首先就要充分挖掘寧海梅林的歷史文化與當地的民俗風情,全面傳承當地的歷史文化,例如,具有傳統特色的建筑結構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等,以此加強文化建設,增強寧海梅林的人文特色[4]。同時當地政府部門也要加大對小城鎮歷史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力度,塑造文旅兼容的歷史文化載體,在這一過程中可以利用花園村來紀念先祖李淵,并將多種人文軼事充分的凸顯出來,在傳承傳統文化精神的同時也能夠增強當地的人文特色。最后,還可以通過以梅花為主題文化的公園或者是藝術展來充分展示梅林的地域文化特色。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我國社會市場經濟持續活躍,城鎮化建設水平不斷提高的大背景下,小城鎮要想實現良好的發展與轉型,滿足城鎮居民對生活環境與高品質生活的需求,就要對當前小城鎮發展與轉型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總結與分析,并制定出高效的解決措施,以此來促進小城鎮的生態平衡,并賦予小城鎮特殊的地域文化特色,以此來促進小城鎮生產與生活方式的轉型,促進我國城鎮化建設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國平,李迅,馮長春, 等.我國小城鎮可持續轉型發展研究綜述與展望[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32(6):32-49.
[2] 武曉璐.淺談轉型發展中的小城鎮建設規劃[J].建筑與裝飾,2018,(4):131-132.
[3] 韓會東.基于產業轉型的特色小城鎮發展路徑探索——以宜興高塍特色小城鎮規劃為例[J].小城鎮建設,2018,(1):59-65.
[4] 吳麗."一帶一路"建設推進與西南邊疆特色小城鎮發展途徑[J].福建質量管理,2018,(12):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