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偉
(河南省永城市中心醫院,河南 永城 476600)
針刺百會穴治療眩暈臨床觀察
李 偉
(河南省永城市中心醫院,河南 永城 476600)
眩暈;針刺;百會穴
[1]陸文彬,潘祥林.診斷學[M].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63.[2]劉強.常見病簡易針灸療法[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3:72.
2016-07-18)
眩暈是目眩和頭暈的總稱,以眼花、視物不清和昏暗發黑為眩,以視物旋轉或以天旋地轉不能站立為暈,兩者常同時并見。眩暈是患者感到自身或周圍環境物體旋轉或搖動的一種主觀感覺障礙,常伴有客觀的平衡障礙,一般無意識障礙,主要由迷路、前庭神經、腦干及小腦病變引起[1]。
隨著人口老齡化,本病發病率日益增高,受到國內外醫務界的廣泛重視,本病涉及多個學科,病因復雜,絕大多數人會經歷此癥,50%~60%的老人患有眩暈癥,其中65歲以上老年人眩暈發病率男性占39%,女性占57%。本病常反復發作,影響正常工作及生活,嚴重者可發展為腦梗死、暈厥而危及生命,臨床上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和防治眩暈,對控制眩暈的發生發展具有較好的療效。
近2年來,我科在常規西醫治療眩暈的基礎上,加以針刺百會穴治療眩暈,取得了滿意效果,現介紹如下。①取穴:百會穴,位于頭頂部正中,兩耳尖連線中點處。②治療方法:患者仰臥位,消毒穴位皮膚后,用0.30 mm×40 mm毫針,針身與頭皮成15°角快速刺入穴中約20 mm,施以大幅度捻轉至頭部出現脹感,如壓重物,留針5~7 h。每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留針的同時配以艾灸,對準百會穴施以懸灸20~30 min,療效更佳[2]。常規西醫治療方案聯合針刺百會穴治療眩暈具有方便、安全、有效的優點,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