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燕
(貴航貴陽醫院兒科,貴州 貴陽 550009)
?
重組干擾素α-2b霧化吸入治療嬰幼兒手足口病302例療效觀察
孫燕
(貴航貴陽醫院兒科,貴州 貴陽 550009)
重組干擾素α-2b; 霧化吸入; 手足口病; 嬰幼兒
手足口病(HFMD)是有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皮膚及口腔黏膜皰疹為主要癥狀的傳染性疾病。干擾素α是一種由白細胞分泌的,對免疫細胞具有多重效應的細胞因子,具有抗菌抗病毒的生物活性。干擾素有較多的亞型,其中重組干擾素α-2b是由高效表達人干擾素α-2b基因的腐生型假單孢菌,經發酵、分離和高度純化制成,具有廣譜抗病毒作用,近年來陸續出現利用組干擾素α-2b霧化吸入治療小兒病毒性疾病的臨床報道[1]。本文通過多中心隨機對照的方法,觀察霧化吸入重組干擾素α-2b治療嬰幼兒手足口病的療效及安全性,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12年3月至2014年11月于我科兒科住院部收治302例HFMD,根據《手足口病防治指南(2010版)》(簡稱《指南》)中的診斷標準[2],符合手足口病診斷,年齡<3歲,男女不限。臨床診斷為HFMD,無其他嚴重并發癥(神經系統炎癥及肺水腫等),發病在72 h內是,確診前2周未使用其他抗病毒藥物及免疫調節制劑。302例手足口病患兒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152例及觀察組150例。
1.2 方法 藥物來源:試驗藥物為重組干擾素ɑ-2b(商品名:利分能,哈藥集團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國家準字S10960023);對照組治療藥物為利巴韋林針劑(商品名:病毒唑注射液,華中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9993817)。治療方法:兩組均予以隔離、退熱、口腔護理等對癥治療。治療組加用重組干擾素α-2b 每次2~4μg/kg,加入0.9氯化鈉2 mL,霧化吸入,霧化時間10 min/次, 2次/d。對照組予以利巴韋林注射液10~15 mg/(kg·d),靜脈滴注,2次/d。
1.3 療效判斷標準 專人負責霧化治療,每日觀察癥狀體征并記錄。兩組治療前后,觀察體溫、流延、皮疹、精神狀態及有無并發癥的情況。臨床療效的評價標準為[2]:(1)治愈;(2)顯效;(3)有效;(4)無效。顯效+有效+治愈=總有效率。

2.1 一般癥狀 兩組治療前后,觀察體溫、流延、皮疹、精神狀態的情況。治療組退熱時間、流延減少時間、皮疹消退時間及精神狀態轉好時間均低于對照組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一般癥狀消失時間比較±s),d]
2.2 臨床療效 兩組治療后,根據臨床療效評價標準,進行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結果顯示:治療組152例HFMD臨床總有效率96.05%,顯著高于對照組7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臨床療效比較[n(%)]
2.3 安全性評價 治療組中152例患兒均未發生不良反應。
HFMD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一種傳染病,引發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有20多種(型),柯薩奇病毒A組的16,4,5,9,10型,B組的2,5型,以及腸道病毒71型均為手足口病常見病原[3]。目前本病尚無特效治療,臨床以退熱、口腔護理以及積極預防顱內感染等治療為主。在病因治療方面,常規應用利巴韋林進行抗病毒治療,由于利巴韋林是在細胞內被腺苷激酶磷酸化,形成利巴韋林三磷酸,干擾肌酸脫氧酶活性,影響鳥苷酸合成,而阻止DNA病毒復制,達到抗病毒的作用,但是它對病毒腺苷激酶依耐性太強,極易產生耐藥性,從而影響臨床療效。干擾素主要誘導正常細胞產生抗病毒蛋白而影響病毒的組裝與釋放,從而抑制病毒增殖,具有廣譜抗病毒作用又兼具免疫調劑功能,在臨床上廣泛用于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治療[4]。重組干擾素α-2b由高效表達人干擾素α-2b基因的腐生型假單胞菌,經發酵、分離和高度純化制成,與其他亞型干擾素相比,不良反應發生率和嚴重程度較低,安全性更好,因此更適用于兒童使用[5]。霧化吸入依從性好,使藥物能直接達到口腔咽部,直接作用于口腔皰疹處及呼吸道,且在上呼吸道有較好的滯留時間,保證治療效果。在安全方面,霧化吸入干擾素已在我國兒童體內經過了嚴格的臨床試驗,已證實使用干擾素的安全性[6]。
本文結果顯示,治療組體溫正常時間、流延情況的改善時間、皮疹消退時間以及精神恢復時間均較對照組明顯縮短(P<0.05),同時總有效率治療組也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因為干擾素經超聲霧化作用可變為1~5 μm大小的微粒,直達病毒感染的咽峽部,在最短的時間內產生抗病毒效應和免疫調節功能,故此該研究證實了霧化吸入重組干擾素α-2b的抗病毒能力。同時治療組152例病例,在霧化吸入重組干擾素α-2b治療期間未發生不良反應,這證實了其安全性。
[1] 徐小紅,阮駱陽,譚夢婷. 霧化吸入重組人干擾素α-2b治療毛細支氣管炎療效觀察[J].海南醫學,2009,20(7):12-14.
[2]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手足口病診療指南(2010年版)[J].國際呼吸雜志,2010,30:1473-1475.
[3] 趙順英,李興旺,江載方.關注小兒重癥腸道病毒71型感染[J].中華兒科雜志,2008(6):401-403.
[4] Li JN,Liu KC,Liu Y,et al.Exosomes mediate the cell-to-cell transmission of IFN-α-induced antiviral activity[J].Nat Immunol,2013,14(3):793-803.
[5] 孫薇,喬逸,郭麗,等.小兒注射重組人干擾素α1b治療病毒性肺炎的耐受性及安全性[J].中國新藥雜志,2011,20(23):2340-2344.
[6] 謝曉麗,向梅,張輝,等. α-2b干擾素霧化吸入治療小兒皰疹性咽峽炎隨機對照觀察[J].實用醫學雜志,2004,20(11):1323.
R725.1
B
1000-744X(2016)05-0516-02
2015-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