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爸在紐約
發現了嗎?原地扔球對孩子來說稍嫌無聊,但如果給他找了目標,設立規則,就從一項鍛煉變成了一種游戲,絕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育兒訣竅。
周末去公園,看見好多父母帶著孩子在草地上玩扔球,什么樣的球都有,棒球、橄欖球、皮球……無論大孩子還是小寶寶,大家都超級享受。
扔球這個活動在親子類活動排行榜上,應該不是第一就是第二了,為什么扔球這么風靡?我們又能通過扔球鍛煉孩子哪方面的能力?你別說,還真有講究。

扔球最大的好處就是鍛煉手和眼睛的協調能力以及人體的敏捷性,更有助于大腦發育。
牛津大學臨床神經病學系科學家在《自然神經學》雜志上曾發表一篇論文,說:“像扔球、接球這樣的訓練能使大腦結構發生重大變化。”
科學家們曾經邀請了24名少年,將他們分為兩組,第一組每周進行扔接球的訓練,第二組正常生活。過了一段時間后,科學家發現,第一組進行扔接球訓練的人群中,平均大腦頂內溝白質數量增加5%。雖然增加的比例個體差異頗大,但是所有人大腦白質都有變化。而大腦頂內溝的白質由大量神經纖維聚集,直接決定著人們對周邊事物的觀察和判斷能力。
簡單地說,就是這個實驗,證明了扔接球對孩子大腦的發育有顯著幫助。
兒童從3~7個月開始,就已經能夠抓握物體。但是直到18個月~3歲,他們才能開始傳球或者扔球。
所以說,扔球的技能是循序漸進培養的,根據全球著名的兒童網站babycenter的研究報告,兒童首先開始的是傳球,然后是拍球并且會往下扔球,最后才學會往上扔球。
如果你的寶寶小于兩歲,先不要開始教他扔球、接球,否則你倆都只能體驗到挫折——當球朝身體或者頭部飛過來的時候,孩子會害怕,下意識會去躲。更聰明的做法是,先教他傳球,這對他們來說比較容易,而且也不會恐懼。
過了兩歲,就可以開始學著扔球啦。在這里分享兩個憨憨從小就開始玩的扔球游戲:1.投球的游戲。找一個水桶,試著把皮球往水桶里扔。2.保齡球的游戲。在前方擺放幾個空瓶子,然后將球扔過去將瓶子推倒。
發現了嗎?原地扔球對孩子來說稍嫌無聊,但如果給他找了目標,設立規則,就從一項鍛煉變成了一種游戲,絕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育兒訣竅。
這兩個游戲會鍛煉肌肉能力和大腦對手部的控制,玩多了后,我發現,孩子的肌肉控制力和集中注意力有了明顯的提高,他甚至掌握了很多精細手指運動的技巧,比如抓筆畫畫更加有力道了,而且手指展開彈琴也很靈活。
此外,空間感知力也有了相當的發育,憨憨對各個物體之間的關系更加敏感。比如在玩耍時,他會更仔細地確定玩具的位置。控制力和敏感度也隨之增加,最明顯的就是搭積木,他能一個積木疊一個積木地堆上十來層。吃飯的時候,抓勺子、夾菜也不會撒得到處都是了。
給大家推薦幾個適合室內玩的扔球活動。
室內籃球架 投籃是最好的運動之一,憨憨從小就特別喜歡,很享受那種“唰唰唰”連續命中的感覺。戶外的公共籃球場很少有適合兒童身高的籃球架,買一個室內兒童用籃球架反而更方便隨時鍛煉。
投籃是雙手的運動,需要兩只手同時發力,并且控制好方向,而且如果想球扔得高和準,是需要孩子借助手指的力量,在球出手的最后一刻,用手指將球撥出去,而撥球的力度和準度就直接決定了這球最后能否進框,所以投籃訓練鍛煉的是孩子的雙手協調性以及手指的靈活。
一般這種籃球架都是可隨著身高年齡調整高低的,所以我們在玩時也可以設置不同的高度讓孩子嘗試。在投籃時,籃球框的高度、距離作為視覺信息進入大腦,手觸及籃球的信息通過手的感覺神經進入大腦,大腦將這些信息綜合起來,傳向投籃細胞,產生投籃動作。而投籃出現的偏差又通過視覺進入大腦,大腦對偏差進行分析,加以修正,改變投籃姿勢和力度,使投籃的偏差縮小。大腦在這一過程中不斷重復著“采集信息-計算偏差-糾正動作”這一循環,從而對孩子的大腦發育有很大的幫助。
鞋拔子打乒乓球 這個其實是棒球玩法的室內變種。棒球在國內不算普及,但我非常推崇大家試著玩玩。因為家里雜物多而且場地有限,所以可以試著用“殺傷力”較小的乒乓球來代替。如果家里有走廊就最好不過了,把房門都關上,走廊就是一個絕佳的接拋球場所。一般來說,4、5歲就可以開始這種“類棒球式”的扔接球訓練:大人扔乒乓球出去,孩子用鞋拔子擊中或用手抓住,也可以反過來。
接球對孩子的反應力是一種很大的考驗,當球飛速飛來時,孩子需要事先預判好球的方向,并且將球抓住,經常玩棒球的人,你會發現他對外界事物的反應力很快。另外,可以進行一只手扔球,而另一只手接球的進階玩法,大腦需要控制左右手進行不同的分工,這對左右手的均衡發展也是一種幫助。
扔球入紙簍 這是我給憨憨發明的一個小游戲,我們經常一起比賽。游戲規則很簡單,找一個有彈力的小球,站在紙簍前大約2米的距離,要求將彈球扔進紙簍,一共分為4關:

第1關,要求直接將球扔進紙簍;第2關,要求將球在地面彈一下后進紙簍;第3關,要求將球在地面彈兩下后進紙簍;第4關,要求將球在地面彈三下后進紙簍。
完成一關后就進入下一關,誰先完成的誰贏。
這個游戲對孩子很有挑戰性,需要他們根據紙簍的距離,以及彈球彈地的次數,預先判斷球彈地的力度和角度,從而才能讓球彈入框內。
兒童雜耍球 雜耍球又叫Juggling Ball,來源于古時候的雜技表演,規則很簡單,最簡單的是單球拋接,然后是2球拋接,之后3球拋接(當然還有4球、5球以及更多的)。當熟練后,可以一邊扔一邊數數。
這個運動的機理其實很簡單,拋接球,需要眼睛看到球的移動,同時配合手。這是手與眼的協調,加入數數就是加入大腦的思考,加入默數就是避免互相干擾影響,看看外界干擾是否會影響數數,對專注力也是一個很好的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