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祖文

摘要:知識經濟時代之下,企業對于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而國家也只有依靠人才獲得更好的經濟增長。高考是為社會選拔以及輸送人才的重要手段,隨著時代的進步,高考文綜試題在考察方式上也發生了一定的變化,其中自有開放式的題目也逐漸增多,更加側重于對學生實際問題解決能力的考察。本文主要對高考地理文綜試題進行分析,探討有效的解題技巧。
關鍵詞:高考;地理;文綜;解題技巧
地理是對自然、人類以及社會的綜合考察,在對地理的學習中學生通常采用死記硬背的模式,不利于對現實情況的靈活變動及問題的解決。為了加強學生的綜合能力,增加試題考察的實用性以及實效性,高考地理試題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在高考地理文綜試卷中,主要分為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大類,選擇題則以單項選擇題為主,而非選擇題多為綜合題,且占有較大的比重,其試題模式也越來越開放化,只有更好的掌握高考試題的命題規律以及考察方向,才能對學生的學習有所幫助,探求更好的解題技巧【1】。
1.選擇題解題技巧分析
高考地理文綜試題的選擇題多以單項選擇題為主,部分省市在自主命題的試卷中才出現了多項選擇的模式。本文主要針對單項選擇題進行相關解題技巧的探討研究。首先,看題目,地理文綜卷的選擇題多以材料為主,根據題目對下述幾個選擇題進行解答,同一材料下的選擇題具有較大的關聯性,一般具有前后呼應的關系。部分題目采用圖文結合的形式,例如地理數據統計圖表、一些坐標或符號等。在一些地圖中,通常會給出相應的經緯度、山脈走向、高度、行政區域、河流或鐵路線等信息,在初步的數據信息下,學生可建立一定的空間概念,進而與相關的知識點結合,最終找到與題目相關性較高的答案【2】。其次,審題目,審題時需要先對每一題目的題干進行閱讀及了解,再有目的性的閱讀材料,準確并快速捕捉材料中的關鍵信息。養成良好的習慣,在讀材料的過程中可以將重點信息用線畫出,例如涉及到地點、時間以及方向的相關信息。此外,還需要養成正確的答題思路。平常積累的知識點較散,而試題則是對某一方面進行考察評估,此時,在審題后需要學生從平常所學中提取出所有相關知識點,快速對接到相關度最高的知識點,通過層層推理以及判斷來達到較高的答題準確率。
根據多年高考地理文綜試題,本文總結出以下幾種解題技巧:
1.1以材料為主
高考試卷通常是由多個出題人經再三思量而出的題目,在材料的選擇上通常比較考究,每一個題目均與材料有較大的關聯性。每一個圖文材料均有較大的深意,解題時均不可忽略。同時,也不可避免會出現一些干擾信息,必須注意關鍵信息的把握,細心從材料中篩選有用的信息。
1.2排除法
排除法是單項選擇題常用的解題方法,在一些考察記憶類的題目中應用較為廣泛,尤其在地理原理、地理規律、分布以及特征等題目中。有些題目在選擇時可直接看出,而有些題目則存在一些干擾項,無法直接選出。此時,則需要對明顯不正確的題目首先排除,尤其是看起來敘述完整性有所缺陷,或明顯荒誕的答案選項進行排除。同時,部分題目中會出現了十分肯定的用語,例如一定、肯定、都、全部等字眼,此類選項大多為錯誤干擾項【3】。
1.3從答案入手
由于選擇題為單項選擇,因此,也可從答案入手進行邏輯分析。若A選項正確的情況下,B選項也正確,則表示這兩個選項均錯誤,可直接排除,進一步提高選擇的準確率【4】。
1.4答案肯定時采用直選法
選擇題答題時多憑第一感覺選擇選項,而據相關研究表明,第一感覺答題的準確率的確較高,在對某一答案具有較高的準確性時,不需過多停留,快速并直接的選擇答案,避免耽誤更多的時間。而在返回檢查時,盡量不要輕易對原來的選項進行改動。
1.5答案遲疑時關注題干要求
若所有選項的答案均認為正確,而此時則需要考慮答案與題干的相關程度。仔細閱讀題干,分析題干的要求,若與題干的相關度較低,即使敘述正確,也不可進行選擇。
2.非選擇題解題技巧分析
非選擇題部分是高考地理文綜試卷的主要部分,且隨著開放性的加強,對學生擴散性思維以及知識點掌握度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進行綜合體的解答時,不僅會考察到學生對地理知識點的掌握,還對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嚴謹性等進行了考察。只有探究出綜合體的答題技巧,才能更好的應對高考試題,做到條理清晰、簡明扼要、直擊要點【5】。
2.1綜合體解題技巧
①對圖文材料進行仔細審查
大部分地理文綜試卷的37題為圖表材料解答題。通常有統計圖以及疊加圖兩種形式,此類題目的題干信息相對豐富以及復雜,需要對其進行仔細審查,正確的解讀圖形資料并使其與文字材料相呼應。在進行統計圖表的解讀時,通常可知其以表格以及餅狀圖的形式為主,解讀時需要明確分組以及主要的統計要素,對各種要素之間的關系進行探討分析,比較各種要素之間的變化。而疊加圖通常具有“區域+示意圖”、“區域+等值線圖”。解讀時首先需要對圖形的背景條件進行分析辨別,即找出圖形所處的具體區域。進而讀取圖例以及圖名,找到關鍵信息。等值線也是疊加圖中的重要信息,在對等值線進行解讀時首先需要觀察其走向及趨勢,了解等值線的含義,觀察局部彎曲區或閉合區的變化。在解讀圖形的同時,還需要對文字進行詳細分析。許多重要的信息均隱藏在其中,特別注意文字中涉及到時間、地點以及事件的相關信息。
②構建解題的思維導圖
部分綜合體的信息過多,學生在解題時容易混亂,無法對所獲得的信息進行有條不紊的分析,為了使得解題思路更具邏輯性,更加合理及規范,可通過構建思維導圖或者列模板的形式進行分析。例如地理試題:據表4歸納的R河三角洲經濟區土地利用結構變化的特點,并指出該變化對自然地理環境可能產生的不利影響。在該題的解答中,可以依據思維導圖的模型進行分析,分別對比城鎮用地結構的變化以及主要的影響因素,如圖1所示【6】。
③明確答題規范
在答題時一定要注意表述準確、簡明扼要、敘述完整、字跡工整。同時,還需要有清晰的解題步驟及思路,用語規范,減少不必要的丟分。
2.2例題分析
例如:看圖表并回答:泛亞鐵路(新加坡至昆明)將是聯系東盟和中國的重要通道,其中,新加坡一吉隆坡一曼谷的已有鐵路為共用段,自曼谷至昆明的待建鐵路有東、中、西三個
該題的問題主要是對鐵路交通線進行區位因素分析,通過上述圖表可知,東線經過的城市最多,且鐵路總線也較長,但不需要進行大量的新建鐵路施工。從圖1中也可以分析到,東線經過區域多為平原,且經過區域通常在沿海地區,具有較好的經濟基礎,人口密度也相對較大。因此,在解答時可總結為:運營里程長;利用現有鐵路長,需新建鐵路短的優勢;鐵路主要經過平原;所經地區人口較稠密,城市多,經濟相對發達。
參考文獻:
[1]魏欣欣.淺談高考地理文綜題解題技巧[J].中國校外教育(基教版),2012,(2):120.
[2]楊芳.淺談高考地理綜合題的解題技巧[J].新課程·中學,2013,(5):109-109.
[3]強錦江.新課改高考地理選擇題試題類型與解題技巧[J].校園英語(上旬),2014,(4):35-35.
[4]袁信濤.高考地理圖文資料題的解題技巧[J].中學政史地(高中文綜),2014,(1):82-84.
[5]秦毓軍.把握竅門,技能拔尖--高中地理解題技巧培養之我見[J].考試周刊,2014,(70):134-134,135.
[6]王阿娣.仔細審清題意,獲取有效信息——淺談地理綜合題的解題技巧[J].中學政史地:教學指導版,2012,(12):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