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頂才
摘要:在我國長遠發展的歷史上最為徹底的改革之一就是商鞅變法,其不但順應了當時社會發展的趨勢,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秦國快速實現富國強兵。就在秦始皇快速統一六國之后,仍然在全國上下統一執行商鞅變法的主要思想路線,并沿襲至漢朝,成為了中華法律政治文化快速向前發展的主流,嚴重影響著整個中華民族的發展。通過進行商鞅變法的歷史評析,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對我國當前構建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商鞅變法;歷史評析;現實反思
在我國整個歷史發展中,春秋戰國是非常典型的社會大變革階段,其眾多代表不同階級利益的知識分子均提出滿足自身利益的治國之術,從而出現了一大批思想家,促使這個歷史階段呈現出“百家爭鳴”的現象。而以“法治”為主的法家思想是春秋戰國時期逐漸興起的一個典型的學術門派,對秦國后來一統六國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然而,在漢朝以來的封建統治者,大部分都將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結合了起來,逐漸開辟出了一條以儒家的倫理道德文飾政治,而以法家思想的嚴刑峻法來鉗制政治的新道路。其中,商鞅變法是我國歷史長河中改革最為徹底的一次運動,對我國歷史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
一、商鞅變法的歷史評析
商鞅在秦國推行變法,雖然這次變法對秦國富國強兵影響深遠,而商君本人卻遭車裂,讓我國千百年的歷史對他的批判均為停止過。商君到底是怎樣的人,是歷朝歷代人們都難以想象其本來面目,卻取得了幫助秦國開辟帝業的巨大歷史功績。其中,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堅持從社會進化的歷史觀出發,根據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大力推行法治,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鞏固了封建社會的經濟基礎,有力維護了封建地主階級的重要利益,促使秦國快速實現了富國強兵的治國目標,為后來秦國一統六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商鞅的歷史功績不只是后世史書對其高估評價,而當時儒家著名思想家荀子在深入了解秦國的治國之道之后,也高度評價了商鞅變法。其中,在《荀子·強國》中明確提出了:“佚而治,約而詳,不煩而功,治之至也。秦類之也?!彪m然商鞅變法所取得的歷史功績充分凸顯出來,但是在變法過程中所采取的眾多措施則受到了廣大人民的爭議。例如:商鞅變法提倡輕視教化,鼓吹輕罪重罰,施行“連坐”法,“重農抑商”,“計首虜功”等等。這部分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較大的局限性,而在當時社會發展情況下卻是一種非常之時所采取的非常之舉,為變法的順利推行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促使秦國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快速增強了自身國力,從這個角度分析可以將商鞅變法看作為“求存”目標下所銜生出來的一種較為合理卻并不符合情的制度。這種變法策略導致后世在沿用的過程中出現了眾多問題,而這些問題并不能夠歸咎于商鞅變法。
秦朝二世而亡從某些方面分析,其不可否認的與商鞅變法過程中所推行的輕教化存在非常緊密的關系。但是,秦朝之所以滅亡也不能夠全部歸咎于商鞅變法,而是在君主集權制和土地私有制在發展過程中將必然產生了一種社會結果。同時,在秦朝之后所興起的王朝也尚未真正擺脫這個命運。
二、商鞅變法精神的現代反思
(一)法隨時變
在商鞅推行變法之前,與當時的貴族代表甘龍等就是否推行變法,以及更禮的問題在秦孝公面前進行了一場著名的論戰,明確提出了具有較高價值的“不法古,不循今”的變革思想,逐漸成為了后面秦國變法過程中的指導原則。一般情況下,在我國歷史中所進行的變法維新,不但只是治治國方略的重新抉擇,而且也是統治階級進行利益調整的重要策略。這樣一旦在變法過程中所推行的策略損害了舊勢力的某種利益,便會遭受到重重阻礙。然而,雖然商鞅變法在推行的過程中順應了社會歷史發展的趨勢,但是也無法避免遭受到奴隸主貴族舊勢力的極力阻擾。商鞅變法能夠在當時的秦國得以順利推行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得到了君主的強力支持。商鞅變法是這樣,在中國后來封建社會中所推行的眾多改革大部分也都是由統治者所發起來的,具有較為牢固的權利基礎,而群眾基礎相對薄弱。
在我國現代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社會背景下,一方面我們必須全面認識到當前社會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中,社會生產力較低,推動社會主義民主發展的任務依然非常艱巨;另一方面,在社會主義改革中必須堅持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打下堅實的群眾基礎,逐漸提高廣大群眾的政治參與意識,才能夠為實現中國夢凝聚廣大人民的力量。
(二)尚法與尚公
在秦國逐漸推行商鞅變法之后,基本上形成了“有法可依、有法可循”的社會局面,并且以商鞅變法為主要代表的法家思想的精神是具有一定特色的。在現代社會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法治逐漸成為了現代社會治理過程中的必然選擇。然而,雖然商鞅變法所提倡的法治與當代社會所倡導的法治觀念存在較大的差異,但是通過深入分析中國封建社會的法律制度,對我國建設良好的法治社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三)尊君與維護國家權威
在商鞅變法中提倡的尊君思想,雖然帶有非常濃重的專制色彩,但是也是當時社會尊重國家權威,倡導人民維護國家尊嚴的一種重要的愛國主義體現。尤其是在當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快速建設過程中,一方面需要增強和擴大權利監督,極力推進權利公開化和規范化;另一方面,還應該堅決維護黨的權威。雖然商鞅變法中的維護君主專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這其中的主張和原則又具有較強的現代化超越價值,這便要求我們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甄別和評析,并根據當前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綜合分析,取其精華,為真正實現中國夢提供堅實的政治保障。
參考文獻:
[1]黃偉.商鞅變法及其在歷史上的作用淺析[J].青年時代,2015(20):47-47.
[2]高專誠.戰國前期李悝變法的歷史反思——兼以吳起變法、商鞅變法為參照研究[J].史志學刊,2015(1):20-28.
[3]王云鶴.商鞅變法若干問題研究[D].蘇州大學,2015.
[4]段戰平.商鞅變法及其在歷史上的作用[J].西安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8(3):6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