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鳳英
摘要:高職電子商務專業是融計算機科學與財經管理類知識交叉的學科,目的是培養具備使用現代信息技術開展商務活動的能力,從事現代電子商務運作與管理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本文結合廣東信息工程職業學院的發展實際情況以及存在的問題,提出了高職院校管理專業教學改革的相應措施。
關鍵詞:高職;電子商務;教學改革
前言:
隨著網絡信息化的發展,電子商務作為新興的商業模式,順應著全球經濟發展的趨勢。電子商務從一個搖籃階段進入一個快速發展階段,電子商務市場對電子商務人才的需求也呈現“噴井”式趨勢,迫切需要大量既掌握信息使用技術,又能掌握商務理論與實務,通過信息化手段進行商務活動的應用型、技術型的復合型人才。據淘寶大學的統計數據顯示,淘寶平臺上電商人才缺口高達百萬,而整個電商行業未來三年的人才缺口將超過450萬。電子商務市場不僅對電商人才數量需求巨大,還對電商人才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通過高職院校培養適合企業需要的電子商務人才是解決電子商務用工荒的最佳“解渴”方法。以下,主要圍繞電子商務人才培養就課程改革進行探討。
一、傳統電子商務專業教學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電子商務專業定位不清
電子商務是一個寬泛的專業,如果沒有明確的方向,清晰的定位,不像成熟的專業數控、會 計 等,都有著很明確的方向和定位。同時,很多院校,對電子商務定位在電子類和商務類兩個方向,導致人才的培養與人才市場的需求脫節。電商畢業生普遍面臨專業選擇性泛但是不專,表面看似很多崗位都適合,但實際學生面對這些選擇時躊蹴不前,難以把握職業目標,進行職業規劃。
(二)專業課程結構設置不合理
電子商務是新興的交叉學科,涉及計算機科學和財經類等知識,但很多高職院校的電商專業課程結構不合理。學生學習時間有限,但課程設置隨意性、課程之間重復性;專業知識以理論知識為主,缺乏實訓實踐,導致學生缺乏學習興趣,操作能力較差;知識內容落后,跟不上時代步伐,不能與時俱進,與企業需要脫節。很多院校對電子商務專業定位不清,導致課程設置凌亂,造成人才培養目標不明確,培養的人才缺乏競爭力。
(三)教學設備落后
電子商務專業很多課程需要多媒體教室教學以及機房實訓教學,但是大多院校,多媒體課室以及機房明顯不夠。大部分課程還是采用傳統的黑板加粉筆的教學方式,像網絡營銷、網絡支付與結算等課程變成了市場營銷和傳統支付。導致學生動手能力差,專業知識難以掌握。電子商務還有一個特殊的就業方向:創業,但是大多數院校沒有創業孵化基地,或者實訓場地。
(四)教學模式陳舊
大多數高職院校教師上課是以教師為中心,采用傳統的填鴨式教育,教師一味“灌”知識,但是學生參與度較低,學習積極性不高,從而學習效果不理想。同時教師缺乏與學生溝通交流,導致出現兩節課下來,1/3的學生聽懂了,1/3的學生似懂非懂,1/3的學生當看客。
(五)與社會實踐脫節
三年的高職學習,學生都希望學有所成,能一畢業就可以立馬找份好工作。但是三年的學習大多數是應試教育,與社會實踐脫節,甚至電子商務部分專業課程知識是社會已經淘汰的內容,導致應屆畢業生普遍出現高不成低不就的現象。學校與企業合作少,或者專業對口少,合作的企業大多數是流水線生產工,或者沒有技術含量的普工。采用這樣的方式培養出來的人才,很難適應社會和行業的需求。
二、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教學改革措施
(一)明確專業定位目標
電子商務專業定位既不能歸并于計算機應用專業,也不能與傳統的市場營銷或是經濟貿易相融合,而是一個具有交叉性、前瞻性的專業。本專業旨在培養學生通過學習,系統掌握電子商務的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和基本技能,采用信息化技術開展網絡商務活動。突出電子商務在商務和管理方面的應用,使學生能夠適應互聯網經濟發展的需要,成為適應經濟全球化和企業發展需要的復合型應用型及管理型電子商務方向專業人才。
(二)進行合理的課程設置
根據專業定位,電子商務課程設置應該與市場需求接軌,即所學知識必須是能夠應用在實際工作中,而不是單純的紙上談兵,也不是落后淘汰的技能。在理論知識的支撐下,提高專業技能知識的學習,根據每門課程的需要安排具體的實踐操作課時,重點培養學生的職業基本能力和基本素養。把深化高職課程改革作為當前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核心舉措。
(三)加大教學設備的投入
為深化教育改革精神,提高學生動手能力,提高學習興趣。應根據院校的實際情況,加大教學設備的投入,特別是機房實訓室的投入,購買電子商務實驗系統,供學生模擬學習。同時鼓勵學生最大限度的利用自己的電腦,進行網上商城買、賣操作。
(四)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
高職學生不是應試考試的學生,傳統填鴨式教育不能應用在高職教育當中,教師應努力提升教學水平,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例如:實例教學法、實踐教學法、翻轉課堂、慕課等。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和針對性,可以獲得比較顯著的教學效果。
(五)校企合作
產教融合是職業教育的最大的特色,也是職業教育與其他教育的最大區別。產教深度融合的基本內涵是產教一體、校企合作。把頂崗實習納入教學計劃,每個假期都安排學生到企業進行社會實踐,體驗企業工作氛圍;同時與企業合作,把企業的與電子商務專業相關的項目,當做學生的實訓作業。拓寬知識面,增強對“職業”的感性認識,用所學專業知識和技能指導實踐,從實踐中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和動手能力,真正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學校也加大力度引進企業,與各行各業友好合作。
總結
總之,在當今電子商務迅猛發展的時代,從事電子商務教學的一線教師,應該清晰的認識到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積極改善落后的教學模式。同時學校作為主導,大力推動教學改革措施,促進電子商務發展。
參考文獻:
[1]熊愛珍.高職電子商務專業工學結合實踐探討
[2]楊軍. 高職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現狀調研
[3]方玲玉;桂海進;高職電子商務專業“三維一體,工學結合”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J];理工高教研究;2009年06期
[4]李強;高職教育課程設置研究[D];河海大學;2007年
[5]鄧洪濤,趙彥.關于高校電子商務專業課程設置的思考[J].電子商務,2007,P: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