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華文
〔關鍵詞〕校園心理劇;劇本;創作技術;解析
校園心理劇作為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一種有效形式,越來越顯現出它的獨特魅力。我校近年連續舉辦的三屆校園心理劇大賽在當地形成了較大的影響力。在實踐中我們發現,校園心理劇的劇本創作是整個活動的核心,劇本創作直接影響到校園心理劇的演出質量。
在劇本創作中,需遵循校園心理劇劇本創作的基本要求,同時,又應恰當地運用一定的技術并加以藝術化的處理,讓校園心理劇本呈現出其獨特的色彩。在校園心理劇劇本創作實踐中,我們形成了校園心理劇劇本創作專題培訓——“劇本創作—排練及打磨—劇本定稿—劇本演出”——的活動模式。在實踐中,收集到了學生創作的眾多優秀原創劇本,在校園心理劇演出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一、高中校園心理劇劇本創作技術應用案例解析
(一)角色扮演技術在人際交往題材校園心理劇中的應用
心理劇中的角色扮演技術包括角色互換、替身技術和鏡像技術,是高中校園心理劇劇本創作中應用較為普遍的一種技術,主要作用在于擴大主人公的潛意識內心,擴大覺察能力。
例1 廣東省江門市培英高級中學第二屆校園心理劇《菊花之約》片斷
楊威:為什么,為什么他們非要阻止我們在一起,為什么,為什么?(突然歇斯底里地怒吼)
自我:楊威!(一個聲音響起)
楊威:(吃驚地環顧四周,驚恐地)誰?
自我:我就是你,我是來幫助你的。(一個男子突然出現在臺上)
楊威:(疑惑)你是我?那你說我該怎么辦?
自我:怎么辦?難道你可以給她幸福嗎?你們分手吧!
楊威:分手!你說來幫我,現在又叫我們分手,你到底想怎樣?不要說了!
自我:楊威,你先不要生氣,聽我說,不要舍不得。(把手慢慢搭在楊威肩膀上)
楊威:什么舍不得啊,我們兩情相悅,好不容易走到了一起,叫我怎么可能放得下啊!(猛然推開自我的手)
例2 廣東省江門市培英高級中學第三屆校園心理劇《我們終究是天使》片斷
艾力:(自言自語)我到底該怎么辦呢?
(畫面:天使出場,所有人都靜止。)
天使:難道你就忍心看著一個弱小無辜的女生被誣陷嗎?
(畫面:魔鬼出場)
魔鬼:哈哈哈,你跟她很熟嗎?她怎么樣關你什么事?
天使:她是個善良的女生,你不能讓她再一次遭受校園冷暴力。
艾力:所以,我不能這么沒良心。
魔鬼:如菲亞可是你喜歡的女生,你確定要揭發她的真面目?如果你這樣告發她,她會受到處分,也會被大家鄙視的。
高中生的人際交往主要包括同伴交往和異性交往。例1劇本題材是青春期異性交往,通過替身技術呈現男主角和內心的自我對話,表達男主角內心對女主角感情的糾結,即“我到底是繼續和她在一起還是分手”。
例2劇本題材是新疆內高班學生的同伴交往,通過天使和魔鬼的對話呈現男主角艾力的內心沖突“我到底要不要揭發我喜歡的女生如菲亞對他人的誣陷”。
例1 和例2均運用了角色扮演技術中的替身技術,呈現了主角的內心沖突。
(二)夢境投射技術在校園心理危機干預題材校園心理劇中的應用
例3 廣東省江門市培英高級中學第二屆校園心理劇《海闊天空》片斷
同學A:小呆子,不,Easy,是我們的錯,我沒想過這些話會讓你那么傷心、難過。
同學B:對,是我們的不好,我們不應該笑你的。
老師:我們也有錯,我們向你道歉了,你下來吧。
同學A、B、老師(所有人):是我們的錯,你下來吧!
Easy:(感動)可是我會令你們失望的。
老師:盡力就好,一起努力吧!(伸手)
Easy:(思考5秒左右)真的可以嗎?
所有人:Yes!
Easy:(伸手)
(Easy被拉了回來,所有的人都松了一口氣)
Easy:(突然驚醒,彈跳起來)這是夢嗎?這是夢嗎?哦,天啊,我現在在哪里?
(被驚醒的Easy突然意識到剛才的跳樓不過是一場夢,深深地松了一口氣。)
例4 廣東省江門市培英高級中學第三屆校園心理劇《相信就能看見》片斷
元元:媽……你回來好不好,你回來,我以后會好好聽話,一定不讓你傷心了,你回來好不好!
媽媽:傻孩子,媽媽回不來啦。
元元:媽……
媽媽:可是元元,你現在的樣子不是媽媽想看到的啊。
元元:我……
媽媽:媽媽知道你喜歡音樂,也一直都在支持你啊。不管怎樣,堅持下去吧。媽媽能聽到你的歌聲的。只要你相信,你就可以看見你想看見的。
元元:媽媽……我不想唱歌了,那并不快樂。我現在覺得快樂的事,就是你回到我身邊啊。
通過夢境投射技術可以讓主角換一種方式了解自己最真實的想法,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例3中男主角基于現實中的學習和生活壓力無處發泄,夢見自己想跳樓輕生,后來在老師、同學和父母的安撫勸說下逐漸打開心扉,最后被解救。該劇通過夢境投射技術虛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危機事件,也使主人公在現實中找到了情緒宣泄和緩解壓力的方法。
例4中的女主角元元失去了母親,在同學和老師眼中漸漸變得異常自閉,劇本設置女主角在夢中與母親對話,以傾訴內心的痛苦并得到情感的宣泄,為后續的劇本情節發展作鋪墊。
(三)具體情境技術在親子關系題材校園心理劇中的應用
例5 廣東省江門市培英高級中學第一屆校園心理劇《盼》片斷
旁白:今天是媽媽的四十歲生日,她從廚房中端出豐盛的晚餐,直到桌子上再也放不下了,才無奈地將最后一樣菜放回。她很希望兒子能夠記得自己的生日,她只需一句生日快樂就心滿意足。
小華:(進門看到一桌子的飯菜)媽媽,今晚晚餐真豐盛,家里來客人了?
媽媽:(臉一紅)沒……沒有,快洗手準備吃飯了!
小華:(頭也不回地回到自己房間)很可惜,今晚不能在家吃了,有同學過生日呢!
旁白:小華從抽屜拿出一個本子,上面全是同學的生日……
小華:好了,我該走了,同學都在等我呢!今晚可能晚點回,不用等我了。
媽媽:小心點,早點回來。
小華:(厭煩地)別掃興,晚點回來也沒問題吧。真啰嗦!
旁白:媽媽送兒子下樓,此時天漸漸黑下來,路燈亮了,望著被路燈拉長的兒子的影子, 媽媽默默地站在原地很久很久。
(場景:同學聚會上)
眾人:Happy birthday to you , Happy birthday to you!
(小華唱著唱著突然停了下來,這首生日歌讓他猛地想起今天是媽媽的生日。他猶豫著現在是留下來還是回家去。)
例6 廣東省江門市培英高級中學第三屆校園心理劇《我有一個好家庭》片斷
旁白:有一天,在江門的一個四口之家中,爸爸在看報紙,媽媽在煲湯,女兒在玩手機,兒子在照鏡子……
媽媽:自己去,這么懶。呀,女兒啊,你怎么把湯給灑了,你衣服都濕了,你爸不理你,你哥又不理我。唉,真是,我帶你去換衣服。(全員下)……
旁白:很多年后,兒子一直在相親卻沒成功,女兒出國后就在那里定居了,父母依舊在老家生活。轉眼間,二十年過去了,這天,是爸爸的生日,爸爸在看報紙,媽媽在煲湯……
具體情境技術指把問題建立在主人公感性認知的基礎上,把握主角的心理沖突,以便讓主人公能設身處地思考和感受。
例5通過設置兒子忘記母親生日卻和同學過生日,在同學生日會的祝福聲中突然想起母親的生日而產生頓悟的情境,以體現主角的內心沖突,從而使主角設身處地地思考感受母親的感受,為主角的心理轉變埋下伏筆。
例6設置了一個四口之家二十年前和二十年后同樣的兩幕場景,時光荏苒,父親看報紙和母親煲湯的習慣卻一直不曾改變,而兒女長大后卻各自奔忙,還有誰記得父母的生日呢?通過設置特定的情境,體現時空的轉變和人物的成長,有效地烘托了劇本主題。
二、高中校園心理劇劇本創作技術應用的實踐效果
在我校連續三屆的校園心理劇大賽活動中,我們收集到的校園心理劇劇本主題大多以高中生熟悉的校園生活為主題,貼近現實,反映高中生在成長過程中面臨的普遍問題。既有新生環境適應、學習焦慮、人際交往及溝通、親子關系、職業規劃、校園心理危機干預等常見的主題,也有對學校手機風波、學生炫富攀比等校園生活的真實寫照,更有新疆內高班學生適應新環境獲得成長、藝術生追尋藝術夢想不放棄等與學校藝術特色、民族特色緊密聯系的主題。
校園心理劇劇本主題和素材具有鮮明的時代感和濃郁的學校特色。參與校園心理劇劇本創作的學生涵蓋了我校各類型的學生,包括本地生、音樂美術生、新疆生等。指導教師在活動初始組織了劇本創作專題培訓,讓參與編劇的學生獲益良多,為他們創作高質量的心理劇劇本提供了專業支持。學生編劇善于在劇本創作中根據主題內容及主角的心理沖突選擇相應的技術,這些對校園心理劇劇本內容的表達和舞臺表演效果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獲得展演的校園心理劇均能引發學生觀眾的共鳴,有效地發揮了校園心理劇的心理輔導和教育功能。
注:本研究為江門市2016年度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校園心理劇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研究”階段成果(立項編號:JM2016C39)和廣東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規劃2013年度研究一般課題“以綜合活動為載體深化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內涵式”發展研究”(立項編號:2013YQJK135)。
(作者單位:廣東省江門市培英高級中學,江門,529000)
編輯/于 洪 終校/劉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