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鵬+王善軍+王國寧
摘要:網絡教育資源是數字化校園建設的核心內容,是高校開展信息化教學的前提和基礎。
木文從建立網絡教育資源管理部門和協調機構資源建設開發與利用的規范管理、完善激勵與保障機制等方而來探討高校網絡教育信息資源共建共享機制。
關鍵詞:網絡教育資源;共享;機制
一、引言
網絡教育資源是現代遠程教育的信息主要來源和高校課堂教學以及學生自學的有效補充,它促進了高校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過程,提高了校園網的教育教學應用水平,在目前我國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基礎設施建設已初具規模的情況下,網絡教育資源的建設是當前數字化校園建設中的核心問題,也是當前高等教育改革中的一個關鍵問題。
二、高校網絡教育資源共享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育資源開發量與質的矛盾
盡管目前我國許多高校己經擁有了數量相當豐富的數字化教育資源,但有相當一部分資源質量水平不高,開發利用的廣度和深度都不夠,許多資源不能滿足不同高校同一專業的教學需要,資源內容與教學實際脫節,缺乏針對性和系統性,從而導致了資源庫利用率低。而且,目前制作完成的課程的網絡資源體系僅僅局限于專業課程、必修課程,而且多數都是將傳統的文本課程與計算機技術整合,搭建或利用平臺模版,然后填充有關的教學內容,結果使建設的網絡資源缺乏學科特性和學習過程的設計。
(二)教育資源建設與管理的矛盾
由于缺乏科學有效的機構協調和管理,各高校獨立開發資源,不同教育資源建設主體之間缺乏溝通和融合# 進行低水平的重復開發,從而使許多資源適應性較差、適用范圍狹窄,高校網絡教育資源建設的標準缺乏可操作性。一些高校在建設有關的資源時沒有依據教育資源建設的相關標準。資源的分類不合理、不規范、雜亂無序、組織性非常差、元數據的處理不規范、缺乏分布存儲和統一管理的理念。特定的資源只適用于特定的平臺和技術接口,從而導致不同高校的資源庫互不兼容,難以進行相互操作與利用,無法實現教育信息資源的交流與共享,造成大量資源浪費# 使不同的資源庫成為信息孤島。
(三)教育資源開發與利用的矛盾
目前,網絡教育資源的建設主要靠高校以自己的實力面向本校師生開發,采取分散建設方式,區域內院校之間甚至院校內部缺乏協調,交流與合作,從而造成開發周期長,成本高,專業面窄,整體資源布局不合理,重復建設,條塊分割等一系列問題,與急劇增長的網絡教育需求極不相稱。
(四)教育資源共享與知識產權的矛盾
目前,我國高校之間缺乏資源共享的機制和意識,網絡教育資源運營還沒有形成一個良好的機制。高校之間甚至同一高校內相近專業的信息資源缺乏交流、整合、共享,其中影響教育資源共享的一個重要問題是知識產權問題。由于教師們的勞動成果缺乏保障,導致一些教師不愿意將自己的教學信息資源放到網上,從而影響了資源的交流共享。
三、建立高校網絡教育資源共建共享機制
(一)建立各級資源建設的管理部門
建立由教育管理部門、高等院校、校內院系組成的三級管理機構。資源的建設由教育部門和學校管理部門統一規劃,制定有關教育資源共享的政策,并建立由學科、教學設計、網絡資源開發和管理專家組成的網絡教育資源共建專家組,遵循共建、共享、互聯、協作、科學管理的原則,加強高校與高校之間和校內各院系的資源共享、合作與交流,共同完成以共享為目的的網絡教育資源合作開發。
(二)組建資源共享的協調機構
不同的高校隸屬不同的辦學主體,各個高校有不同的發展側重點,通過在地區,校際中設立資源共,才能真正實現地區之間,校際之間網絡教育資源的交換與共享,實現高校間的互利,保障課程資源共享有序地進行。解決課程資源共享過程中的質量評估等問題。
(三)遵循資源建設規范資源合理分類
網絡教育資源建設要遵循國內外通用的網絡教育技術標準,統一標識和規范化處理網絡教育資源后,才能使資源在高校間進行交流與共享,使資源在移植時具有可行性,實現不同資源庫平臺之間的互操作! 從而提高現有資源的組織性和可利用性,降低資源建設的成本,提高資源質量。
(四)教育資源建設主管部門根據資源需求類型
確定每年度應開發的資源名稱,類型和所需經費數量,形成資源開發立項指南,各高校組織學科教師進行立項,經過資源建設專家組審核評定后,劃撥經費給項目開發者,在項目開發過程和資源開發完成后,資源建設專家組要進行中期檢查和資源建設完成后的評審驗收,最后對成熟的教育資源分類入庫管理!再出版發行。
在當前我國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基礎設施建設已初具規模的情況下,網絡教育資源的建設開發與利用管理逐漸得到政府,管理部門和高校的重視,基于高校網絡教育資源建設管理的現狀。目前資源建設的重要任務是建立網絡教育資源的共享機制,進行網絡教育資源的開發、遴選、集成、整合,提高資源的建設質量與管理水平。實現高校間資源的優化配置,形成規模效益,降低成本,使資源發揮最大效用,并最大限度地滿足高校師生的資源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