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國
摘要: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和社會需求的改革,中職學校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和教學方式已經難以適應現代社會的需求,無法實現實用型、技術型人才培養的實際需要。因此,中職學校計算機的教學方式還應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不斷地改革和完善,探索新課程的教學模式,為其它課程的教學提供了可供參考的經驗。
關鍵詞:計算機課程設置改革;教學模式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隨著科學技術的逐漸發展,計算機技術在各個領域和行業中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和深入的發展,計算機已經成為人們生活、學習以及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工具。計算機課是計算機相關專業乃至其它專業的重要基礎課程,該專業課程內容較多,涉及的知識較廣。
一、中職學校計算機專業課程設置現狀
1.課程內容較多而周期短,
目前中職學校計算機專業內容較多,(如:計算機應用基礎,五筆打字,計算機操作,辦公自動化,動/靜態網頁設計,二維/三維動畫設計,網絡信息安全,網站建設,局域網組建維護,企業網搭建與維護,計算機組裝維護,計算機硬件維修,PHOTOSHOP,COREDRAW,VB,C++,網絡綜合布線,數據庫,計算機網絡管理員等),每門課都只開設一個學期,一般一個學期為3-4個月,一個月四周,每周4-6節課(且這4-6節課分布在一周的不同五天上,斷斷續續)。
2.課程開設無規律沒有層次深入性
目前中職學校計算機專業課程內容較多,涉及的知識較廣,課程安排無層次無規律,隨意性較大,(如:第一個學期安排計算機基礎,計算機操作員,二維動畫設計,PHOTOSHOP等,第二學期安排五筆打字,辦公自動化,動/靜態網頁設計,網絡信息安全,多媒體制作等,第三學期安排網站建設,局域網組建維護,企業網搭建與維護,計算機組裝維護,COREDRAW,學生學的多而廣,繁而雜,學生只學到了一二而沒有深入。
二、教學模式形式
1.教學模式單一
現在還有許多中職學校教學方法還是停留在以前的教室,而且是以教師為主,填鴨式教育形式,雖能教室都要裝的多媒體,但老師還是主講,學生仍是被動的聽,互動少。
2.上課時間間隔周期性大
現在還有許多中職學校計算機課程星期一上理論,學生要到星期三以后才能到實驗室去動手實踐,中職學生學習主動性和自覺性較低,星期一上的理論課等到星期三以后再去動手實踐,學生早把所學的知識點忘了,難以完成實驗任務。
三、考核機制不完備
現行中職學校課程考核還是多以試卷為主,計算機課程也是以本門一個課程來考核,缺乏靈活能動性,嚴重制約的學生自我想象和發揮的能力,對學生考核過于片面。
綜上所述,中職學校計算機課程改革迫在眉睫,刻不容緩。
四、中職學校計算機專業課程改革
1.改變觀念,調整人才培養模式和課程設置
.中職學校人才培養模式和課程設置應貼近市場適應社會,中職學校的學生畢業從事的一線技術工種,所以在制定人才培養模式要根據市場需求和中職學生特點來制定,課程開設不宜復雜繁多,應具有市場針對性,由易到難,層層遞進,逐步深入。可將計算機專業再往下細分,緊貼市場,明確專業方向開設課程,(如:辦公應用方向:文字入錄,計算機基礎,辦公自動化初、中、高級,文學素養等;網頁設計方向:動靜態網頁設計,二維/三維動畫設計,PHOTOSHOP,COREDRAW,網絡信息安全,網站建設,數據庫等;硬件維護維修方向:計算機組裝維護,計算機硬件檢測維修,數據恢復等;網絡方向:網絡信息安全,網站建設,局域網組建維護,企業網搭建與維護,網絡綜合布線,計算機網絡管理員等。根據方向選擇合理安排課程,(如:辦公應用方向:可先開設文字入錄,計算機基礎,再學辦公自動化初級,再學辦公自動化中級(提高),再學辦公自動化高級(學精)).學生在學本專業方向的同時還可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1到2門自己喜歡的課程學習。
2.教學方式改變,調整課時安排時間
改變目前中職學校以老師為主的教學模式,采取以學生為主,自覺靈活的教學特點以適應中職學生自身性格的方式采用點對點,點對多,生幫生,生教生,學生自主發揮,互動多元化的教學模式,改變傳統的星期一上理論,學生要到星期三以后才能到實驗室去動手實踐課時安排,可采用一體化和模塊化教學形式集中課時連續上課(按月制),讓學生邊學邊做,在做中學,學中做,讓學生學懂學透學精,這樣學生就業才有市場競爭力。
3.加強校企合作
根據學生所選專業方向與相關對口的企業合作(公司文職,電腦安裝維修公司,網絡公司,軟件開發公司等)或訂單班形式,分期分批派學生前往合作企業實習鍛煉,參與社會實踐(可利用雙休日、節假日,寒暑假或專門設定時間),也可聘請企業資深和有經驗的員工來校教課,讓學生充分了解行業發展趨勢和人才需求,感受企業文化,提高知識認識和專業技能水平。
4.改革考核機制
對學生的分層作業進行實踐考核,是對學生實際能力最好的檢驗。考核方法可以分為兩種形式:(1)分步考核。對學生每一次實驗的過程以及實驗報告進行考核,這樣可以促進學生認真對待每一個實驗,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2)綜合考核。這樣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不同層次的學生作業考核也要按不同的標準考核。基礎差的學生判分適當松點,對基礎好的學生判決分適當嚴點。而且,在不同層次的學生完成綜合考核的時間上也要有層次。這樣,每個學生都能很好地完成自己的作業,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也提高了他們的自信心。
總之,理論實踐一體化職業教育教學法是符合職業教育的規律、方向和特點的新思想新方法;是“動腦”與“動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為學生研究性學習打造了一個良好的平臺,引導學生參與探索研究;對促進學校教育模式的改革和發展,推動校本教材的改革意義深遠;是一種值得探索和研究的適應職業學校學生基礎和職業教育規律的一種成功的教學方法,它的應用必將給中職教育注入新的活力,也必將培養出更多的技能型、創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應桂芬.淺談高職計算機課程的教學改革[J].成才之路,2008(34)
[2]王義平.改革教育觀念.發展高職教育.職教論壇,2001(2).
[3]羅集學趙斯寧中職生學習方法情況調查[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2,(10)
[4]何克抗建構主義——革新傳統教學的理論基礎[J]電化教育研究199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