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絨益西
摘要: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開展,數學教學也越來越需要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學生會專注地聽,會抓住重點、抓住關鍵詞聽;敢于說出自己的疑問、想法,能夠說出對算理的理解、解題的思路;能自主的從讀中獲取知識、開闊視野;能在寫中掌握規范,在寫中體會數學的價值,有利于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使學生學會用數學的耳朵聽辨信息,用數學的眼光觀察世界,用數學的思維處理問題。因此,小學數學學習也要“聽、說、讀、寫”。
關鍵詞:數學學習;聽說讀寫;數學素養
一、數學學習也要“聽”
“聽”是學生接受信息、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也是學生系統學習數學知識的基本方法和手段,“聽”不僅指聽老師講課,還包括聽同學發言。
1、聽老師講課
聽老師講課主要是聽老師講解的思路,即發現問題、明確問題、提出假設、檢驗假設的思維過程。既要聽老師講解、分析時的每一句話,更要抓住重點,抓住關鍵詞,聽好關鍵性的步驟。特別是自己預習教材時發現或產生的疑難問題。為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可在導入新課時設疑,可在講到重點部分時改變語調、語速,用抑、揚、頓、挫引起學生注意;還可以用風趣幽默的語言激發學生聽的欲望。
2、聽同學發言
傾聽和接受他人的數學思想和方法,不僅是聽老師上課,還包括聽同學的發言。同學間的思想交流更能引起共鳴。從中可以了解其他同學學習數學和思考問題的方法,加之老師適時的點撥和評價,有利于自己開闊思路、激發思考、澄清思維、引起反思。學會傾聽老師和同學的意見,反思自己的想法,有助于發展學生良好的個性,培養團結協作的精神,增強群體凝聚力。
二、數學學習也要“說”
數學知識的形成,是靠一系列的理論支持的,學生會做題,又能說出為什么這樣做,即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才算真正掌握了知識。所以,數學教學應加大說的訓練,這樣才能讓學生對知識有效掌握,形成系統,從而達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
1、解題說思路
學習數學離不開解題,但不能為解題而解題,應在解題過程中重視解題思路的講解,哪怕是錯誤的思路,從中也能吸取經驗教訓,深刻理解數學概念和原理。以學生的作業作為了解學生學習狀況的惟一通道往往掩蓋了學生思維的完整過程,是不全面的。通過學生大膽地說,才能全面反映學生的思想,暴露學生思維的過程,以利于教師掌握準確的反饋信息,及時調整教學計劃。
要想讓學生正確的解答,首先得理清題中數量之間的關系。為了直觀、形象我們常借用畫線段圖、列表、整理條件和問題等方法進行分析。但不論借助哪種方式,都得先明確問題與條件之間的關系,這就需要加強說理訓練,讓學生在不斷表述自己思路的過程中逐漸清晰,達到明確思路,正確解題。
2、畫圖題說步驟
動手操作能力是現代小學生的一大弱項,針對小學高年級學生對于作圖題,如畫指定度數的角、畫垂線、畫平行線、畫三角形的高、畫平移、旋轉后的圖形等,可以讓學生用邊說畫圖的步驟邊畫圖,從而掌握規范的畫圖方法,發展空間觀念。
三、數學學習也要“讀”
數學上的讀,一直貫穿整個知識學習的過程。從最先的認讀數字,到讀出算式,再到讀懂題目,不僅讓學生獲取新知,更培養了學生的理解能力,提高了思維能力。
1、讀教材
數學中的一些概念都是科學而又嚴謹的,這就要求學生要有較高的讀的能力。數學的讀不是有感情地讀,而是科學嚴謹的讀。如“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四邊形叫做梯形”、“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做方程”,在學習這些內容時,可以讓學生在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后加強讀的練習,從而抓住關鍵詞牢固的掌握概念,為后繼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解決問題的教學,更是與讀密不可分,學生只有在讀的基礎上才能明確題目所給出的條件與問題,只有通過讀,才能明確條件與問題之間的內在聯系,從而理清數量關系,得出正確的解答方法。而教材里的“你知道嗎?”安排了一些與數學內容相關的實際問題,既可以擴大知識面,又能增強教材的實用性,具有極高的閱讀價值。
2、讀書刊
除讀教材外,學生應廣泛閱讀課外讀物,如“中小學生數學課外閱讀系列”叢書、中小學生數學報刊雜志,其次閱讀一些古今中外數學小故事,歷史上數學家成長的事跡,數學家在科技進步中的貢獻,數學中某些結論的來歷等,既有趣,又能從中體會到數學的魅力,學習數學家執著追求的精神。數學學習中的“讀”,不同于讀小說,常需紙筆演算推理來“架橋鋪路”,還需大腦建起靈活的語言轉化機制。
四、數學學習中的“寫”
數學學習中的“寫”是培養學生書面表達能力的重要形式。通過上述“聽、說、讀”,應進一步要求“寫”,它是對“聽”、“讀”的檢驗,對“說”的深化。除通常要完成的書面寫(做)作業外,還應包括規范數學書寫,寫讀后感、寫小論文等。
1、規范數學書寫
數字、符號的規范書寫、解題格式的標準正確都彰顯著數學的簡潔美,符號美。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書寫方面對小學高年級學生要嚴格要求,不能以學生會做題為滿足,應要求學生書寫的數字、符號一定要規范,比如百分號的書寫,a的平方的書寫等;畫的圖形既要符合要求又要美觀,如畫角時不能一條邊長一條邊短;解答的習題要講究格式標準,如解方程時要寫上“解”且“=”要上下對齊,每一步都要寫未知數。這樣一旦養成習慣,學生會受益終生。
2、寫數學日記
在學生有了一定的知識基礎后,我們還可以讓學生在更高地層次上書寫,引導他們寫數學日記,寫數學日記能使學生關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數學,捕捉身邊的數學信息,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周圍的世界,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生活中問題,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
3、寫讀后感
通過閱讀教材,尤其是教材中的“讀一讀”內容,以及報刊雜志、課外讀物的有關內容,把自己的感想或者內容概要寫下來,不求面面俱到,只求日積月累,培養興趣,提高文字表達能力。
4、寫小論文
寫小論文比寫讀后感的要求更高些,但不是不可做到。這需要學生廣泛閱讀,積累資料,深入探究,學會分析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敏銳的觀察力,增強創新意識,提高創新能力。
總之,數學是現實世界的抽象反映和人類經驗的總結,是構成現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知識的學習必須與數學應用有機地結合起來。培養學生用數學的意識,學會用數學的理論、思想和方法分析解決其他學科問題和生活、生產實際問題。數學學習中的“聽、說、讀、寫”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其中每一個環節都離不開教師的積極引導、點撥,更需要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精神。只有師生之間的和諧配合,才能取得教與學的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