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蓮桂 藍志江 王樹慧


【摘 要】本文根據使用新的技能考證題庫前后職業技能考證通過率數據,深入分析鐵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的技能考證現狀與存在問題,探討新形勢下的職業技能考證培訓的改革之路,提高職業技能考證的通過率。
【關鍵詞】技能考證 措施 通過率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11C-0181-02
目前高等職業院校普遍推行“雙證教育”。所謂雙證,一是學歷證書(畢業證),另一證書則是職業資格證書。推行“雙證教育”的關鍵,在于如何將已有的學歷教育制度和職業技能考證制度更好地結合。采用何種方式來完善雙證書教育,保證職業技能考證的通過率,是許多高等職業院校一直在努力研究解決的問題。
一、鐵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技能考證現狀分析
鐵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在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中,與運輸企業密切合作,堅持以崗導學,崗學對接。鐵路運輸崗位根據性質不同可分為行車、客運和貨運三大崗位群,因為這三大崗位群囊括的崗位眾多,相應的職業技能證書也種類繁多,具體如表1所示。
在這些職業技能證書中,目前學校以學生就業的具體崗位情況為導向,結合歷年學生的專業水平,篩選出信號員、客運員和貨運員三種職業技能證書供學生選擇考證。這三種技能證書分別對應行車崗位、客運崗位和貨運崗位,鐵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學生須考取其中一種證書方能畢業。
鐵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的職業技能鑒定根據國家制定的標準進行,屬于標準化考試。技能鑒定分為兩部分進行:一部分是理論考試,考核相關的理論知識,采用機考形式,系統隨機組題,滿分100分,合格60分;另一部分為實作考試,考核該工種的實際操作技能,滿分100分,合格60分。考生須在理論考試和實作考試這兩項考試中成績均為合格方能獲得相應工種的職業技能證書。鐵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的技能考證通過率在2014年之前一直保持在75%以上且保持逐年上升的趨勢(具體數據見表2),通過率較高。從2015年開始,理論考試第一次啟用鐵路總公司推出的新題庫進行職業技能考證,總體通過率不到30%(具體見表3)。據悉,該通過率與全國其他鐵路高職院校基本持平。
在所選樣本的考證班級中,實作考試通過率高達98.28%,而理論考試通過率僅為62.02%,導致通過率不高的原因在理論考試,這在以前是從未出現過的。深究原因在于新題庫的啟用。
在新題庫啟用之前,理論考試的題庫是公開的,考生只需態度端正、刻苦用功掌握題庫中的題目,理論考試達標的難度不大。啟用新的理論題庫后,題庫內的題目不再公開,再加上第一次啟用,對于題庫考核知識點的分布沒有把握,指導教師的輔導做不到有的放矢。筆者以輔導班級的學生共58人作為調查對象,根據受調查者提供的信息,對新題庫的題型分布進行分析,進而對新題庫的特點進行了概括:面廣、重職業道德、重路風建設。
面廣,即新題庫分布的面非常的廣泛,總體上以客運方面的基本規章為主,但有別于舊題庫的是,新題庫的分布不再以《鐵路旅客運輸規程》《鐵路旅客運輸辦理細則》為主,而是更均衡地分布于與旅客運輸相關的所有規章中,包括《鐵路旅客運輸管理規程》《鐵路旅客運輸服務質量規范》《鐵路客運運價規則》《鐵路運輸收入管理規程》;除此以外,題庫更有不少來自《鐵路行車組織規則》《鐵路技術管理規程》等行車方向,以及貨運方向的少量題型,知識面較舊題庫要廣得多。這也充分體現鐵路運輸企業對各個崗位工作人員專業素養的要求—— 擁有扎實的專業基礎,身懷精專的專業技能。
鐵路運輸企業歷來重視職業道德建設,在舊題庫的指導書中,把職業道德的知識內容作為一個獨立的篇章。但是路風建設這塊內容在新題庫的部分樣卷中占比超過10%,這也反映出鐵路運輸企業在職工隊伍建設中狠抓的方向。
二、提高技能考證通過率的建議
(一)進一步推進課程建設和改革。鐵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課程體系建設堅持培養目標與崗位要求同步,專業文化與企業文化結合,以鐵路運輸企業的行車、貨運、客運崗位群職業能力要求為導向,建設鐵路行車、貨運、客運典型崗位課程群,形成以精品課程為示范、重點課程為支撐、其他課程為配套的鐵路運輸崗位特色課程體系,建設成果非常豐碩。但是已有的課程體系在橫向和縱向上仍有不少問題需進一步解決。
課程體系建設應以點帶面,橫向、縱向一起抓。所謂以點帶面,即以單門課程的建設帶動整個專業課程體系的建設,以知識更新較快的課程建設促進其他課程的建設。與發展日新月異的鐵路運輸現場相比,本專業的課程建設更新速度相對滯后,以旅客、貨運輸組織尤為典型。客貨運輸的專業知識更新速度非常快,專業教師需時刻保持充電狀態,才能確保所傳授知識的時效性和實用性,同時教材建設也應及時、配套。課程體系建設橫向、縱向一起抓,一方面在縱向上要遵循知識結構合理化的原則,專業基礎課與專業核心課、拓展課之間,甚至是專業課之間一定要合理銜接。另一方面在橫向上各門專業課的任課教師之間應加強溝通合作,強化各門課程的關聯性和融通性建設,共同開發建設綜合的專業題庫,這是應對新形勢下職業技能考證嚴峻形勢、提高考證通過率的關鍵。
(二)加強校企合作,以國家職業標準和企業培訓規范作為教改風向標。鐵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在數十年的發展中一直堅持“兩同步、兩結合”的建設理念,即“專業建設與鐵路發展同步,培養目標與崗位要求同步,教學服務與行業需求結合,專業文化與企業文化結合”。歷史上鐵路院校隸屬鐵路,企業與學校之間的聯系密切,無縫溝通。現在鐵路院校已劃歸地方,這給院校的發展帶來了很大的挑戰。學校應把握鐵路運輸企業的發展方向,實現人才培養與現場的零對接,需請現場專家研討人才培養方案,調整課程體系,細化課程標準。及時了解運輸企業的發展動態,跟進鐵路總公司對鐵路特有工種的國家職業標準和員工培訓規范的調整方向,以國家職業標準和企業培訓規范作為專業技能考證培訓的風向標,做好調研分析工作,密切與企業的用人聯系,杜絕閉門造車。
(三)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緊抓“送出去,引進來”。本專業的教師多為雙師型教師,這得益于一直以來的教師隊伍建設的大方向。但是由于近些年鐵路運輸企業對一線運輸人才的需求呈現井噴狀,我校作為西南地區唯一一所辦有鐵道交通類專業的職業院校,擔負著超負荷的人才培養任務,專業教師嚴重超負荷授課,無法到現場掛職,與運輸企業的現場聯系不夠密切。作為運營人才的培養者,專業教師應當及時了解企業的發展動態,及時掌握運輸企業的技術更新。教師一旦與運輸企業一線工作現場脫節,其培養出來的學生將無法與現場實現零對接,這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培養質量,更談不上服務企業、服務地區經濟和服務社會。在運輸企業對人才需求趨于平穩后,應鼓勵專業教師積極到運輸企業掛職鍛煉,及時了解企業發展動態,吸納新知識,掌握新的技能。
其次,外聘鐵路運輸企業經驗豐富的專家到學校支援教學。外聘教師有著豐富的現場工作經驗、案例和資源,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彌補校內專任教師實際經驗的匱乏和新技能新知識的滯后。外聘教師在第一時間把運輸企業對人才的培養要求傳遞給學校和學生,按照企業的人才培養規范來實施教學。
新的職業技能考證題庫的啟用,旨在夯實鐵道特有工種相關崗位工作人員的專業理論知識,提高其專業素養,對鐵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的發展而言,是挑戰,更是機遇。在新形勢下,鐵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應以新的職業技能考證題庫的啟用為發展契機,理清技能考證培訓的思路,進一步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加強專業課程體系建設,加強專業教學團隊建設,深化校企合作,為鐵路運輸企業培養出專業理論知識扎實、專業技能過硬的應用型運輸人才。
【參考文獻】
[1]徐明祥.中國成人教育教學研究的里程碑——“成人高等教育‘學歷+技能人才培養體系的研究與實踐”訪談錄[J].中國成人教育,2015(9)
[2]張天瑜.基于項目化教學的職業技能考證研究[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3(9)
[3]徐丹.圍繞職業技能考證強化實踐教學環節[J].南通航運職業技術學報,2005(12)
[4]馬燕萍.關于技能考證與旅游高職教育關系的思考[J]. 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26)
【基金項目】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項目“高速鐵路客運乘務專業研究開發與實踐 ”(2016A03)
【作者簡介】雷蓮桂(1983— ),女,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鐵道交通運輸,高職教育;藍志江(1968— ),男,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鐵道交通運輸,高職教育;王樹慧(1974— ),男,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高級實驗師,研究方向:高職教育。
(責編 丁 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