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 牧
近日,農業部發布《關于加快東北糧食主產區現代畜牧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要求按照統籌規劃,科學布局;嚴格環保,綠色發展;種養結合,農牧循環;產銷并重,突出品牌四項基本原則,到2020年,東北現代畜牧業建設取得明顯進展,產業結構調整基本完成,畜產品供給質量和效率持續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大幅提升,種養結合、農牧循環的綠色發展模式基本形成,優質安全畜產品生產供應能力明顯增強。畜禽養殖規模化率比 “十二五”末提高15個百分點,肉類和奶類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比重分別達到15%和40%以上。到2025年,東北畜牧業基本實現現代化,成為國家肉蛋奶供給保障基地、種養結合高效發展示范基地和優質綠色畜產品生產基地。
從農業部與德國農業與食品部主辦的中德農業補貼政策對話研討會上獲悉,當前我國農業正加快建立以綠色生態為導向的農業補貼制度,來破解農業補貼政策效率不高、方式不優等問題。德國結合本國國情制定的農業直接支付政策,保障了農民收入水平、推動了農業綠色發展、提高了農業國際競爭力,不少經驗做法值得我國參考。同時,兩國國情農情上存在不少差異,應有選擇加以吸收,在借鑒相關經驗時穩中求進開展制度建設。
與會專家建議,我國在政策理念上,要著力減少市場扭曲,讓市場機制在農業資源配置中發揮作用;在政策目標上,要突出保障農民收入核心,農民收入有保障,農業生產才有動力;在政策體系上,要確保穩定性、系統性和清晰化,逐步形成目標清晰、指向統一、結構簡單、有機銜接的政策體系;在政策措施上,要兼顧統一性和靈活性,農業補貼政策不宜一刀切,允許地方適當調整。
日前,“京津冀重大動物疫情聯合應急演練暨非洲豬瘟疫情防控應急演練”在北京市平谷區舉辦。本次演練旨在通過京津冀重大動物疫情聯防聯控,攜手共筑食品鏈生態安全堡壘。
據了解,本次演練分為疫情報告與先期處置、應急響應與應急處置、應急響應終止與善后處置等3大科目進行。演練中涉及的非洲豬瘟是由非洲豬瘟病毒引起豬的一種急性、熱性、高度接觸性動物傳染病,發病率和死亡率高,目前在我國沒有發生,但已被列為我國重點防范的外來動物疫病之一。通過加強疫情處置應急演練,使京津冀重大動物疫情防治、監測、檢測做到同頻共振,嚴密保障民眾“舌尖”上的安全和公共衛生安全。
2017年7月,陜西省畜牧獸醫網正式公布5月全省平均生豬出欄價格,該價格低于保險合同約定價格,根據保險合同約定,觸發理賠。保險公司啟動理賠,賠款金額3.6萬元,受益農戶19戶。這也是以 “絕對價格”為理賠參數的生豬保險在陜西省的首批賠付。
上月中旬,根據陜西省畜牧獸醫網發布的6月全省平均生豬出欄價格數據,再次觸發理賠,理賠金額18.53萬元,受益農戶23戶。據悉,陜西省傳統的生豬養殖保險,以飼養的生豬為保險標的,對在養殖過程中發生的約定的災害事故造成的標的死亡承擔賠償責任。而以“絕對價格”作為理賠觸發參數的生豬價格指數保險,無需進行“豬糧比”換算,當第三方公布的月度平均價格低于合同約定價格時,農戶無需報案且不需要提供各種資料,由系統自動觸發理賠,一天內賠款到戶。
近年來,為了讓“城郊及鄉村群眾吃上跟城里超市一樣的放心肉”,徹底解決生豬屠宰場點“多、亂、小、散”帶來的食品安全隱患等問題,山東省大膽提出“撤點并廠、定點配送”的生豬產品供應模式,在縣域范圍內采取生豬定點屠宰企業+配送點銷售的方式,提升生豬屠宰企業冷鏈物流配送能力,撤銷的小型生豬定點屠宰場點變為生豬產品配送或批發點,加快“放心肉”下鄉供應體系建設步伐,推動生豬屠宰產業布局優化與行業結構升級。
截至2017年6月底,全省共取締不合格生豬屠宰企業132家,生豬屠宰企業數量比開展 “撤點并廠、定點配送”試點前減少15.8%,同時在鎮(辦)設立了118處“放心肉”配送點。
近年來,浙江省龍游縣農商行結合縣域實際,大力支持養雞業發展。肉雞養殖是飼料加工、雞苗孵化、肉雞分割的重要支撐點,養殖規模大小事關產業鏈的發展前景,不少養殖戶缺的是資金。龍游農商行根據農戶所需,通過送資金、送技術、送信息等手段,不斷加大對肉雞養殖戶的支持力度。3年來累計投入信貸資金9000余萬元,支持了肉雞養殖戶800余戶。
據介紹,該行相繼開發了“陽光信貸”“福農卡”等多個信貸品種,緩解了農民貸款難、擔保難的問題。同時,該行個人小額貸款辦理時限由原來的3個工作日縮短至當天出賬,降低了客戶成本。
今年,湖南省永順縣充分利用地方特色資源優勢,扎實開展“湘西黑豬”產業扶貧,幫助貧困戶養殖致富,促進產業發展,助推精準扶貧。
據介紹,永順縣2017年度“湘西黑豬”產業扶貧項目在縣內適宜養殖的貧困村實施,項目資金共395.05萬元,涉及11個鄉鎮的16個貧困村共6516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每名建檔立卡戶飼養一頭湘西黑豬可享受700元補貼,養殖一頭黑豬每年可獲利1500余元,增加貧困戶養殖收益,加快脫貧攻堅進程。
“湘西黑豬”是我國黑豬的中心品種中寶貴自然遺產。其產品具有肉質香嫩、肉鮮味美、香味濃郁、油而不膩等明顯特點,深受廣大消費者的信賴,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與社會價值,已成為湘西精準產業扶貧的最佳載體。
計劃總投資4億元的“清遠雞文化產業園項目”日前動工,建成后或可帶動萬余貧困人口長效脫貧。該項目位于廣東省清遠市清新區禾云鎮田心村,由清新區政府與廣東愛健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力打造。 據悉,該項目總面積1090畝,建設期為18個月,規劃為“一園四區”,包括育種繁育區、標準化養殖示范區、清遠雞擴繁區、加工及科普體驗區,主要建設雞舍100棟、育雛舍24棟、清遠雞祖代種禽場10萬套。項目實施后,將年產肉雞600萬只,可帶動肉雞養殖戶1000戶以上,使戶均年增收6萬元以上,直接提供養殖、運輸和管理等就業崗位1200個,有效解決當地農民就業問題,直接或間接帶動貧困農民1萬多人長效脫貧。
8月29日,益生股份發布2017年半年報,公司2017年1~6月實現營業收入3.13億元,同比下降60.78%;養殖業行業平均營業收入增長率為16.1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20億元,同比下降144.52%,養殖業行業平均凈利潤增長率為-57.01%。
公司表示,報告期內公司主要產品父母代肉種雛雞和商品代雛雞價格大幅下降,超過預期,受此影響,公司2017年半年度經營業績較原業績預告發生變動。
8月18日,福建圣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建設工地上舉行隆重的奠基儀式。圣維生物由圣農集團發起,一期投資3.5億元,主要生產獸用疫苗、獸用化學藥品、中獸藥、消毒劑、殺蟲劑,以及獸用添加劑的研發、生產、經營,項目建成滿負荷生產后預計年銷售收入將達到8.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