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李紅艷
中國鹽業雙周新聞
■ 本刊記者 李紅艷
(2017.10.01—2017.10.15)
近日,工信部在武漢召開了全國鹽業工作座談會。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副巡視員王小青、國家發展改革委體改司巡視員王強出席會議并講話。
王小青指出,鹽業體制改革進入到關鍵階段,下一步要全力推進監管體制改革,督促各地推進政企分開;進一步完善跨區經營,加大督查、問責、追責力度和頻率,最大程度釋放市場活力;加快研究制定《規范條件》,完善食鹽儲備和應急管理,保障食鹽供應安全;加快推進食鹽電子追溯體系建設,促進全國鹽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王強指出,要進一步充實加強鹽業監管力量,各地應結合行政體制改革,按照“編隨事走”原則,統籌解決改革所涉及的機構編制調整、職能劃轉、執法經費、人員安置等問題,維護食鹽生產、經營市場秩序,確保食鹽質量安全。根據中央有關推進綜合行政執法的要求,以及強化食鹽專業化監管的需要,改革后核定的編制按照“監管重心下移”的原則,重點加強基層執法力量,強化綜合執法。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加強鹽業監管的,應當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3〕96號)、《政府購買服務管理辦法(暫行)》(財綜〔2014〕96號)有關規定執行,被購買服務的鹽政執法輔助人員應當與食鹽批發企業脫離關系。他還指出,鹽政執法人員協助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或市場監管部門進行執法工作的,要與原公司脫鉤。
近日,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趙華林,監事會第12辦事處主任王建雄;中國鹽業總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李耀強,總會計師趙青春,總經理助理兼戰略發展部部長劉苗夫到中鹽吉蘭泰、蘭太實業調研。
趙華林充分肯定了兩家公司在貫徹落實國資委和中鹽總公司戰略部署方面取得的成績,對公司管理水平、廠容廠貌、經營業績給予高度評價,同時要求辯證的看待取得的成績,經濟新常態短期內不會產生大的變化,目前苗頭很好,但要實現持續健康發展,還需付出更多的艱辛和努力,一定要充分樹立自力更生的理念,通過自身的優化解決面臨的風險和困難。對公司今后的發展,趙華林提出三點要求和希望:一是要確保安全環保穩定生產,堅決不能出現任何事故,不能因為過度追求效益,而忽視安全環保工作;二是要堅持戰略定力,把準產業定位,認真貫徹執行總公司的產業規劃,穩步推進產業升級和產品結構調整,實現企業持續健康發展;三是大力開展創新工作,持續加強產品、模式、技術等方面的創新,可以通過合理化建議、學習行業標桿等方法,解決生產經營中的問題。
近日,國資委黨委發出《關于命名中央企業第一批基層示范黨支部的通知》(國資黨委黨建〔2017〕270號)。經各企業基層黨組織層層推薦、審核篩選,中國鹽業總公司內蒙古蘭太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制鈉二廠黨支部被國資委黨委命名為中央企業第一批基層示范黨支部。
近日,中鹽新疆鹽業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暨第一次股東大會在北京召開。會上,中鹽新疆鹽業有限公司、中鹽工程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精河鹽化有限責任公司簽署了三方投資協議。三方聯手成立新公司后,將主要推進鹽藻養殖和深加工上市工作。公司是三方充分發揮資源優勢、管理優勢、技術優勢強強聯合的產物,是中鹽新疆公司堅持總公司“創新、變革、競爭、共贏”方針邁出的新腳步,是中鹽新疆公司適應經濟新常態,積極應對鹽業體制改革,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的結果。
近日,位于寧晉縣的河北中鹽龍祥鹽化有限公司重達234噸的制鹽核心設備——蒸發結晶器成功起吊安裝。河北中鹽龍祥鹽化有限公司是“央企入冀”重點企業,年產120萬噸制鹽和20萬噸國家食用鹽儲備庫項目,填補了京津冀地區沒有井礦鹽的空白。一期年產60萬噸制鹽項目于今年3月8日啟動,預計2018年6月建成投產,將采用世界上最先進的機械壓縮蒸發制鹽工藝,生產全程實現零排放,打造綠色環保、國際一流的現代制鹽企業。
近日,京東·中國特產·河北館與河北省鹽業專營集團共建電商物流配送中心項目啟動儀式暨2017年供應商大會在石家莊圓滿舉行。該項目在戰略層面,將京東品牌和電商專業運營能力與河北鹽業集團的傳統業務操作能力和倉儲資源結合起來,利用電子商務助推河北鹽業集團倉儲業務轉型升級,使集團的倉儲中心轉型升級為倉儲配送中心。這是推進鹽業體制改革的有益探索,它將最大限度地發揮河北省鹽業專營集團公司的傳統資源優勢;同時,也是對產業轉型升級的大膽嘗試。啟動儀式結束后,京東·中國特產·河北館與河北省鹽業專營集團公司進行了電商物流配送中心項目簽約和揭牌。
10月12日,甘肅省工信委公布進入甘肅省開展食鹽經營企業名單,福建省鹽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128家食鹽經營企業獲準在甘肅省售鹽。記者了解到,早在今年4月19日,省工信委就公布進入甘肅省開展食鹽經營企業名單,當時共有118家食鹽經營企業獲準進入甘肅省售鹽。隨后的6月30日,省工信委再次公布122家食鹽經營企業名單,相比4月份增加了4家。10月12日,省工信委再一次公布128家食鹽經營企業名單,相比6月份又增加了6家。業內人士表示,食鹽價格放開后,食鹽價格呈下降趨勢,隨著進入甘肅省開展食鹽經營的企業進一步增多,甘肅省食鹽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食鹽價格有望進一步降低。
近日,廣東省鹽業集團有限公司與中山大學正式簽署《廣東鹽業史》編寫合作協議。該項目旨在重點通過搜集相關文獻史料,運用歷史學與其它社會科學綜合研究方法展開研究,充分發掘廣東以及嶺南鹽業發展的歷史意義與文化價值,提煉繼承鹽業創新發展的精神。此次《廣東鹽業史》編寫項目是廣東省鹽業集團有限公司與中山大學首次合作,是產業與學術相結合,不僅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對跨界合作共同促進地方經濟發展亦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近期,安徽鹽業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簡稱徽鹽金融),注冊資本由1000萬增至3000萬元人民幣(實繳3000萬元)。通過此次增資擴股,提高了平臺的整體實力,促進平臺更加健康地發展。徽鹽金融此次增資擴股有兩大亮點。一是保持國資絕對控股不動搖,徽鹽金融于2015年4月上線,安徽省鹽業總公司控股51%,增資完成后,安徽省鹽業總公司持股比例保持不變。二是擴大了員工持股范圍,公司經營層及業務骨干占股27%。截至目前,徽鹽金融累計成交額突破30億,成為安徽省第三家達到30億級的網貸平臺。
10月10日從鄭州市獲悉,《鄭州市市級鹽業監管體制改革方案》和《鄭州市鹽業體制改革實施方案》日前正式印發實施,代表著“鹽改新政”在鄭正式落地。根據《鄭州市鹽業體制改革實施方案》要求,按照分級負責、食鹽安全屬地管理的原則,各縣(市)鹽業管理部門回歸地方,縣(市)鹽業市場的監管由縣(市)級政府負總責,依據鹽業體制改革的相關要求,建立符合當地實際 的監管體制,確保食鹽市場穩定和安全。同時,根據方案明確,此次改革將理順市、縣兩級鹽業監管體制,各縣 (市)鹽業部門領導班子的干部管理權限,將回歸地方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