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糧油信息中心
大宗飼料原料
2017年2月國內外大宗飼料原料市場分析
國家糧油信息中心
春節后隨著氣溫回升,北方農戶售糧進度有所加快。國家糧食局統計顯示,截至2月28日,東北三省一區累計收購玉米7512萬t。其中:內蒙古收購1118萬t,遼寧1571萬t,吉林2036萬t,黑龍江2787萬t。國家糧油信息中心監測顯示,截至2月28日,東北農戶售糧進度為72%,比月初提高12個百分點,同比偏慢13個百分點。華北農戶售糧進度為56%,比月初提高10個百分點,同比偏慢6個百分點。
2月份,國內玉米飼料需求下降,深加工需求保持高位。2016年7月份以來生豬存欄僅有2個月環比上漲,1個月環比持平,剩余4個月均是環比下滑,且近2個月環比降幅都超過2%。春節后是飼料消費的淡季,且近期禽流感疫情暴發,對禽類養殖帶來較大沖擊,可能使得玉米飼料消費在短期內下滑。盡管東北出臺飼料企業采購玉米補貼政策,但由于東北飼料體量總體較小,對全國飼料需求影響有限。深加工企業春節后迅速恢復至正常開工,2月份,淀粉行業平均開工率為76%,酒精行業平均開工率為69%,均與上月基本持平,比上年同期分別提高4個百分點和9個百分點。
2月份,國內東北產區玉米價格整體上行,華北產區先跌后漲。東北價格上漲主要是因為節后玉米需求增長,此前東北深加工企業在春節期間普遍不停機,節后有補庫需求,加之飼料企業也在補貼政策的激勵下加大備貨。此外,北方港口裝船需求旺盛,中儲糧等央企節后繼續組織收購,均使得2月東北玉米市場購銷活躍,貿易商提價收購。而華北產區節后在東北玉米的沖擊及本地余糧較多的影響下,玉米價格持續下跌。直至月底在農戶惜售及“環保”問題影響基層上量的雙重影響下,玉米價格止跌反彈。
2月份,美國農業部供需報告預計,2016/17年度美國玉米產量為3.8478億t,比上年產量提高11.37%,與上月預測持平。2016年美國玉米產量和單產均創下最高歷史紀錄。受乙醇生產強勁的支持,美國國內玉米消費量上調。期末庫存也相應下調89萬t至5893萬t的水平。2016/17年度全球期末庫存為2.1756億t,比上月預測減少432萬t,但同比增加3.41%。2月CBOT玉米期貨價格走勢先漲后跌,前期技術買盤活躍,后期多頭平倉打壓價格。2月底CBOT玉米5月合約報收373美分/蒲式耳,比月初下跌2美分/蒲式耳,跌幅0.5%。
2017年1月我國進口玉米15.89萬t,環比增加1.74萬t,同比增加15.09萬t。2016/17年度(10月至次年9月)已累計進口玉米34.59萬t,同比增加70.68%。2月底,美國2號黃玉米近月船期到港價測算為1650元/t,比1月底增加30元/t,比廣東港口國產玉米價格高30元/t,理論進口利潤連續3月出現負值,意味著國內玉米價格水平已經可以阻擋進口。
2月份,新疆大部、西北地區東北部、華北中北部冬小麥仍處于越冬期,西北地區東南部、華北南部、黃淮逐漸進入返青期,江漢和西南地區大部冬小麥處于拔節至孕穗期,西南地區南部部分進入抽穗至開花期;全國冬小麥長勢良好,一、二類苗比例分別為23%和73%,略低于去年同期。2月份,全國降水量與正常值的百分比為75%。分省來看,河南、山東、河北、安徽等小麥主產省份降水量為正常值的百分比分別為85%、58%、97%、75%,均對小麥生長較為有利。2月份,內蒙古東北部、東北地區和新疆北部最大積雪深度普遍有10~20 cm,局部地區有20~50 cm,出現大風降溫過程,對設施農業和畜牧業生產有一定不利影響。北方大部冬小麥處于越冬后期,部分地區開始返青,抗低溫能力較強,大風降溫過程對冬小麥影響不大,且利于抑制黃淮部分地區小麥旺長趨勢;大部冬麥區出現明顯降雪或雨夾雪天氣,利于補充麥田土壤水分,為小麥返青提供有效的水分保障。
2月上旬,由于春節剛過,小麥市場購銷尚未開始,制粉企業開工不足,小麥采購需求減弱,政策性小麥競價交易成交數量較少。隨著時間的推移,小麥市場購銷逐漸活躍,并且2月下旬各大院校陸續開學,農民工返城,面粉需求增加提振小麥需求,政策性小麥競價交易成交數量也逐漸增加。匯總數據顯示,2月份共進行4次臨儲小麥拍賣,周成交數量呈連續增加趨勢,周平均成交24萬t,較1月份的28萬t有所回落,但仍遠高于上年同期的0.2萬t。2016年11月份至2017年2月底,臨儲小麥周平均成交31萬t,遠高于上年度同期的0.45萬t。本年度臨儲小麥成交維持活躍局面,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本年度部分小麥主產地區受天氣影響,造成小麥質量大幅下降,小麥單產和總產出現了下滑;二是國家托市收購量增幅較大,使得市場上可流通優質糧源偏緊。3月份開始,國儲和地儲輪換小麥將陸續出庫,后期市場糧源供應增加,預期托市小麥拍賣成交率可能會下降。
2月份,政策性拍賣繼續主導小麥市場供應,市場預期基本穩定。由于春節已經過去,面粉需求逐漸轉淡,制粉企業開工率有所下降。根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監測顯示,2月底,全國受調查制粉企業平均開機率為50%,較1月底下降8個百分點。雖然小麥加工需求有所下降,但受小麥市場糧源偏緊支撐,2月份主產地區小麥價格繼續維持穩定。截至2月底,山東濟南地區制粉企業收購普通中等小麥進廠價為2640元/t左右,河北石家莊地區進廠價為2680元/t左右,河南鄭州地區進廠價為2590元/t左右,江蘇徐州地區進廠價為2570元/t左右,安徽宿州地區進廠價為2570元/t左右,大部均較本月初基本持平,部分地區較月初小幅下降10~20元/t。2016年8月份以來,主產區普通小麥價格累計漲幅普遍達到或超過270元/t。
2月份,麩皮價格呈現先小幅上行,之后大幅下跌的走勢。主要是由于2月上旬春節剛過,飼料企業有部分補庫需求,拉動了麩皮價格的小幅上漲行情。但由于春節過后是傳統的飼料需求淡季,由于需求減弱,麩皮價格2月中下旬呈大幅下跌走勢。監測顯示,2月上旬華北地區麩皮出廠均價由1500元/t上漲至1554元/t,之后持續下跌。截至2月底,華北地區麩皮出廠均價為1444元/t,較月初下跌56元/t,較月中最高點下跌110元/t。2月份,面粉價格穩中偏弱運行,受小麥價格整體平穩支撐,面粉價格小幅下降。截至2月底,華北地區面粉出廠均價為3227元/t,較月初下跌6元/t。由于面粉及其副產品價格下跌,小麥價格基本穩定,2月份制粉企業理論制粉加工利潤下降。監測顯示,2月底河北石家莊地區制粉企業理論加工利潤為-53元/t,山東濟南地區為-16元/t,河南鄭州地區-1元/t,三地平均為-23元/t,較本月初下降28元/t。
1月份我國小麥進口數量較上月明顯增加。海關數據顯示,1月份我國共進口小麥33.8萬t,高于上年同期的24.1萬t,增幅為40%。2016/17年度,國際麥價持續走低,進口成本價下跌,國內外小麥價差擴大,進口數量較上年增加。
近日隨著氣溫回升,東北農戶售糧進度有所加快。國家糧食局數據顯示,截至2月25日,黑龍江等7個主產省累計收購大豆168萬t,同比增加74萬t,其中20—25日收購5萬t,之前5日收購3萬t。目前黑龍江地區農戶手中大豆不足三成,部分貿易商囤貨收購,價格快速走高。進口方面,1月份我國進口大豆766萬t,較去年同期增加200萬t,預計2月份到港550萬t,3月份到港600萬t;預計4—6月份進口2350萬t,同比增加120萬t,受臨儲大豆拍賣預期影響,預計3季度進口大豆減少,2016/17年度進口大豆8500萬t。
國內需求方面,1月份農業部監測的400個縣生豬存欄環比減少2.9%,能繁母豬環比減少0.4%,2016年7月份以來生豬存欄僅有2個月環比上漲,1個月環比持平,4個月環比下滑,且近2個月環比降幅都超2%。由于能繁母豬基數同樣偏小,2017年生豬養殖對豆粕的消費帶動可能不及預期。另外近期H7N9禽流感疫情暴發,對禽類養殖帶來較大沖擊,可能使得豆粕消費在短期內下滑。2月份國內大豆壓榨量600萬t,高于去年同期的360萬t(受春節因素影響)。由于油廠迅速恢復開機,加之目前為養殖淡季,豆粕需求較少,國內豆粕庫存上升。目前國內主要油廠豆粕庫存為已升至83萬t,較上月同期增加11萬t。當前國內沿海油廠豆油庫存約121萬t,較上月增加17萬t,主要因國內壓榨量大幅增加,而節后需求轉淡。后期隨著巴西大豆集中到港,預計油廠開機仍較積極,豆油庫存將維持高位。近期豆油價格較菜油一直低300元/t左右,導致豆油消費好于預期,預計2016/17年度豆油消費量同比增加90萬t至1400萬t。
國際市場方面,美國農業部預計,2017/18年度美國大豆播種面積為8800萬英畝,較上年度的8340萬英畝增長5.5%,主要基于2月份CBOT11月合約大豆與玉米比價創下1998年以來最高,大豆擠占玉米播種面積,預計玉米播種面積減少400萬英畝,而小麥面積的下滑也給大豆增面積帶來空間。另外,對于新季大豆單產美國農業部使用了趨勢單產48蒲/英畝,遠低于去年實際單產52.1蒲式耳/英畝,加上出口預計21.25億蒲式耳,較上年高0.75億蒲式耳,使得期末庫存維持在4.2億蒲式耳。市場普遍認為單產過低,50蒲式耳/英畝或能被更多人接受。目前巴西大豆收購進度已超過25%,收獲季節的賣貨壓力將不斷顯現。
國內外價格方面,目前黑龍江地區食用大豆收購價格在4000~4100元/t,較春節前普遍上漲150~180元/t,油用大豆收購價格在3700~3740元/t,也較節前上漲100~180元/t。南方市場需求增加及貿易商囤貨是價格上漲主因。4月船期巴西大豆對我國CNF報價427美元/t,折合完稅成本3515元/t,較上月下滑20元/t。
(一)玉米市場3月份預計,2016年全國玉米播種面積為3676萬公頃,與上月預測持平,比上年減少136萬公頃,減幅3.57%,主要依據為國家統計局2016年的糧食產量公告。預計2016年全國玉米單產為5.973t/公頃,與上月預測持平,比上年增加80公斤/公頃,增幅1.35%;2016年全國玉米產量為21955萬t,與上月預測持平,比上年下降508萬t,降幅2.3%。整體來看,受我國調整種植結構,落實《農業部關于“鐮刀彎”地區玉米結構調整的指導意見》要求的影響,2016年我國玉米播種面積出現了近14年來的首次下滑,但仍處于歷史第三高的水平。2016年玉米產量受播種面積影響下降,但仍處于歷史次高水平。
3月份預計,2016/17年度全國玉米進口量為100萬t,比上月預測下調100萬t,比上年下降217萬t,降幅63%。國內玉米供應充足,庫存壓力較大,目前價格水平已經可以擋住進口。2017年玉米進口配額已經下發,但飼料企業進口意愿低迷,上半年進口量將處于低位。2016/17年度國內玉米總供給量為22055萬t,比上月預測下降100萬t,比上年下降725萬t,降幅3.2%。
3月份預計,2016/17年度總消費量為19711萬t,比上月預測減少50萬t,比上年增長2051萬t,增幅11.6%。預計2016/17年度玉米飼料消費為11450萬t,與上月預測持平,比上年增加1250萬t,增幅12.3%。盡管2月份東北地區開始對飼料企業加工玉米進行補貼,但東北地區玉米飼料消費體量有限(占全國比重不到15%),預計更多的是影響玉米飼料消費的節奏,而對全年度飼料消費的提振有限。全年度范圍來看,玉米飼料消費的增長點仍來自于國內畜禽存欄的回升和進口高粱等替代品數量的下降。預計2016/17年度玉米工業消費為6290萬t,比上月預測下降50萬t,比上年增加790萬t,增幅14.4%。國內深加工行業產能持續擴張,在東北深加工補貼政策支持下,深加工行業開工率保持在近幾年的最高水平,因此全年度深加工玉米消費量預計增長較快。本月小幅下調玉米工業消費,主要是因為從去年10月至今東北地區仍有少數深加工企業未恢復生產,這使得實際開工率低于此前預計水平。
3月份預計,2016/17年度玉米結余量為2344萬t,比上月下調50萬t,比上年下降2776萬t,降幅54.2%。
(二)小麥市場國家糧油信息中心預計2016/17年度小麥進口量為350萬t左右,高于上年度的330.5萬t。進口小麥來源方面,澳大利亞是我國最大進口來源地。2016/17年度我國從澳大利亞進口小麥103.9萬t,占進口總量的43%;從美國進口小麥73萬t,占30%;從加拿大進口小麥54萬t,占進口總量的22.4%;從哈薩克斯坦進口小麥10.4萬t,占進口總量的4.3%。
(三)大豆市場2016/17年度,我國大豆新增供給量預計為9810萬t,其中國產大豆產量預計1310萬t,大豆進口量預計8500萬t。該年度大豆榨油消費量預計為8400萬t,較上年度增加500萬t和6.3%,其中包含400萬t國產大豆及8000萬t進口大豆;食用大豆消費量預計為1230萬t,飼料大豆消費量預計為300萬t,年度大豆供需缺口預計為195萬t。
2016/17年度,我國豆粕新增供給量為6607萬t,較上年度增加396萬t,其中豆粕產量預計為6604萬t。該年度飼用豆粕消費量預計為6250萬t,較上年度增加400萬t,年度國內總消費量預計為6405萬t,較上年度增加405萬t。該年度豆粕出口量預計為200萬t,年度國內豆粕供需結余量預計為20萬t。
2016/17年度,我國豆油新增供給量預計為1586萬t,較上年度增加79萬t。其中豆油產量預計為1536萬t,豆油進口量預計為50萬t。該年度豆油食用消費量預計為1400萬t,工業及其他消費量預計為150萬t,年度國內豆油供需結余預計為26萬t。
科學實驗研究
10.15906/j.cnki.cn11-2975/s.20170602
DOI:10.15906/j.cnki.cn11-2975/s.2017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