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本刊評論員
論 壇
創新驅動戰略重大成果
○ 文/本刊評論員
好久沒有聽到如此令人振奮的消息了。中國石化西南石油局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獲重大突破,其成功研發的“井下全通徑無級滑套系統”,大幅提高了氣井產量,大幅提高了穩產能力,顯著縮短了施工時間,顯著降低了施工成本,為高效開發低滲致密油氣藏提供了一套中國式的“撒手锏”。
與常規技術比較,這套壓裂工藝的全新變革可使平均單井產量提高60%,施工時間縮短近40%,施工費用節約50%以上。數字是枯燥的,但數字也使創新的成果更加一目了然。
這套工藝創新來的太及時了。換句話說,此時此刻,中國石油界太需要類似于“全通徑無級滑套系統”這樣的春雷,震一震近兩年來壓在石油人心頭的沉悶。
首先,它代表了一種精神。面對資源稟賦的相對貧瘠,面對低滲致密油氣藏開發的難度,中國石油人不信邪、不氣餒、不彷徨,找準目標,心無旁騖、扎扎實實、專心致志,再硬的骨頭也能啃下來。老一輩石油人靠這種精神開發了大慶油田,今天的石油人還是要靠這種精神開發更多的油氣田。
沒有了精氣神的隊伍,不攻自破。正是靠了精氣神,石油人在新中國最困難的年代里,貢獻了一個響當當的石油工業。正是靠了精氣神,中國人造出了自己的航空母艦、核潛艇、隱形戰機,建造了自己的空間站、貨運飛船,中國有了地球上運算速度最快的超級計算機,令全世界刮目相看。
油價長時間低迷的經營環境,給石油企業帶來巨大生存壓力。誰都明白,老辦法、老套路、老習慣,走不通了。創新、變革、突破,整個行業翹首以盼。誰能走出第一步,誰就將成為新時代的最大贏家。
但創新談何容易。這個時代的物質誘惑太多,令人心猿意馬的因素太多,沒有板凳坐得十年冷的“癡心漢”精神,沒有甘愿寂寞、甘愿貧苦、甘愿受累的人生追求,哪里會撿到“創新”的餡餅?
“井下全通徑無級滑套系統”由西南石油局歷時五年研發攻關完成。正是這五年,能源行業、石油石化行業、三大石油公司,經歷了新中國歷史上最強烈的震動變化。但是,就在我們身邊,還有那么一批人,他們“不畏浮云遮望眼”,沒有放棄信念,沒有放棄追求,沒有放棄堅持,他們成功了。
每一項創新的背后,都有一堆令人感奮的故事。從這些故事里,我們讀出了企業發展的真諦、做人做事的真諦。創新是企業求生存、求發展、做大做強的捷徑,而創新必須要有人做出犧牲。
責任編輯:趙 雪
znzhaoxu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