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朝暉
金華市鹽業將實行專業化監管為食鹽安全筑新防線
■ 徐朝暉
《金華市鹽業體制改革實施方案》近日正式印發。遵循“突出食鹽安全、釋放市場活力、注重統籌兼顧、堅持依法治鹽”的原則,金華市將加快推進鹽改步伐,為食鹽安全筑起新的防線。
根據方案,我市將實行政企分開,推動鹽企轉型,建立專業化的監管體系;加強鹽業的運行調控、價格監管、科學加碘、工業鹽運銷、標識管理等,消除食鹽安全風險和隱患。同時,金華市還將建立食鹽儲備體系,完善信用體系建設,進一步規范和穩定食鹽市場。
方案明確,2017年為鹽改過渡期。8月底前,完成市縣兩級鹽改方案的制訂;9月底前,完成鹽業監管職責調整;12月底前,新的食鹽專業化監管體制全面建立并有效運行。
長期以來,食鹽批發企業政企不分,既是運動員,又當裁判員。從國家到地方,層層推進鹽業體制改革,其核心就是要推行政企分開,建立專業化監管的新模式。
根據金華市實施方案,要剝離食鹽批發企業承擔的鹽業行業管理和監督執法等行政管理職能,建立職責分明、協調有力、組織嚴密的鹽業監管體系。原來市鹽務局承擔的監管職能,由市經信、市場監管、衛計、質監、物價、環保、公安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能進行專業監管。
比如,鹽業的行業管理,由市經信委承擔;食鹽質量安全監管執法,由市市場監管局負責;食鹽零售價的監測和干預,由市物價局負責;工業鹽生產企業產品質量監管,由市質監局負責。各部門各司其職、密切協作,共同依法加強食鹽安全監管。
為推動鹽企有序轉型,金華市鼓勵國有食鹽批發企業在保持國有控股基礎上,采用投資入股、聯合投資、企業重組等方式引入社會資本,開展戰略合作和資源整合。通過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轉換經營機制,盤活企業資產,從而增強鹽企的生機和活力。
從加強鹽業運行調控出發,我市明確要求發揮現有9家食鹽批發企業的主渠道作用,鼓勵食鹽批發企業與定點生產企業兼并重組、合作,其他各類商品流通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不得從事食鹽批發。
鹽改后,金華市將加強科學引導加碘補碘,組織開展碘缺乏病監測,指導群眾科學補碘。對非碘食鹽的銷售,明確由市鹽業公司組織實施,加強定點銷售的監管,滿足特定人群對非碘鹽的消費需求,禁止在食鹽市場擅自銷售非碘鹽。
對工業鹽、工業副產鹽等非食用鹽,一方面要建立完整的生產和銷售記錄,同時實施鹽產品標識管理,外包裝上要有明確標識,目的是為了嚴防其流入食鹽市場。對腌制食品加工區等重點區域和食品加工用鹽企業,相關職能部門也將加強動態監測,嚴打食鹽摻雜使假等違法行為。
為穩定食鹽價格,各級價格主管部門將加強市場監測,一旦發生價格異常波動,可采取投放儲備等干預措施,平抑普通食鹽市場。
食鹽作為生活必需品,穩定市場供應始終是第一要務。
根據鹽改要求,金華市將建立由政府儲備和企業社會責任儲備組成的食鹽儲備體系,確保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發生時食鹽的安全供應。其中,市級政府食鹽儲備量不低于上一年度月均食鹽消費量。企業食鹽儲備,對批發企業的最低庫存和最高庫存進行“雙限定”,防止食鹽市場供應短缺和企業囤積居奇,最低庫存不得低于本企業正常情況下1個月的平均銷售量。
金華市還將加快建設全市食鹽電子追溯體系,實現食鹽來源可追溯、流向可查詢、風險可防范、責任可追究。同時,完善信用體系建設,全市食鹽批發企業及其負責人和高管人員信用記錄,將納入國家統一的社會信用體系,每年定期公示。若有違法失信行為的,將依法實施聯合懲戒,直至采取行業禁入和退出等措施。
(來源:金華鹽業公司)
(編輯:李紅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