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同志:
馬上就要迎來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春節了,請問中國以外還有哪些國家過春節,時間上和我們有什么不同?
江西讀者 宋威
受中國文化影響,其他一些亞洲國家也有過春節的習俗。這些國家基本位于東亞的中華文明圈內,因歷史上長期使用中國的舊歷(農歷)或類似歷法,它們基于歷史上海外中國人移民遷徙的因素,國內華人人口眾多,而保持了過春節(舊歷新年)的傳統。目前,將春節作為法定節假日的亞洲國家除中國外,還包括朝鮮、韓國、蒙古、越南、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文萊等國。日本本土以外的沖繩、奄美大島等一部分地區也有過春節的習俗。另外,個別亞洲國家盡管未將春節列為法定節假日,但習俗上期間民眾仍然放假并舉行慶祝活動(如柬埔寨)。
以春節為法定假日的亞洲國家,在節日時間上遵循中國農歷,因而迎接新年的具體實踐基本相同,但由于所在時區原因,各國的正月初一(朔日)到來日期在個別年份會有不同,如2007年時中國和日本為2月18日,而越南為2月17日。另外,蒙古有自己的蒙古歷法,因而其春節(又稱白日、查干薩日)較中國的春節時間有時會有較大差別。一些亞洲國家除過中國農歷新年外,也慶祝自己民族歷法中的正月初一,如泰國在將春節作為法定假日的同時,也將泰國歷(與中國傣歷相同)的新年(又稱潑水節、宋卡節)作為法定假日。
將春節定位法定假日的亞洲國家,春節期間政府部門和企業放假,股市也會休市。但由于各國國情不同,春節假期長度不一。最長的如越南,春節大約休假1周,朝鮮和韓國為3天,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則為2天,其他東南亞國家大多為1天(即正月初一當天)。近年來,亞洲各國政府對春節的重視和認同程度總體上越來越高,放假時間得到充分保證且有延長趨勢。
在節日慶祝方式、特別是飲食方面,亞洲各國各具特色,如韓國人春節期間吃年糕湯,越南人吃粽子,蒙古人吃手把肉及奶食,一些東南亞國家的華人們吃火鍋等,但大多數國家也有一些共性,如家庭團聚、吃年夜飯、送紅包等。和中國一樣,其他過春節的亞洲國際均將這一節日賦予崇敬祖先、促進家族感情的傳統文化意義。▲
(盧戈)
環球時報2017-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