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胡勝亮+楊金龍+張峰
[摘 要] 校企雙方通過產學研合作,采取以項目攻關作為依托的方式培養專業學位碩士,是培養高層次應用人才的重要途徑。它能夠實現人才培養與教學管理、就業等環節的有機結合。而產學研合作的中介機構,在產學研的合作質量和專業學位碩士的培養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本文從高校和企業的角度,分析了中介機構在校企雙方成功建立合作項目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同時分析了當前中介機構存在的主要問題。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加強中介機構專業服務的建議。
[關鍵詞] 中介機構;產學研;專業學位研究生
[中圖分類號] G647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8-2549(2016) 12-0032-02
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科技成果的快速轉化,導致當下社會對高層次專門人才的需求越來越迫切。世界各國尤其是發達國家美、英、德、日等,為了滿足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要,積極調整和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可喜的是,我國也積極進行教育教學的改革,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專業學位教育。1991年,我國開始實行專業學位教育制度。2009年,教育部頒發了擴大招收以應屆本科畢業生為主的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范圍的文件。2014年起,教育部將全日制專業碩士研究生與學術碩士研究生一起納入國家研究生經費投入與獎助學金機制。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受到了國家、高校及各相關教育部門的高度重視。
為了促進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發展,高等教育機構和教育人員針對培養機制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實踐。在眾多的模式中,產學研聯合培養被認為是培養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最有效的方式,也是加強高校科技創新能力建設、強化高校社會服務功能的重要途徑。
高校產學研聯合教育近年來取得了巨大成績,但還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如培養的專業學位研究生與企業的需求還存在較大脫節、校企雙方持續性合作少等。為了確保產學研聯合培養模式真正起到應有的效果,教育學者進行了積極地探索,并提出了許多對策和建議,如政府的作用、激勵約束機制等。作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結合切身經驗,筆者認為:重視和發揮中介機構的作用是保證產學研合作質量和可持續發展的一條重要途徑。作為橋梁和紐帶的中介機構可以幫助高校、企業和學生充分發揮各自在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鏈中的作用,實現各自目標,達到共贏。
一 高校需要中介機構幫助其與企業建立良好的對接,解決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目標與實際情況錯位等問題
專業碩士相對于學術碩士,根本的特點在于其屬于應用型研究,將來直接就業,與職業緊密結合。而目前,專業碩士的研究課題雖然位于最新的科技前沿,但是結合企業問題較少,缺乏必要的工程實踐鍛煉。而以校企合作項目作為依托培養專業碩士是有效提升專業碩士培養質量的一個有效手段。
然而,高校教師雖然時刻關注國內外最新的研究動態和科技成果,但是基于現有的體制,高校科研人員將獲得的新知識和新成果更多地用于了申請國家課題、撰寫科技論文等。因此,即使政府在資金、制度等方面給予了強有力的支持、高校也出臺了多種傾向于校企合作的激勵政策等,高校教師卻沒有更多的精力將自己的研究成果推向企業。這導致高校能滿足企業需求的項目少,且合作的項目以短期效益為重。因此,專業學位研究生在校的兩到三年更多的是完成基礎研究課題,沒有更多的實踐鍛煉機會,造成他們畢業后依然面臨就業難等諸多問題。
產學研合作的中介機構,專門為高校和企業搭建各類信息平臺。加之,他們具有懂技術、懂法律、懂營銷的各種專業人才,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幫助高校找到可以實現科技成果轉化的最佳市場渠道。這對于校企雙方建立長期合作項目、形成良好的魚水關系是非常有益的。中介機構的專業服務不僅節約了高校教師在尋找對接企業過程中投入的大量時間,而且可以協助高校教師有針對性將企業問題與自己的研究成果相結合,進而建立可持續發展的研發項目。以項目作為依托,高校教師便可對專業學位研究生設置合適的研究課題。專業學位研究生通過參與課題的研究,一方面體會到了科學研究的真正目的,另一方面也有了到企業進行實踐的機會,這對于他們自身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是非常有益。有了理論學習和實踐的有效結合,他們將來的市場競爭能力必將得到提升。對于高校來說,達到了預期的培養專業性強的高層次人才的目標,避免了研究生的培養目標出現錯位等問題。
二 企業需要中介機構幫助其與高校建立具有市場價值并可持續發展的合作項目,以解決企業的技術瓶頸和吸引更多的高層次專業人才
贏得市場是企業的立身之本,而企業創新能力是贏得市場的根本所在。相對發達國家,中國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較弱。為了提升創新能力,企業積極與高校尋求合作,但是由于下述原因,二者并沒有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項目。第一,企業對于自身遇到的技術問題傾向于現象的描述,而不能精準地找到造成現象的核心科技問題。導致在校企洽談中溝通不順暢,造成目標的偏移。第二,基于上述情況,企業更多采取直接將技術的開發和創新全盤交給高校。但是,高校的選題更多的是從自己的立足點出發,對企業的真正需求并不了解,造成專業性和實用性的成果較少,企業對科技成果很難實現“二次創新”。
中介機構設有專門的科技人才,通過與企業的溝通,能夠透過現象找到核心的科學技術問題,并能對問題進行準確地表達。此外,中介機構擁有比較全面的高校研究成果信息,能夠向企業提供與其技術問題切合、真正能解決企業問題的高校。在中介機構的協助下,企業可選擇性地與高校建立良好的具有市場價值并可持續發展的合作項目。在項目的依托下,企業結合自身的優勢,如具有雄厚的科研經費、生產基地等,可向專業學位研究生提供豐富的實習機會和堅實的平臺。這樣給專業碩士和企業創造了充分了解對方的最佳機會。對于專業碩士,他們對未來的就業有了明確的方向;對于企業,則能夠吸引更多的具有豐富知識和創新能力的高層次專業人才。
綜上,無論是高校還是企業,他們都迫切需要中介機構的專業服務。所以我們認為,在當下的各種解決產學研合作問題的對策中,對中介結構的重視和加強是比較快、更直接的提升產學研聯合培養專業學位研究生質量的一個有效途徑。
三 我國中介機構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建議
相比歐美國家的產學研合作,我國產學研合作起步較晚,因此產學研合作的中介機構尚處在發展階段,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第一,中介機構中的復合型人才較少,專業服務化程度不足。因此導致與科研成果相關的咨詢、談判、法律、簽訂合同以及合同的實施等深層次的服務較少。而歐美國家科技中介機構的人員都能獨擋一面,能夠很好地完成項目的咨詢、對接、合同的實施等整個服務。第二,中介機構的信息平臺建設不完善。作為校企雙方橋梁的中介機構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向雙方提供全面的、專業化的信息。而當下,中介機構的公共信息渠道不暢,使其不具備提供更優服務的專業能力。很多校企之間的合作信息都是雙方的相關人員通過同學、朋友等獲得。通過這種方式獲取的信息存在不全、不廣等特點,導致雙方在合作中存在溝通不暢等問題,進而阻礙了雙方深層次的合作。這也是目前校企雙方建立的合作多為短期的主要原因。因此我國中介機構的建設亟待進一步加強。
第一,人員隊伍的建設是中介機構的核心。中介機構不僅要鼓勵有能力的單位和個人參與到中介機構中,同時還要引進金融、法律、管理等各領域的復合型人才,建立完整的人才隊伍。只有人才隊伍的加強,方可向校企雙方提供全方位的滿意的專業服務。
第二 ,公共信息平臺的建設是中介機構服務的基礎。能夠向校企雙方提供及時、全面并有效的信息是校企雙方實現項目良好對接的關鍵。中介機構應具有加強信息建設的意識,建立廣而全的信息平臺,避免校企雙方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建立合作項目。
第三,樹立品牌意識是中介機構的發展之本。品牌是中介機構的無形資產。專業化的高端的中介服務,可幫助高校找到科技成果轉化吻合度高的企業,同時也可精準地向企業提供能解決其工程問題的合適高校。這樣避免了無序、不正當的競爭。因此,校企雙方可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這對于專業學位碩士的高質量培養是非常有益的。
以項目為依托,校企聯合培養專業學位碩士是為社會培養高級應用型人才的有效方式。而中介機構是促成校企雙方產學研合作的重要力量。依據市場的供需邏輯,有了高校和企業的根本需求,必定會驅動中介機構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服務水平、加強內部建設等,進而為校企雙方提供優質的專業服務。因此,充分重視和發揮中介機構的作用,是實現校企雙方共同培養出滿足社會需要的高層次專業學位碩士的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1]張志紅,潘紫微.全日制專業碩士:產學研合作培養模式的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4).
[2]李文,黃文,尹向東,等.校、企、生“三贏”的產學研合作機制探索與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5(3).
[3]徐雅斌.校企共建、產學研結合的工程型碩士研究生培養[J].計算機教育,2011(10).
[4]馮海燕.高校與企業產學研合作機制創新研究[J].中國高教研究,2014(8).
[5]劉克勤,劉力.高校產學研合作的幾個重要問題[J].教育研究,2012(7).
[6]邵鵬.中外高校產學研合作模式比較研究[D].沈陽:東北大學,2013.
[7]談毅.政府在產學研合作中的定位與作用機制理論模型探討[J].高等教育管理,2015(4).
[8]范志瑩.產學研合作的激勵與保障機制研究[D].天津:天津財經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