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美榮
摘 要:由于科學技術迅速發展,要求學員掌握的知識越來越多,學員在校學習的時間又是有限的,這個矛盾在成人教育中顯得更為突出,解決這個矛盾的最好方法就是開展多媒體教學。有關實驗研究表明,先進的多媒體教學比傳統的教學方式能多獲得幾倍的信息材料。它具有傳統的教學方式無法比擬的特點。縣級農機校下鄉、村培訓人員多、時間緊、任務重、教學條件差。根據這種情況,最適宜就地就近開展農機培訓多媒體教學。通過農機培訓多媒體教學,將對提高農機培訓的效率和質量起到重要作用。
關鍵詞:農機培訓; 多媒體教學; 優勢
中圖分類號:G718文獻標識碼:Adoi:10.14031/j.cnki.njwx.2016.12.059
多媒體教學是一種運用現代化教育多種媒體傳遞教育信息的新型教育方式。它把現代科學技術的最新成就應用于教學過程,實現教學的最優化。通俗說,多媒體教學就是在教學過程中,使用幻燈、投影、電影、錄音、電視錄像、電子計算機等電教器材和為之配套的電教軟件,利用圖、文、聲、像向學員傳授知識的教學手段。
多媒體教學為農機培訓提供了新的教學手段。縣級農機校下鄉、村培訓人員多、時間緊、任務重、教學條件差。所以,最適宜就地就近開展農機培訓多媒體教學。
農機培訓多媒體教學,畫面有靜有動,有主有次,又配以解說詞,聲畫并茂,形象生動、直觀易懂;效果聲和音樂,既真實又生動,寓教育于娛樂之中;不受時間、空間限制;可以重復演示,有利于提高學習興趣和教學效果。縮短時間,提高學習效率;及時傳播多種知識和技術,特別利于推廣農機新技術。因此,多媒體教學是農機技術教學的重要手段,也是一種形象直觀的教學形式。
1 多媒體教學生動形象,感染力強
多媒體教學的表現手法,采用了各種年齡的學員都喜聞樂見的幻燈、投影、電影、錄音、電視錄像等手段,生動形象,感染力強,能達到寓教育于娛樂之中的目的,激發學習興趣。特別是電視錄像教材,可以運用鏡頭變化產生比實物更好的效果。如在解剖的發動機畫面上圈出氣門組特寫,可以明顯表現出氣門組的位置、組成、零件相互關系、形狀和運動規律等,使學員一目了然,長久難忘。
2 可將抽象的變成具體的、靜變成動
有很多理論知識和概念是很抽象的,教師難講,學員難懂。比如電流在電路中流向,教師如何形容,學員也感到很抽象,摸不著,看不見。若將電路圖做成電教軟件,電流的流動和流向就由抽象的變成具體了,由死的變為活的了。這樣,電流這一概念就很容易講了,學員也很容易理解,并且記憶牢固。如轉子式機油泵的工作原理和工作過程,講起來非常抽象,若在課堂中演示轉子機油泵原理和工作過程電教件,學員則一目了然。機油是如何吸入的,又如何增壓并輸出的,可謂一清二楚。對于一個初學者來說,柴油是怎樣噴入氣缸,怎樣在高溫高壓下自行燃燒,燃燒后的高溫高壓氣體又是怎樣推動活塞運動而作功,廢氣是如何排除的,這些問題講起來抽象,很難理解,若給學員演示柴油機工作原理電教軟件,學員就不難理解。
3 適應學生不同水平和不同需求
成人教育學員往往文化程度參差不齊,年齡差異很大,需求也各不一樣,開展多媒體教學,可以重復播放,專為基礎差的學員補課。也可以根據不同需求播放所需要部分,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4 可以打破時間、空間、微觀限制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由于受時間、空間、微觀限制,對某些事物、現象往往不易講清,多媒體教學可打破時間、空間、微觀限制,達到令人滿意的效果。
在時間上多媒體教學可以上溯遠古,下預未來。我們通過電視錄像可以了解恐龍生存和猿人的生活;《未來的交通》,向人們展示交通狀況。再如拖拉機發生重大事故所伴隨的聲響,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聽得到的,通過放故障聲響錄音,就可以隨時品聽各種聲響了。
在空間上,東西南北,上至星空,下至海底,皆可一收眼底。通過電視錄像可以看到北極村的風光,南極探險隊的活動。既可看清月球的外貌,又可看清海底的奇異世界。再如教師可將交通事故現場搬入課堂,還可以讓學員了解外國的農業機械化情況。
多媒體教學打破了宏觀和微觀的界限,極大地擴大了學員觀察客觀世界的范圍。我們講柴油凈化的重要性,往往被學員所忽視,利用顯微攝影可以清楚地讓學員看清油中無數雜質的存在,認識到柴油凈化的必要性。
5 視聽結合,調動感官積極發揮作用
傳統的教學形式是口授加板書,老師靠講學員靠聽。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多媒體教學可以使學員聽覺、視覺同時參與學習,可以彌補傳統教學的不足,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習效果。研究證明,單純依靠聽覺獲得知識只能夠記憶15%;視聽同時并用則能夠記憶65%;多媒體教學還可節約時間1/3左右。如在拖拉機保養教學中,使用電視錄像,學員如身臨其境,還可以通過慢放技巧突破教學難點,使學員在娛樂中學到操作技能。
總之,農機培訓多媒體教學的優勢,一是生動形象,感染力強;二是將抽象變成具體、靜變動;三是適應學生不同水平和不同需求;四是可打破時間、空間、微觀限制;五是視聽結合,調動各感官積極發揮作用。